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修仙界最近出了件新鲜事。一位是法力高强但行为跳脱的“疯批老祖”,另一位是只想躺平的“咸鱼少女”,两人相遇,既没打打杀杀,也没苦大仇深,反而把修仙过成了互怼日常。这就是最近上线的《献鱼》,用现代职场梗重构了仙侠世界的运行逻辑。
修仙界最近出了件新鲜事。一位是法力高强但行为跳脱的“疯批老祖”,另一位是只想躺平的“咸鱼少女”,两人相遇,既没打打杀杀,也没苦大仇深,反而把修仙过成了互怼日常。这就是最近上线的《献鱼》,用现代职场梗重构了仙侠世界的运行逻辑。
在以往的仙侠剧中,修仙之路往往被描绘得严肃而艰难。弟子要严守门规、刻苦修炼,动不动就是闭关数十年,斩妖除魔、匡扶正义更是常态。但《献鱼》却打破了这种设定。陈飞宇饰演的司马焦,身为老祖级人物,却完全没有“老祖该有的样子”。他不按套路出牌,说话做事全凭心情,甚至有点“公司里谁也管不住的领导”既视感。
而王影璐饰演的廖停雁,则彻底抛弃了“努力修仙、飞升上位”的传统目标。她不争不抢、能躺则躺,口头禅是“能不能别叫我修炼”,活脱脱一个“仙界打工人”,只想安安稳稳混到退休。这种角色设定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共鸣,不少观众表示:“这不就是我上班时的精神状态吗?”
剧中大量运用了现代职场语言来解构修仙行为。比如“门派任务”被比喻成“公司KPI”,“修炼突破”被调侃为“岗位晋升”,甚至连“斩妖除魔”都被吐槽成“跨部门协作”。这种将古典仙侠与现代职场文化嫁接的手法,制造出强烈的反差喜感,也拉近了仙侠题材与年轻观众的距离。
除了台词设计,该剧的特效视觉也没有落入俗套。不同于以往仙侠剧偏爱的素雅色调或厚重质感,《献鱼》采用高饱和、强对比的色彩方案,斗法场景中常见霓虹色系的光效和粒子特效,整体画面更接近动漫和游戏的视觉风格,明显瞄准Z世代的审美偏好。
仙侠剧作为国产剧的重要类型,近几年来一直在寻求突破。同质化的剧情、重复的虐恋套路已经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献鱼》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必颠覆世界观,而是通过人设和台词的设计,把现代人的生活态度植入古代仙侠背景中,用轻喜剧的方式缓解修仙题材的沉重感。
这种“反内卷”的叙事能够引发共鸣,并不令人意外。当现实中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看到剧中人物用一种戏谑、松弛的态度面对“修炼压力”,某种程度上也替观众宣泄了情绪。修仙不必苦大仇深,也可以一边吐槽一边进行。
从制作层面看,该剧也体现出近年来仙侠剧在技术上的进步。特效不再仅仅服务于宏大场面,也开始贴合喜剧节奏,比如表现角色心理活动时会出现夸张的动画表情,法术施展时配合搞笑的音效,这些细节处理让喜剧效果更加立体。
不过,轻松不等于浅薄。剧中两位主角的性格反差,本质上仍服务于情感主线。一个外疯内冷,一个外懒内暖,恰恰因为都不愿遵从传统修仙的“社会期待”,反而更能理解彼此。这种基于性格底色展开的互动,让他们的关系发展显得自然且具有说服力。
仙侠剧的进化从来不只是技术或题材的变化,更是观众心理变化的镜像。当一代人开始用“躺平”“吐槽”“反卷”来自我描述的时候,仙侠世界里的角色也自然而然地说起同样的语言,做出相似的选择。或许不是仙侠变了,而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变了。
来源: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