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播出前,它靠着原著作者的名气、明星演员宋轶和丞磊的流量,以及承接爆款剧《生万物》的余温,轻松收获了超百万的预约量,数据漂亮得不像话。
《与晋长安》彻底翻车? 热搜猛如虎,打开烂如土! 这剧雷点也太多了吧!
《与晋长安》开播了,这部被平台和粉丝寄予厚望的S+大制作,迎来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局面:热度飙升,口碑崩盘。
播出前,它靠着原著作者的名气、明星演员宋轶和丞磊的流量,以及承接爆款剧《生万物》的余温,轻松收获了超百万的预约量,数据漂亮得不像话。
可第一集刚一更新,期待已久的观众们就傻眼了。
剪辑乱成一锅粥,剧情老套得像是十年前的古偶,号称女将军的女主柔弱不能自理,男主又玩起了失忆加露肉的套路。
社交媒体上,观众的差评理由出奇地一致:“看不下去! ”“弃剧了! ”
这部剧到底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大家的吐槽如此高度统一?
《与晋长安》的剧本问题是最致命的硬伤。 它完美复刻了古偶剧流水线上最陈旧的那套模板,把观众看了无数遍的梗又原封不动地端了上来。
故事主线简单到让人乏味:男主身份神秘、武功高强但必然失忆,女主身份尊贵(是个将军)但处处需要被保护。
两人一开始肯定处于对立面,最后必定联手拯救天下。 从第一集开始,资深剧迷就能把后续几十集的剧情猜个八九不离十。
唯一号称有点新意的设定,是男主拥有一种“毒液”般的变身能力。 但这个点子非但没成为亮点,反而成了最大的槽点。
特效做得粗糙廉价,被观众嘲讽为“看了几百集数码宝贝才想出来的脑梗设定”。
原著作者九鹭非香此前有过《苍兰诀》《与凤行》等成功改编案例,但这次的故事改编显得毫无灵气,只剩俗套。
最让人失望的是对女主人设的处理。
宣传时主打的是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可宋轶纤细的身形穿上铠甲后,完全没有统帅千军万马的霸气感。
更矛盾的是,剧情一边强调她是将军,一边又让她遇到任何危险都只能等待男主从天而降前来拯救。 这种“伪大女主”的设定,让期待看到独立女性角色的观众感到无比失望。
如果说剧本是慢性毒药,那《与晋长安》的剪辑就是一击致命的闪电战。 第一集的观感只能用“混乱”来形容。
开场十几分钟,镜头切换得让人眼花缭乱。
场景跳跃毫无过渡和逻辑,前一秒还是花前月下的唯美画面,下一秒就直接切入血流成河的战场。
这种生硬的转场让很多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清故事想要表达什么。
叙事节奏更是彻底失控。 为了快速推进剧情,剪辑牺牲了必要的铺垫和情感积累,导致很多情节显得莫名其妙。
有网友精准吐槽为“无厘头”,感觉像是看了一部古装MV合集,画面之间没有连贯性,只是把各种看似华丽的镜头拼凑在一起。
这种混乱直接导致观众难以入戏。 当你花了二十分钟还在努力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时,弃剧的念头就会变得无比强烈。
选角与角色的错位,是观众吐槽的另一个集中点。 宋轶的古装扮相一向被称赞,但她的气质和体态与一个纵横沙场的女将军形象相去甚远。
镜头里的她,即使披上厚重的铠甲,依然显得纤细柔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这根本不是观众想象中的女将军,更像是一个穿着戏服体验生活的闺阁小姐。
这种外形上的不贴合,让角色从一开始就缺乏说服力。
男主角丞磊则陷入了另一种争议。 他似乎执着于在每部戏里展示身材,这次也不例外。
突兀的露肉镜头再次出现,被观众吐槽为“是不是有暴露癖”。
这种刻意的“发福利”行为,不仅没有加分,反而引起了反感和疲劳。 观众更想看到的是演技和角色魅力,而不是单调的肉体展示。
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也相当微弱。 CP感是一种玄学,但这部剧里,男女主的互动就是擦不出火花,看起来更像是在各自完成表演任务。 相比之下,丞磊在之前作品中的其他搭档反而显得更默契。
《与晋长安》的特效制作完全没能支撑起其奇幻的设定。 号称亮点的男主变身场面,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五毛特效质感,充满了“一路火花带闪电”的廉价感。
这种粗糙不仅体现在变身的核心设定上,更贯穿于全剧的各种战斗和大场面中。
特效滥用但质量低下,不仅没有增强观剧体验,反而 constantly 提醒观众:你在看一部制作粗糙的电视剧。
当最基本的视觉呈现都不过关时,观众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用心制作的作品。
《与晋长安》开播前后的数据表现,展现了一种极其矛盾的现象。 播前热度轻松突破3000,开播一小时后热度直逼7000,这个数据甚至堪比《庆余年》这种级别的现象级剧集。
但如此漂亮的数据,却和全网几乎一边倒的差评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反常现象引来了大量质疑。 很多观众怀疑,这种不正常的热度飙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平台方疯狂的站内推送和外部营销资源的堆砌。
说白了,热度可能是硬推出来的,而不是观众真心喜欢看出来的。 这种操作模式越来越常见:播前拼命预热造势,用各种手段拉高初始数据,赌的就是能靠前期热度吸引足够多的路人观众,从而盘活整部剧。
但《与晋长安》的案例证明,如果剧集本身质量不过关,这种策略只会反噬得更快。 观众被骗进来后,发现货不对板,愤怒的差评会来得更加猛烈。
导演邓科之前凭借《大奉打更人》和《折腰》积累了不错的声誉,这次却彻底失手了。 这再次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再好的导演也需要扎实的剧本来支撑。 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与晋长安》更像是一次资源拼盘的失败尝试。 它集合了热门IP、流量演员、知名导演和平台的大力推广,看似拥有了所有爆款的要素,唯独缺少了最核心的灵魂——一个好故事和一份制作的诚意。
它消耗了观众对主演宋轶、丞磊的期待,消耗了原著作者的口碑,也消耗了从《生万物》那里承接过来的观众好感度。 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部仿佛从古偶剧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标准化产品,每一个环节都透着敷衍和套路。
当下的观众早已不是轻易能被忽悠的对象了。 他们的审美在不断进步,对剧集的评判标准也越来越高。 一部剧是真心诚意还是粗制滥造,大家看一集就能分辨出来。 《与晋长安》的全面崩盘,恰恰就是这种行业乱象的一次集中反噬。
来源:叶子电影院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