摘要:观众兴趣在消退,甚至有人调侃仙侠剧的套路:“我爱你你爱她,我杀你你杀他,爱爱爱杀杀杀”,换句话说,就是“千年神仙谈恋爱,剧情像复制粘贴”。
暑假刚过,国产剧市场交出了一份不太亮眼的成绩单。原本每年暑期必有爆款的“仙侠剧”,今年却几乎全军覆没。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档正片播放总量为284亿次,比去年的320亿下降了11.3%。
曾经风头无两的仙侠题材,如今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要说仙侠剧今年完全没有亮点也不公平,白鹿主演的《临江仙》确实登顶过热度榜,成为2025年第一部热度突破一万的仙侠剧。
但问题是——热度之外,路人观众几乎没听说过它。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人发出灵魂拷问:这是什么剧?谁演的?还有人在看仙侠?
这并不是个例。《凡人修仙传》《献鱼》也都是顶流演员领衔的仙侠大制作,但依然悄无声息地上线、冷冷清清地收官。
其实整个2025年上半年,已经播出了整整8部仙侠剧,但几乎全部“糊”得悄无声息,没激起一点水花。
观众兴趣在消退,甚至有人调侃仙侠剧的套路:“我爱你你爱她,我杀你你杀他,爱爱爱杀杀杀”,换句话说,就是“千年神仙谈恋爱,剧情像复制粘贴”。
说到仙侠剧的巅峰,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仙剑奇侠传》《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些“全民爆款”。
当年即使你没看过这些剧,也大概知道它们讲了什么,谁演的,火到什么程度。可现在呢?顶级IP、流量明星的配置都拼上了,却连出圈都难。
问题出在哪?一个核心原因就是:仙侠剧越来越“有仙无侠”,只剩下谈恋爱了。
早年的仙侠剧,虽然也有感情线,但主线是“拯救苍生、斩妖除魔”。比如《仙剑奇侠传》里,景天为封印邪剑仙而牺牲自己,赵灵儿为了天下人而死……爱情只是推动剧情的副线,真正让人动容的是角色们肩负的大义和成长的旅程。
而现在的仙侠剧呢?成了“恋爱脑”集中营。《花千骨》开始,主角为了一个人可以不惜天下;《三生三世》《琉璃》《苍兰诀》……一个个都在讲“爱而不得”“三世纠缠”的爱恨情仇,真正的“仙侠感”消失了,只剩“仙恋”。
更别说套路已经被观众摸透了:第一世错过,第二世误会,第三世终于在一起,三生三世的爱情像是复制模板,换个演员继续用。
这两年,“仙侠剧”越来越成为“工业糖精”制造厂,审美疲劳不可避免。观众早就看腻了神仙谈恋爱、全员恋爱脑、情节注水严重的套路剧。有网友直言:“几千岁上神智商不如中学生,整天只会问‘你选我还是选苍生’。”
其实,仙侠剧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它本是中国特有的幻想类型,融合了古典哲学、武侠精神和神话想象。它的魅力在于“御剑乘风”“问道长生”“济世苍生”这些东方浪漫的理想。
但当编剧只想着炒旧饭、拼凑情感套路,放弃了世界观和内核建设,仙侠剧也就逐渐走向“快消品”的命运。热度靠营销,剧情靠剪辑,演员靠流量,观众自然也就不再买账。
央视曾评价如今的仙侠剧“有仙无侠,有情无义”,这话虽然尖锐,却是一针见血。
仙侠剧曾是国产剧中最能打的类型之一,它不仅架构庞大,还承载了很多中国文化的底层逻辑。可如今,这些优势正在被简单的爱情套路消耗殆尽。
当观众对“玛丽苏神仙恋”不再感冒,仙侠剧要想重新崛起,就得回归初心——讲好故事、立好角色、重拾“侠”的精神。否则,再多流量明星也救不了这个日渐冷淡的类型市场。
来源:墨兰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