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告别,牺牲前最后一件心事,是划燃一根火柴想点烟,却喃喃自语道:“要是小贵在就好了”。 这句话让所有熟悉剧情的观众瞬间破防,因为他念叨的田小贵,正是那个他始终带在身边、像儿子一样呵护的年轻战士,此刻却因被日军药物控制而无法归队。
央视热播剧《归队》最新一集,迎来了一个让无数观众心碎的场面:胡军饰演的抗联排长鲁长山,在带领小队成功突围后,悄无声息地倒在了黎明前的树林里。
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告别,牺牲前最后一件心事,是划燃一根火柴想点烟,却喃喃自语道:“要是小贵在就好了”。 这句话让所有熟悉剧情的观众瞬间破防,因为他念叨的田小贵,正是那个他始终带在身边、像儿子一样呵护的年轻战士,此刻却因被日军药物控制而无法归队。
鲁长山中弹后一直强撑着,直到安排好最后的任务。 他把队员福庆和云虎叫到身边,让他们一组先行撤退,自己则和汤德远负责断后引开敌人。 他说话时语气平静,但队员们逐渐察觉不对劲,这分明是在交代后事。 话音刚落,他划亮火柴的手骤然垂下,再也没能醒来。
眼睁睁看着排长倒在面前,硬汉汤德远泪流满面,冲动型的福庆崩溃大哭却不敢出声——因为敌人就在附近,一声哭泣就可能暴露全员。 他们强忍悲痛,用最快的速度处理排长的遗体,因为任务还在继续,敌人还在搜索。
鲁长山牺牲后,汤德远接过了指挥权。 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队员意外的决定:命令福庆和云虎按原计划撤退,自己则独自揽下最危险的任务——开枪引开敌人。
当敌人循着枪声包围过来时,汤德远已经换了一副面孔。 他冷静地向日军指挥官川野解释,说鲁长山是他曾经的抗联战友,这次是来“锄奸”挟持了他去杀肖铁林。 他甚至主动透露“抗联还有一个刺杀川野的任务”,以增加可信度。
为取得敌人信任,汤德远声称是自己趁战友不备夺枪射杀了排长,另外两人已经逃跑。 老奸巨猾的川野佯装相信,还故意透露自己就是川野,想试探汤德远的反应。 面对杀子仇人,汤德远双手紧握却选择隐忍——因为他此刻肩负的已不仅是个人恩怨,更是排长未完成的使命。
汤德远含泪掩埋了鲁长山。 排长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所有失散的队员都“归队”。 然而归队之路充满荆棘。 田小贵因被日军用药物控制,一度被迫出卖战友信息。 在最新剧情中,正是小贵向敌人告密,透露了汤德远要活捉肖铁林的计划。
但小贵并非真心叛变。 在被药物控制期间,他强忍折磨曾试图通过制造冲突帮助鲁长山和汤德远突围。 得知排长牺牲的消息后,他悲伤到呕吐昏迷。 醒来后他一心想要报仇,甚至用刀刺向自己的腿以抵抗药性。
另一方面,汤德远要面对的汉奸肖铁林也是个复杂人物。 表面上看他是日本人的忠实走狗,实际上却可能是骑墙派,暗中观察局势变化。 他谎称要捐献黄金和飞机换取去日本的机会,但川野其实只是想从他身上捞一笔后再除掉他。
随着剧情发展,汤德远连夜找到肖铁林,假意带他撤离警察局,实则将其引到密林深处准备实施抓捕。 然而此时意外发生——被药物控制的田小贵突然开枪,击中了那个被蒙着头的人。
《归队》通过这些情节展现了抗战的复杂性。 英雄并非天生无畏,战士也会犹豫动摇。 汤德远就曾因目睹家人惨状而一度心灰意冷,甚至跟着肖铁林做买卖、讨好日本人,被外人视为“汉奸”。 但他内心深处从未真正背叛,最终在战友牺牲的激励下重新归队。
鲁长山的牺牲成了整部剧的泪点,也让观众看到抗战时期的抗联部队面临的艰难处境。 他们不仅要时刻面对牺牲的危险,还要忍受饥饿和严寒的考验。 这些战士用生命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将抗联的“魂”传递给了活着的战友。
来源:影视漫游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