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套路杀疯了,观众钱包空了心也累了,编剧凌晨三点还在背锅.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6 10:47 1

摘要:最近这短剧是真疯了啊,三天一部爆火,每天都有新套路。观众花钱追剧说上头,转头就骂工业糖精,平台说要整顿没人听,编剧改剧本改到吐血。这玩意儿就跟买彩票似的,前脚说值它后脚说坑。你看看微博热搜就知道了,哪天没几个短剧在上面飘着?

最近这短剧是真疯了啊,三天一部爆火,每天都有新套路。观众花钱追剧说上头,转头就骂工业糖精,平台说要整顿没人听,编剧改剧本改到吐血。这玩意儿就跟买彩票似的,前脚说值它后脚说坑。你看看微博热搜就知道了,哪天没几个短剧在上面飘着?

说实在的,现在短剧跟发疯似的。开机前必须先定主演颜值,剧情不重要,特效也不重要,就看谁能整出新鲜套路。结果呢?假结婚、复仇记、甜虐反转,这些老梗天天在循环。观众说腻了,剧组偏不信,非要把甜味掺得再浓点。

前几天我看个爆火短剧,女主打脸反派那段,弹幕全是夸的。结果下一集发现全是男主托底,弹幕就变味了。有人问"这糖是真的吗",还有人直接说"工业糖精齁死人"。这剧情跟过山车似的,观众一边骂一边追,第二天还得掏钱续费。

你知道最可气的是啥吗?有些剧连逻辑都懒得编。穿越设定漏洞百出,对白跟念顺口溜似的。弹幕都在帮忙补剧情,比正片还热闹。观众倒好,一边吐槽一边给播放量添砖加瓦,平台美滋滋,编剧急得跳脚。

现在编剧压力大得很,网上天天传他们半夜改剧本。有个编剧跟我说,他们组前天刚把结局改了三遍,结果观众还是不满意,怕被骂"烂尾"还得接着改。这活儿跟打地鼠似的,这边刚平息,那边又冒出新的投诉。

制作方也是醉了,特效做不出来就说这是复古风。演员演技不行?解释成角色设定。观众说节奏乱?直接甩锅给剧本。平台那边天天催着上新,成本却压得死低,结果拍出来的东西像大杂烩,能糊弄就算糊弄。

最离谱的是这些剧宣传时全说原创,结果扒开一看全是抄别人的。连主角名字都能抄一半,换个姓氏就重新上市了。观众发现了骂两句,下个爆款照样看。这不是搞笑吗?抄来抄去的,观众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你去看看那些评论区,有人夸剧良心有人骂糊弄人,两边打起嘴仗。有的说充值值得,有的说血亏。其实大伙心里都明白,这钱花得值不值,看的是运气。碰上好剧就赚,碰上垃圾纯属找罪受。

说到付费这事真是怪,以前追剧图的是精神享受,现在反倒成了消费陷阱。有些剧集三块钱一集,十集下来就是三十,长剧凑齐还要上百。年轻人钱不多,但架不住上头,追完一单又下单,钱包比脸还干净。

最近这行业是真乱,平台推剧、水军刷榜、导演跟风,啥招都使出来了。观众想冷静都难,毕竟新剧每天更新,稍不留神就错过爆款。这跟赌博似的,赌对了爽,赌错了骂街。

我看有些剧宣传说自己创新了,结果老套路换套皮。什么民国甜宠、异能重生,都是老梗子变花样的玩意。观众早看穿了,但新鲜感一过立马弃剧,留下的都是铁粉和韭菜。

演员那叫一个躺赚啊,找个颜值高的往里一塞,剧本烂点没关系,观众就吃这一套。你看那些男主演反派,脸一板眼睛一眯,弹幕立马刷屏"钓我"。这跟cosplay似的,演技差点也没关系。

现在连观众都分裂了,一边喊要创新,一边追捧套路。平台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推新剧怕没人看,推老剧怕被骂。编剧说实在的,这活儿干得憋屈,整天盯着弹幕改剧本,比做学生写作文还累。

听说最近又有新规要出台,说要管管短剧质量。但你细想想,这行业都成这样了,新规能有多大用?反正观众还在看,平台还在做,钱照挣,剧照拍,改不改质量无所谓。

我前两天看个热搜,说有观众追完剧去起诉平台,结果法院说"纯属消费自愿"。这事一出,网友都在骂,但照样该追的追该看的看。这叫什么事啊,就像明知烟害人还要抽,自个儿作死谁管?

最后说说那些编剧,真的挺惨的。有时候剧本刚定版,弹幕就炸了。连夜开会改,改完了观众又骂新剧情。这活计跟西西弗斯推石头一样,永无止境。但要不怎么叫"创作"呢?不就是被骂着往前冲?

短剧市场现在就是这么个局面,观众花钱买罪受,平台拿钱装傻,编剧边骂边改,规矩管不了,观众也离不了。这玩意儿跟毒似的,上头就完事了。

来源:笑到飞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