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8集过后,逆境道德,才是体现一部剧最大良知的地方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7 21:02 2

摘要:8月27日晚间,电视剧《归队》更新至第8集。我在对这部电视剧的首篇剧评分析当中,说它“以脏取真”,完成生存真实的构建。经过8集内容,我对这部电视剧补充一些新的看法,《归队》当中,有着一股子伟大的“逆境道德”,这是最体现创作者良知的地方,也是《归队》非常与众不同

8月27日晚间,电视剧《归队》更新至第8集。我在对这部电视剧的首篇剧评分析当中,说它“以脏取真”,完成生存真实的构建。经过8集内容,我对这部电视剧补充一些新的看法,《归队》当中,有着一股子伟大的“逆境道德”,这是最体现创作者良知的地方,也是《归队》非常与众不同的地方。很多影视文学作品,是缺乏这种创作良知的。

什么叫“逆境道德”?不妨先说,什么叫“顺境道德”。我们在顺遂的生活环境当中,是非常容易保持作为人的道德品格的。比如说,当我们处于幸福生活状态的时候,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总是愿意出手帮一把。这其实就是顺境道德。能够在顺境当中保持人性的道德感,也非常不错。但是,顺境道德是相对容易实现的。与之相对的,便是逆境道德。

如果我们处于逆境状态的时候,能否继续保持人的这种道德节操呢?看《归队》前8集,我一直在反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我是被日寇打散了的抗联同志,能否在生存逆境当中,也保持他们身上的那些道德品格呢?或者,在个人处于逆境状态的时候,我能否保持住自己在顺境当中的那些坚守的道德情操呢?我们不妨具体到《归队》的故事情节当中来。

老山东带着田小贵,逃出日寇的包围圈之后,也陷入到了生存困境当中。稍后,他们遇到了王义山带队的抬参人队伍。抬参人队伍遭遇了很多变故之后,基本上全员死掉了。这个时候,同样处于饥饿与生存困境边缘上的老山东、田小贵,则面对一个是否坚持“逆境道德”的问题——是否把这几个抬参人体面地埋葬了。

在东北的大丛林当中,人死后,如果把尸体扔在地面上,过不了一会儿,尸体就会被野狗、野狼之类的分食掉。所以,较为体面的做法就是,人死掉之后,挖一个坑,把尸体埋掉。而挖坑的工作,就留给了活着的人。在顺境状态之下,活着的人,去下葬死掉的人,当然是没啥困难的。但是,老山东他们,也处于逆境状态,他们也是饿着肚子的,没有力量的,甚至于没有太多挖掘的工具。

这个时候,角色就面对是否坚持“逆境道德”的问题了。老山东和田小贵选择的是坚持,挖坑,把王义山等人埋掉了,让他们能够留一下体面的全尸。《归队》当中,老山东有一句台词,爷们儿,只能挖这么深了,我们俩也尽力了。这场戏,对于懂行的观众而言,是具备道德感染力的。“爷们儿,我尽力了”,对于懂行的观众而言,大家若是处于逆境当中的时候,也会学着剧作当中的角色那样,坚持自己的道德情操。

在《归队》第8集的内容当中,还有几场戏,也是典型的对于“逆境道德”的坚守。“人贩子”小泥鳅,终究报应来了,他在丛林当中走夜路,被一位山东好汉给干掉了。松林镇的警察们上山,抓捕山东好汉。在大阔枝的小酒馆当中,山东好汉被五花大绑,准备吃最后一顿酒——稍后,他就要被警察们给枪毙了。

接下来的戏份当中,大阔枝和高云虎这两个角色身上,就有着鲜明的“逆境道德”。这位手刃了小泥鳅的山东好汉,并无名姓,眼看着,他就要被行刑上路了。此刻,他需要喝人生的最后一碗酒,吃人生的最后一口菜。这群警察,没有人愿意喂这位被五花大绑的山东好汉。这个时候,是大阔枝站出来,承担着喂酒喂饭的工作。松林镇上,大阔枝一个女人求生,本便是逆境了。然而,她依旧在自身的逆境当中,坚守了人的道德情操。

此刻的高云虎,是不是逆境呢?队伍已经被打散了,他也是躲在大阔枝的酒馆里边谋生存。但是,在“安葬”这位山东好汉的时候,高云虎也坚守了自己的“逆境道德”,答应把这位山东好汉扔到江水当中去,就真的做到了。在逆境当中,依旧可以坚守“一个唾沫一个钉”的道德,是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

《归队》当中,编剧高满堂先生给了大阔枝和高云虎坚守逆境道德一次“奖励”——山东好汉给他们留下了金子。在善良的人性那里,坚守逆境道德,当然不是为了金子或者奖励。坚守这种道德,不过是个人的情操品性使然。一个德行干净而纯粹的人,不因处于顺境或者逆境,就增减自己的道德坚守尺度,越是逆境状态,越是有底线,有原则,有芬芳的人性味道释放出来,这便是《归队》带给观众们的良知与感触。最好的作品,就是唤起观众们最高尚的道德。(文/马庆云)

来源:马庆云的光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