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看她不爽了,不得不说贾母才是人间清醒!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5 20:12 2

摘要:王宝钏本来是丞相家的小姐。结果她为了和贫民出身的薛平贵在一起,和家里断绝了关系。为等薛平贵征战回来,苦守寒窑18年。

当初刷屏的野菜梗,出自豆瓣4.5分的雷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现在看到还是会让人气得牙痒痒。

王宝钏本来是丞相家的小姐。结果她为了和贫民出身的薛平贵在一起,和家里断绝了关系。为等薛平贵征战回来,苦守寒窑18年。

而薛平贵早在西凉国娶了公主,儿女双全。18年,她挖野菜,挖秃了整座山。

最后,薛平贵还要问她:你这18年,还有过别的男人吗?你当初听说了薛平贵的死讯,为什么不殉情?

这说的是人话吗?!可王宝钏还能原谅。

薛平贵回来后的18天,她却惨死宫中。怎么死的?估计宫里没野菜吃,所以被饿死的。

咱也是奇怪了,王宝钏挖18年野菜吃也不种点地吗?18年自主创业也早就是地方一富婆了。

王宝钏真是恋爱脑扶贫没好下场典范。这恋爱脑,傻的也是够够的,早看她不爽很久了,难怪现在还有不少人提到王宝钏的“野菜梗”。

不过,这种故事放在以前,那都是拿来传唱的。古代民间故事、小说里,像王宝钏这样的忠贞发妻,还有太多太多了。

比如陈世美和秦香莲。同样名门小姐,为一个穷书生甘过苦日子。比挖野菜18年更恐怖的,是辛苦赚钱供他读书,最后穷书生还想把她杀掉。

再比如七仙女和董永。董永这样的,搁30年前是流氓罪,搁现在就是性骚扰加拐卖妇女,小时候还觉得王母坏,现在想想,我要是有这样的女婿,打死了清净。

还有牛郎织女更是毁三观。顺藤摸瓜,其实还能找出好多类似的故事。(哈,你们也来找找看,评论区见)

古代那些个故事就是符合男性利益,才被广为流传,主要是为了达到洗脑女性目的。

穷书生最希望, 有个富家千金为自己背叛家庭,只守着他一个人,付出一切...... 算了,等我笑饱先。有些女人醒了,有些男人还没醒。

记得《红楼梦》里,贾母批判《西厢记》里看似才子佳人,但真正的大家闺秀怎么会遇见一个男人就轻易地私定终身。

不得不说贾母才是人间清醒,一针见血地指出才子佳人的谎言,那些富家小姐爱上穷书生的故事,都是男人意淫的。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

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看红楼梦的时候,贾母这段话当真让人醍醐灌顶呀。贾母批判的是由男性主导编造出来的利己幻梦吧,从此毁了一个女性。

贾母直接戳穿虚伪男人编织的爱情幌子,明明占了女人的大便宜,满足了自己自私自利的各种欲望,却要让女人觉得自己沾了光。

贾母三言两语,便道出了人性里最不堪的一面。为什么会有这样毫无道理可言的才子佳人故事流传于世呢?因为有贪念,却求不到。

编书的人,不是仇富、有求不遂心,于是想编排人家的坏话,污名化人家深闺里的女子;就是色令智昏,现实里得不到,于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自己编一套才子佳人的故事出来过过瘾。

贾母为什么这么清楚里头的事呢?

因为她自己就是尚书府的千金小姐啊!她自己嫁入贾府这样的世族大家,就是最好的证明,证明那书上说的东西有多荒谬不实。

因为自身的见识、眼光、格局从小就被家族拔高到一定程度,怎么可能见到一个长得好看点的男人,就不管不顾谈起恋爱了呢?

又过去几百年了,很多书还是这个套子。这不就是现在的吊丝逆袭网文吗? 甚至比当年更离谱了,毫无逻辑可言。

可能是被娇妻文学伤害后,发现以前的老剧也有很多问题。希望网文作家们也能牢记贾母的这段话。

这种虚幻也不难识别。但凡一个男人你细看他的行为,明明全是利己,但又要让你觉得他在为你好,那你就要当心。

另外就是,当女性不把遇见爱情当成多么了不得的事,这种坑就多半不会跳。

编这些故事的人,可不就是为了让那些嫉妒人家富贵的、幻想能有偶遇佳人的人们能够为它买单?这其实是古今一致的。

贾母的结论是,“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

总觉得贾母不会是穿越过去的吧,怎么会这么清醒又这么有逻辑?可一想到她连同她的创作者都是实打实的古代人,又觉得心里发凉。

为什么她们早就挣脱的套路,还在夜以继日地蛊惑着越来越多人们的心。

女孩子们,不管20、30,还是40,都请认真搞钱搞事业,自己的独立和成长,一生都受益无穷!

来源:梦回迷城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