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花的人生芳香……观电视剧《六姊妹》有感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4 19:15 2

摘要:最近,我带着十二分的投入,一字一句、一集不落追完了北京电视台38集电视剧《六姊妹》。明知这是虚构的故事,是编剧笔下编织的家庭图景,可还是不自觉地沉了进去——那些藏在柴米油盐里的争执、裹在岁月褶皱里的牵挂,那些笑着流泪、哭着释怀的瞬间,总让我忘了“看戏”的距离,

姊妹花的人生芳香

……观电视剧《六姊妹》有感

文/诗远

最近,我带着十二分的投入,一字一句、一集不落追完了北京电视台38集电视剧《六姊妹》。明知这是虚构的故事,是编剧笔下编织的家庭图景,可还是不自觉地沉了进去——那些藏在柴米油盐里的争执、裹在岁月褶皱里的牵挂,那些笑着流泪、哭着释怀的瞬间,总让我忘了“看戏”的距离,好几次对着屏幕红了眼眶,甚至要停下来缓一缓,才能接着看下去。就这在一集一集的感动中,在与这六姊妹从小到大的人生之途一路伴行中,我看到,六姊妹就是人世间绽放的姊妹花,我在用心灵嗅闻这淡中有浓的芳香。

这部以家庭情感为核心的剧,最动人的从来不是跌宕起伏的强情节,而是何家六姊妹这条主线里,那份“吵不散、拆不开”的亲情。她们虽然不是娇艳完美的花朵,有时,也会为了一件新衣拌嘴,会因不同的人生选择争执,会在各自的委屈里互相埋怨。可转头遇到难处时,又会第一时间站到彼此身边——妹妹受了欺负,姐姐们能放下手头的事找上门撑腰;姐姐日子过得紧,妹妹们会变着法子塞钱塞物;就连出嫁后,也总惦记着回娘家看看,帮母亲搭把手、陪姐姐们说说话。这种“既有纠葛又有扶持”的真实,才是亲情最本真的模样。剧中的“姊妹花”,不是舞台上妆容精致的符号,而是带着生活褶皱、裹着人间烟火的“小人物”——她们在时代的浪潮里挣扎、扶持,在家长里短中藏着风骨,在命运的磋磨中守着温情,最终活成了一代人记忆里最真实的“女性群像”,也酿出了独属于彼此的人生芳香。

老大的人生芳香,是“长姐如母”的踏实米香。作为家中第一个扛起责任的人,她的世界里没有“自我”,只有“全家”。父亲离世后,她把弟妹的衣食住行、婚嫁前程都扛在肩上,像一棵沉默的老树,根系深扎在家庭的土壤里。她会为了给妹妹凑学费,偷偷去工厂做临时工;会为了妹妹不受委屈,在婆家面前放下身段据理力争;会在妹妹一时伤害自己让自已感到十分委屈的情况下,当妹妹患白血病时,依然毫不犹豫移植自己的骨髓。这份芳香没有浓烈的气息,却像老灶台里飘出的米香,平淡、安稳,一闻到就想起“家”的模样。

老二的人生芳香,是传统里长出的坚韧草药香。她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嫁给老实本分的工人,日子过得柴米油盐、平平淡淡。可生活从不会一直顺遂:丈夫下岗、孩子生病、以至丈夫因病早逝,每一次打击都像一块石头压在她肩上。但她从没有过一句抱怨,只是默默把眼泪咽进肚子里,早上天不亮就去菜市场摆摊,晚上等家人睡了再缝补衣服。她会在姊妹遇到难处时,悄悄把攒下的钱塞过去;会在邻里有矛盾时,笑着去劝和。这份芳香不显眼,却像老院里晒干的草药,在别人需要时,总能递上一份温暖的“治愈”。

