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山黑水在白雪皑皑的雪原中,一群失散的抗联战士以生命立誓,他们将用信仰跨越了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然后用归队之路书写一部荡气回肠的平民史诗。
文/景然
“就算把这鞋底子走烂了,哪一个人也不能落下。”排长老山东对着散落在林海雪原中的战友们如是说道。
白山黑水在白雪皑皑的雪原中,一群失散的抗联战士以生命立誓,他们将用信仰跨越了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然后用归队之路书写一部荡气回肠的平民史诗。
以上就是由三十多位真实抗联人物改编的抗战新剧《归队》,这部《归队》播出后首日收视率就达到了2.88第二日就破了3,站内热度24000。
热度不差的同时口碑方面豆瓣好评量居多,但是也有些争议,比如有人说这剧就是部神剧。
说到这小景是真觉得当下环境越来越苛刻,各行各业好像都有一堆“懂哥”在普及知识。
比起过往多少还算行里人的专家,当下人人是专家,挑毛病找茬是真带着放大镜,有些认知到了也就罢了很多认知一般的也在自以为是的挑刺,就比如对这部剧而言。
01有人说电视里都是绿油油的树林为什么那些抗联战士还要穿棉袄?不热么?这不是瞎演?然后就煞有其事的开始分析这是神剧……
事实是东北深山老林之中八月份的早晚温差能差二十度,早上零上十几度晚上就可能零下几度,所以绿油油的老林中穿棉袄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那种老林子还必须穿长裤长袖捂的严严实实,所以有时候所谓的“神”是不是因为自己认知浅薄?
然后就是这部剧中的人物,有观众说一看主角光环如何如何,跳崖落水甚至活埋都没事……
看到这小景其实是有些困惑的,电视剧里演的不就是主角的故事?遇到危险就挂的那是配角,这不是很清晰的逻辑,为什么有些人看电视总是要质疑主角有光环?
而且有一个应该是基础的认知就是有光环的才是主角无论是现实还是影视作品,不然同样是人为什么东哥能创京东而你却只能打工?
同样当年的很多战斗可谓场场都是奇迹,很多战士们都是不可思议的存在,论起真实他们比剧中更神奇。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剧中角色的原型。
02胡军饰演的鲁长山,是抗联排长,整剧的核心人物,他负责寻找失散战友,完成“八棵松刻名之约”,这个人物的原型融合了多位抗联指挥员的形象。
剧中“归队”的主题和“八棵松刻名之约”汲取了杨靖宇、常孟兰等许多战士的真实事例。
汤德远李乃文饰演,曾经是地主家儿子后来动摇过,整部剧写了他从逐渐懦弱到坚强的转变,这一情节参考了抗联战士王明贵以及张荣久程斌等人。
而四集出现的林永健饰演的角色,一个伪满警察局长,表面为日本人办事,暗地却为抗联传递情报,角色设定部分参考了抗联英雄张慧民的历史事迹。
而“老驴子” 倪大红,片花中他满脸血痂蜷在日军牢房,用手指在地面抠出“88旅”暗号,我其身份神秘,这是抗联中代号“老驴”的情报组。
先说说老山东的部分原型杨靖宇将军,其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1929年,他受派遣前往东北化名“杨靖宇”,开始组织和领导当地的抗日运动。
杨靖宇整合各路抗日武装,于1932年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他带领着部队在长白山麓、松花江畔开展了游击战争,多次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来重创日伪军,先后取得了岔沟突围、摩天岭大捷等重要胜利。
1938年以后,东北抗联处境进入最艰难的时期,日军为彻底消灭抗联部队,实施了“归屯并户”“经济封锁”等残酷政策,这个就和剧中对应上了,通过烧毁山林中的密营,切断抗联的补给线,还调集重兵进行“围剿”。
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杨靖宇和战士们常常几天吃不上一顿饱饭,只能靠草根、树皮甚至棉絮充饥,武器弹药也极度匮乏。
到了1940年初,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行踪暴露,小队被围,随着战友牺牲,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在没有吃食的情况下,杨靖宇单人拒敌近一周的时间,最后被困英勇就义。
而日军为了搞清杨将军为何能坚持这么久对其进行了解剖,发现其胃中没有一粒粮食都是棉絮和草根……
常孟兰这位是《集结号》的原型,1948年11月,常孟兰所在的主力军队决定转移,安排8连执行阻击任务,8连连长又安排2排排长常孟兰带领5班7名战士执行任务,牵制敌人。
