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拿央视力推的《归队》来说,单看故事架构、创作团队及演员班底等配置,本身就自带年代剧的爆款基因。
无论在哪个阶段,年代剧始终是备受观众青睐的题材之一。
就拿央视力推的《归队》来说,单看故事架构、创作团队及演员班底等配置,本身就自带年代剧的爆款基因。
今天小编我就带大家去深挖一下糙汉堆里的白面体育生。这群年轻演员简直在用实力打破你的想象!
本来以为《归队》的“抗联糙汉帮”全是自带风霜的大叔,结果追着追着我直接瞳孔地震。
那几个满脸泥灰、穿着破棉袄在雪地里摸爬滚打的战士,居然是以前在运动场上白到反光的体育生?!要颜值有颜值,要身材有身材,更重要的是演技全员在线,这才是年轻演员该有的样子啊!
这反差感,比看胡军扛JI枪冲锋还让我激动!
李俊贤
先说说李俊贤饰演的“小白马”吧。这位35岁的“剧抛脸”大神
别看他在剧中一副糙汉模样,人家可是12岁就开始学京剧武生,能空翻会耍枪,绝对是练家子出身。在剧中是个满脸匪气却眼里有光的土匪头子。
之前刷到他早年的田径训练照,白T恤贴在身上,手臂线条利落,站在跑道上的样子,活脱脱是“运动系校草”本草。
结果到了《归队》里,他直接“自毁形象”:脸晒得黢黑,颧骨上还带着冻裂的红印,手上全是拧铁丝、修电台磨出来的茧子,连说话都带着点东北大碴子味儿,跟以前的“白皮帅哥”模样判若两人。
最戳我的是他修电台那场戏。零下20多度的天,他蹲在雪地里,手指冻得蜷不拢,却还得用镊子夹着细电线接电路。
镜头拉近时,我能看到他指尖的冻疮破了皮,渗出来的血沾在电线上,可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嘴里还念叨着“再快两分钟,战友们就能收到消息了”。
后来看幕后采访才知道,为了演好“技术兵”,他提前半个月跟着老电工学接线,手指被电线划破好几次;为了找“冻僵”的感觉,他还故意把双手泡在冰水里十分钟再拍戏。
为了演好雪地戏份,他能在雪地里躺尸1小时,冻到失去知觉只为体验角色的绝望。这种敬业精神,现在的小鲜肉有几个能做到?
陈靖可
让我破防的是田小贤的扮演者陈靖可。
之前刷到他大学照片,白T恤配篮球裤,皮肤嫩得能掐出水,站在球场上投篮的样子,活脱脱就是校园剧里的校草男主。
结果在《归队》里,他直接把自己“造”成了糙小子:脸晒得黝黑,颧骨上还泛着冻红,一笑露出点泛黄的牙,破棉袄上沾着草屑和雪渣,跟以前的白皮模样判若两人。
最让我佩服的是他拍雪地里啃冻馒头那场戏。零下30℃的天,他手里的馒头硬得能砸死人,却真咬着往下咽,腮帮子嚼得发酸,眼泪顺着冻红的脸颊往下掉,那不是演出来的“苦”,是能让你跟着揪心的疼。
后来看幕后才知道,为了贴近角色,他每天故意在雪地里晒三小时,还主动把皮肤涂黑,连化妆师都说“根本不用怎么上妆,他自己把‘抗联味儿’熬出来了”。这种敬业精神有多少年轻演员能做到呢?
剧中的田小贵是个地主家的小少爷,却毅然带着全家投身抗日。陈靖可为了贴近角色,连牙齿都化妆成黑中带黄的样子,完全不顾及偶像包袱!
在目睹老山神队伍遭遇危机时,他果断出手,眼神中的坚定和机智让人完全忘记了演员本人的也才28岁。
任彬
任彬,演的侦查兵孙大勇,是抗联里的“急先锋”。
知道他以前练过散打和长跑时我还愣了下——毕竟以前看他的照片,穿休闲装、皮肤白净,怎么看都是“温柔学长”;
结果到了剧里,他成了能在雪地里匍匐三公里、徒手爬悬崖的狠角色。
有场戏是他为了摸清敌人阵地,在雪地里趴了整整一夜。
镜头里,他的睫毛结了冰,呼吸时的白气都带着颤,却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暴露目标。
后来看花絮才知道,为了拍这场戏,他真在雪地里趴了两个小时,起来时后背的棉袄全冻成了硬壳,肩膀还被树枝划了道大口子。
还有他跟敌人近身搏斗的戏,不用替身,拳拳到肉,胳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却还笑着说“这样才真实”。
看着他把“侦查兵”的机敏和狠劲演得活灵活现,我彻底忘了他以前的“白皮形象”,只记得这个能为战友出生入死的孙大勇。
这些年轻演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演员的修养”。他们没有靠炒作绯闻、没有靠颜值吃饭,而是用作品说话、用角色打动人心。
在零下30℃的林海雪原实景拍摄中,没有人叫苦叫累。为了一个镜头,他们可以反复拍摄数十次;为了体验角色,他们愿意真正挨饿受冻。
追完《归队》我才明白,这三个年轻演员最让人佩服的,不是他们放下“白皮颜值”的勇气,而是他们懂得“角色永远比形象重要”。
现在内娱太多年轻演员,拍个戏怕晒黑、怕吃苦,连下雨戏都要躲在伞下等替身;
可李俊贤、陈靖可、任彬不一样——他们把体育生骨子里的“拼劲”带进了拍戏里,不怕晒黑、不怕受伤、不怕“丑”,只为了让观众相信“他们就是抗联战士”。
这,才是年轻演员该有的样子啊!
那么,你还见过哪些“放下颜值拼演技”的年轻演员?评论区聊聊他们让你惊艳的瞬间吧!
来源:橙子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