老三的人生芳香,是反叛里藏着的倔强青草香。她是姊妹中最“拧巴”的一个,也是最具反叛精神的存在。不甘心被困在小城的方寸之地,渴望走出去看更大的世界;不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偷偷藏起课本在灯下苦读;面对父母安排的婚事,敢当众撕毁婚约,同时不顾父母反时,宁可不要嫁妆,也要嫁给自已的所爱。这份“拧巴”背后,藏着对命运的不甘。她闯过祸、吃过亏,在大城市的出租屋里哭过夜,也在生意跌入低谷时,又咬着牙重新站起来。最终虽未活成“大富大贵”的模样,却用双手挣来了“独立”——这份芳香像雨后的青草,带着冲劲十足的生命力,哪怕被踩踏,也能重新冒出嫩芽。

老四的人生芳香,是诗意里飘出的温柔干花香。她是姊妹中的“文艺青年”,心思细腻得像一汪水。爱读书、爱写诗,总想着“诗和远方”,却偏偏生在最需要“务实”的家庭里。会为了一本旧书跑遍全城的废品站,会在春天里对着花开发呆,也会因为家人不理解自己的“爱好”而偷偷难过。可她从没有放弃过对“美好”的追求: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用彩纸给妹妹折发卡;在日子艰难的时候,给家人读诗解闷;甚至后来生活安稳了,还坚持写日记,把姊妹们的故事都记在本子里。这份芳香像旧书里夹着的干花,清淡、柔软,藏着对生活最纯粹的热爱。

老五的人生芳香,是率真里绽放的热烈月季香。她是家里的“小辣椒”,性格直率,敢爱敢恨。不像姐姐们那样“顾全大局”,遇到不公平的事,敢当面顶撞;看到姊妹受欺负,第一个冲上去撑腰;就连婚恋,三次婚姻,也是轰轰烈烈、不管不顾。曾因为冲动和家里闹得鸡飞狗跳,也曾因为讲义气帮朋友背了“黑锅”。可正是这份“不拐弯抹角”,让她成了姊妹们的“保护伞”——谁受了委屈,第一个想到找她“出头”;谁有了心事,也愿意跟她掏心窝子。这份芳香像院子里的月季花,开得坦坦荡荡,热烈又鲜活,从不藏着掖着。

老六的人生芳香,是纯粹里漾开的干净露珠香。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姐姐们的呵护下长大,有一点“娇生惯养”的脾气,有时也有小私心。但,她很小的时候,就会帮姐姐们做家务;姐姐们吵架时,是最会“劝和”的那个;甚至在父亲病重时,偷偷学着熬药、照顾父亲。长大后,成了姊妹中“贴心”的存在:老大老了,经常回家陪姐姐说话;老二日子紧,总记得以“给孩子买东西”的名义补贴;老三在外打拼,会按时给姐姐寄家乡的特产。这份芳香像清晨的露珠,干净、纯粹,带着不掺杂质的温情,把姊妹们彼此牵挂的心紧紧串联。

这丝丝缕缕的芳香,又不止于“姊妹”之间?,而是顺着姊妹这条线,织成了一张完整的“家庭关系网”。比如父亲何常胜,他不是什么“完美父亲”,话不多,甚至有些固执,可对女儿们的爱藏在细节里:会在深夜给读书的女儿掖好被角,会为女儿的工作奔走,会在女儿们人生路口上,用自己的方式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他意外走后,这份责任便落在了大姐何家丽肩上——她收起自己的委屈和梦想,和母亲刘美心一起,像两只护雏的鸟,把五个妹妹护在翅膀下:为妹妹的工作奔走,为妹妹的婚事操心,哪怕自己受了委屈,也从不在妹妹们面前露半分。父女间的“教与爱”,母女间的“扶与守”,都藏在这些细碎的情节里,看得人心里十分温暖。

六姊妹的婚恋故事,也把“夫妻情”的不同式样铺展得淋漓尽致。这些婚姻没有“童话滤镜”,有矛盾、有妥协、有烟火气,却恰恰礼赞了婚姻家庭最珍贵的内核:不是表象上风花雪月的浪漫,而是风雨同舟的担当,是对爱情的忠诚,更是对“家”这份承诺的坚守。

这便是《六姊妹》里最动人的“人生芳香”。不是温室里娇花的甜香,而是开在人间烟火里的“姊妹香”。六朵花,六种芳香,根连着根,心贴着心,哪怕经风历雨,也能一路盛放,也能将芳香相互飘送并远播人间。

来源:小永看电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