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终的那一刻,没什么铺垫,观众的心思早已耗光,却依然有些不舍,《生万物》收官不是一场盛大告别——更像麻绳搅在手里,结结巴巴,还留着几缕余味。故事翻过二十多集,细细一掰,哪怕剧本变味儿了,演员一个个站出来时,还是不禁让人停下,细瞧那些晃荡在屏幕上的人物!好演员的
剧终的那一刻,没什么铺垫,观众的心思早已耗光,却依然有些不舍,《生万物》收官不是一场盛大告别——更像麻绳搅在手里,结结巴巴,还留着几缕余味。故事翻过二十多集,细细一掰,哪怕剧本变味儿了,演员一个个站出来时,还是不禁让人停下,细瞧那些晃荡在屏幕上的人物!好演员的光芒,有时候能把糊涂的剧情遮个严严实实,观众追到烂尾也舍不得放弃,难不成只是因为“演技真香”?
每每翻到女主角,大部分人觉得她像“烂好人”,傻白甜,什么都要帮,什么都要救,遇到麻烦比谁都积极。不懂,这样的人现实里早被踩得没影。这不是玛丽苏,那又是什么?有网友直言,干脆让她找乐山大佛聊聊真理?主创团队怕不是把角色的复杂劲全耗在剧情之外了。其实她的无脑善良让人气到砸手机,可复盘后又觉得多少有点真实——毕竟身边总有那么几个好心但不顶用的人。
剧情到了抗战篇,气氛骤变,村民齐心抗敌的画面,燃得不带修饰,硬是把观众情绪从谷底拔高。主角团的几位演员,演技可以说是一水准之上,没玩花活,该激烈时就激烈,该收敛也能收敛。全员上桌,不是说谁压谁一头,而是各自占了个位置。就拿林永健来说,素来以年代剧出圈,角色一上来,就像在农业舞台上转悠的老黄牛。哪怕镜头没锁定,他也在侧边忙着掰玉米,能把底色融进背景。这种“活在边角”的劲,比死盯主线还来劲。林永健每句话都像磨了盐的黄豆,咸得发香,一到临终场面,静坐村口,和孩子们聊种地。那束光打下来,仿佛连电视里土地的气味都飘出来了。难怪很多人说,看见他就安心。
倪大红的角色,宁学祥,好像也没啥新鲜劲。他这几年的“渣爹”典型,谁不服?在《都挺好》里嚣张得要命,这次角色虽坏,但好像没有戳到观众爆点。每到关键场面,他那一对气鼓鼓的大眼泡子,不用表情都让人觉得“这人要出事”。值得一提,他总喜欢给角色塞点小动作,突然吸溜鼻子,紧张时像猪一般哼哼。但这其实是个好办法,细节处抠到筋骨,反而把一个人设做活了。老戏骨会用这种“微动作”引导观众视线,却不生硬。
秦海璐演大奶奶,做得太不“奶奶”了。精致打扮,祠堂里一跪就半天。她那挺着的腰,紧张时分合十的手,比剧情还让人入戏。封建大家族里混日子,谁没点城府?秦海璐嘴皮子快,台词一连串,听着像敲钟,一点都不拖泥带水。专门下乡练黑脸,增重十斤,才把那个“地主太太”做成肉身。这种女演员,愿意为专业折腾自己,观之莫名生敬。
张天阳那一号,让人有点愧疚。前几集他窝着头,缩在墙根哭,好像谁招惹他都不敢回嘴。观众隔着屏幕,没少叫骂。可是,一到他参加共产党,整个氛围就不一样了——脸晒黑了、身板硬了,眼睛亮得跟豹子一样,很难不被他感染。有一场穿着八路军衣服,挺身迎敌,开口就是硬气台词。导演要有点眼力劲,之后把本子往英雄路上递递吧!这样的人,真是有戏份就有底气。
欧豪以往演过不少硬汉,粗糙劲很足,但在这部里“封大脚”的角色好像格外契合。刚出场时还带着点磨不烂的纯真,好像啥都怕。遇到自己喜欢的人,腼腆害羞,眼睛闪烁着少年心事。母亲去世那一幕,欧豪跪在地上替媳妇送别,整个人像根铁钉一样直挺。喊出“大脚替绣绣磕头了!”那刻,不仅人物立住了,连观众都受不住,眼泪滚下来。早年演的角色有时还夹生,这次看着,感觉终于熟透了。