战斗前,连长要求常孟兰不接到命令不准撤退,能拖到天黑,大部队就可以安全转移。
战斗打响后,常孟兰特意安排一个小战士不参加战斗,到北山上专门听号声决定是否撤退。
那一场战斗极为惨烈,天黑之前,敌人的4次冲锋都被常孟兰等人打了下去,眼看弹药就打完,也没有等到号声反馈,因为那边撤退也异常艰难,所以常孟兰坚持继续战斗。
但是敌人改变了战术,用信号弹照明我方阵地,安排钢炮排射,多名战士牺牲,敌人再次发起冲锋,弹药近绝的常孟兰等人被冲散,各自为战。
常孟兰趁着夜色掩护,边打边跑,撤出了40里地,脱险后,他开始了寻找部队的生涯,可部队根本居无定所,几乎一天一个地方,也没有通信工具,根本找不到,常孟兰只好先回到老家多次辗转,然后坚持寻找……
04而云虎的被活埋未死也有一定的口口相传人物。
北平平谷县杨家会村的陈杰英因为家乡沦陷,受哥哥的影响,走上了抗战道路,而她在口口相传中曾被日军刺刀捅腹然后又被活埋,等到被百姓挖出后居然未死之后奇迹般恢复,继续参加抗战。
而张慧民则是在刑场假意投敌,然后用枪声传递信号,配合队友完成任务,但是自己却英勇牺牲。
至于蒋欣饰演的大阔枝和袁姗姗饰演的兰花,则有八女投江的真实案例。
1938年,日军集结重兵对活跃在松花江下游的抗联部队进行“大讨伐”,抗联第二路军第四、第五军主力部队决定向西进行战略转移,途中遭遇了重重围堵,损失惨重……
深秋时节,主力部队露宿在乌斯浑河边,次日拂晓,正当部队准备渡河时,遭遇了日伪军疯狂的包围和猛烈攻击。
这时候队伍被敌人火力切割,大部分战士被冲上了岸,暂时摆脱了敌人,但是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被隔在河边。
为了吸引敌人火力,掩护大部队安全突围,冷云毅然下令从背后对着敌人开火,使得敌人误以为被包围,慌忙分兵应对,从而为大部队创造了宝贵的突围时机。
在大部队成功脱险后,八名女战士却暴露在敌人的全部火力之下,她们弹尽援绝然而身前布满了凶恶的敌人,身后则是汹涌冰冷的乌斯浑河。
于是在指导员冷云的带领下,她们做出了最后的抉择:誓死不屈,绝不投降,她们毁掉枪支,互相搀扶着,毅然步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之中,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这就是八女投江的真实史例。
️ 而《归队》的剧本就是编剧高满堂团队历时近3年,走访了30多位已故抗联战士的后人,查阅了大量的一手史料和历史档案,在艺术创作中也真实的还原了历史质感。
05除去人物都有原型,剧中很多细节也有历史依据:
比如“八十八国际旅”,即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步兵旅,东北抗联余部在苏联休整时的番号,而剧中倪大红的角色抠出的“88旅”暗号就是源于此。
可以说这部剧并没有过于夸张,在军备武器医药等等都差很远的情况下,在用人力抵抗恶劣天时的情况下,我们的每一场胜利本来就是不少人无法理解的“奇迹”。
然而胜利是已经摆在眼前的事实,所以有些人真心没必要去卖弄自以为是的认知。
其实有些人只是对于主旋律发自骨子里的反对而已,拍照相馆这类记录真实惨案的历史他们觉得这是煽动仇恨,拍其他地方的抗战胜利实例,他们说这是神剧是夸张,总之怎么拍都有说法。
其实这部《归队》并不仅仅只是写抗联战士而是通过一个散落的个体战士来描绘那时候时代下的所有小人物,通过每一个战士不同的境遇遇到的不同人来组成那样一个大时代。
拿命换财的山参客,仗义的山匪,豪烈的酒家老板娘,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伪军汉……
因此这部《归队》最打动人的就是对普通人的关注,在一系列的人性考验中,让所有人看到他们会面临的选择会面临的恐惧。
战士也好普通人也好会有害怕、会犹豫、也会流泪,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真情实感中,他们最后选择了继续前行才更让人震撼。
一部“平民的史诗”,将视角聚焦在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中,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展现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用失联的战士去串联起那个时代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是真正的这样的群像 这样的故事带着不确定和种种出人意料才让人看得过瘾,因为他们不是完美无缺的神,而是带着人性的弱点去拼命的普通人。
来源:景然观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