说到年轻演员,蓝盈莹和邢菲看着没啥经验,实际上却比很多成名角色更有冲击力。蓝盈莹的“银子”,不是靠脸蛋吃饭——为角色穿最烂的衣裳,不怕形象毁了偶像剧出路。田野里干活时,汗水流成线,头发糊脸。她那种刚劲,不藏着掖着,遇到不顺眼的事儿直接怼。台词不多,但情绪一下就到位。很难相信她是演“浣碧”出名的,台上的气场完全有别于旧作。
邢菲扮演的宁苏苏,很让人难过。前阵还是吵吵闹闹的小姑娘,下一场转眼就被嫁人,变成了谁都管不着的“别人家的媳妇”。哭戏特别真,眼泪掉下来,不扎眼也不造作。再到剧情收尾,她被嫂子赶走,懂事很多,不像当初爱哭的傻丫头了。年轻演员能做到这种转变,也难怪被观众夸。
有些演员藏在尘埃里,却能轻松撬动剧情。迟蓬是其中之一。山东姑娘,天生面皮大气,脸上没有动过刀,所以老了自然、不僵。演农村妇女,小动作特别多——偷笑、皱眉、瞪眼,样样不漏。自家儿子喜欢绣绣时的反应,猛站起又坐下,吃瓜式的表情渗透到骨头里。等角色变成好婆婆那段,弯着腰、直勾勾的温柔眼神,一看就知道发自心底。观众都说她可以去领最佳女配奖,理由给得很充足。反讽的是,在别的剧如《幸福到万家》里,她又狠厉又辣,剧抛脸就是她的底气。
而迟蓬的定力,似乎恰好顶住了杨幂的“妖兽型”,整部剧里被骂最大声的就是她。刚出场,观众接受不了她那张脸,不自然。穿红嫁衣的时候,脸涂得太白,网友觉得像女鬼。其他演员五官自然,只她卡在屏幕前让人担心鼻子会戳着别人。还有那种习惯性缩下巴、撇嘴的表情,说起来也怪,那表情一点都不利索,怎么看都不舒服。虽然有不少粉丝说她哭戏好,其实细想,真是挺好的——要是把自己带入绣绣角色,反而出戏。地主家闺女哪会那么文雅地哭,一边站着等眼泪掉下来,看得有点像拍杂志,和全剧气氛搭不起来。
角色人设更让人迷惑,从坚韧大女主变成了“圣母白莲花”。旁人全是大事,她啥都放过,不管是带土匪进村还是处理家族破事,全甩手给她原谅。不知导演是存心让杨幂扛下流量还是咋地,观众没法共情——既气又累。这算不算一种默契?反正个人实在不能接受。
剧集只播了一周,观众就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演技。流量明星的遮羞布也被揭下,剧情中途虽然出现烂尾,结局又拉回来一把,整体味道没变。有人说国产剧导演该多用些实在的演员,把套路扔掉,这话听着不新鲜;问题是,谁能做到?
感受一部剧,很多地方其实也说不明白。有人看演员,有人追剧情,有人只觉得氛围好。这剧从头到尾,都在反反复复犹豫、纠结,看着明明都好,却又有不对。演员之间的作用,各有轻重。有人说迟蓬才是真正拉满观众情绪的“定海神针”,另一边杨幂却始终让人出戏。可是,也许再过几年,观众会重新喜欢杨幂这样“漏洞百出”的表演?这种事儿真没准。
国产剧的未来谁说得上,导演、编剧、演员、观众全在拧一股绳。有人反感流量,有人追捧演技,可终究这舞台是留给最努力的人。大结局收官,看剧的人都明白,《生万物》能红得起来,是因为那些能拼的演员,以及愿意给角色扎根的团队。
故事沉下了水,演员浮上了面。每个人都打了一把自己的牌,观众该买谁的账,剧方其实心里也没底。等到下次新剧一出来,这些名字还在井里咕哝不休,谁又说得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演技。
来源:行走的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