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加入农会,说是为穷苦百姓谋福利,与地主抗争,获得土地永佃权。
铁头彻底飘了。
他加入农会,说是为穷苦百姓谋福利,与地主抗争,获得土地永佃权。
其实他是有私心的,毕竟他一直对费左氏抽走他们家的地耿耿于怀。
铁头之所以这么积极,一是为了拿回土地,二是为了报复费左氏。
他觉得自己家的不幸,都源于费左氏,一旦得了势,铁头一定不会放过那些人。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恋人,银子。
在铁头的带领下,费左氏和宁学祥不得不屈服,同意农户永佃。
铁头很高兴,他当即找到银子,告诉她,自己的又有地了,娶她不是问题。
可此时的银子已经将自己许给宁学祥,她跟铁头彻底没希望了。
其实也不能全怪银子,铁头的娘也要负一半责任。
银子的母亲生了重病,家里却没有钱治病,偏偏这时候铁头娘还故意挑事儿。“俺家铁头被那个女人下药了,这今后的日子再好,也经不住你这穷家的拖累呀!”
这句话一说完,银子的娘就气得吐血晕了过去。
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它代表着两个家庭。尤其在那个半封建的社会,婆家对女方的不认可,往往是一个女人悲剧的开始。
偏偏铁头还是个孝顺孩子,他能想到反抗母亲的方式,只有非银子不娶。
那银子过门后,多半也是要委曲求全的。
银子自身的原生家庭也并不好,弟弟妹妹饿的都啃树皮了,她却无力改变。
而父亲费大肚子去向宁学祥租地,被宁学祥羞辱了一番,地也没租成,家里彻底没了生路。偏偏铁头画的大饼一时半会儿实现不了,思来想去银子只能委身于宁学祥。
“俺用俺自己换全家的命,俺认了。”
银子嫁人后,铁头对地主更加的恨,同时也憎恨银子的背叛。
直到铁头因为保护村民有功,成功当选了村子的村长,他开始兴风作浪了。
宁学祥因为不肯交出土地,被村民们砸死,铁头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但大家却并没有太为难银子,只是将她关了起来。
因为人们很清楚,银子嫁给宁学祥也是无奈,他也是个受害者。
铁头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可他却逼银子嫁给自己。
银子秉承着好女不嫁二夫的原则,不同意和铁头再续前缘。
就连杀人如麻的封腻味,他也不敢贸然处置银子,当问起怎么处置银子时,铁头回答:
“她呀,要跟着宁学祥走呢!”
有了铁头的话,封腻味也就没有什么负担了。
在铁头的默许下,银子被杀死了,整个过程,铁头都没敢再看银子。
等多年后,铁头来到银子的坟前忏悔:
“银子,当年你就是不答应我,我也不该让你在大复查中丧命啊!”
对于铁头来说,一旦得罪了他,即使是最爱的人他都不放过。
更何况是对于曾经和他有过矛盾的费左氏呢!
在原著里,铁头在银子分手后,曾经还有段婚姻。
他和妻子生了个儿子,后来为了活命 将儿子卖掉。
一个连亲儿子都能舍弃的男人,还能指望他能高抬贵手呢吗?
他们开始了杀戮,那些地主都被铁头和封腻味杀的差不多了。
而对于地主留下的家眷,他们则将这些女人分配给了村里的光棍。
剧里费左氏得罪铁头那么狠,铁头一定不会放过她的,费左氏的命运恐怕与那些女人无异。
所以无论怎么样,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费左氏这样的女人,她的命运都不会太好。
老话说的好:“慈不掌兵。”
铁头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他的心狠,无论是对外人还是身边的人。
而铁头在尝到权力的甜头后,又怎么会轻易放手呢?
他当了三十年的村长,享受着村民们的爱戴。
在这期间,他做了两件事:
他将手中的权力下放一部分给封腻味,得罪村民的事都由封腻味出头。在那个特殊年代,很多村民都被封腻味欺负过,铁头默许他在村子里为非作歹。
这招借刀杀人,让他既不得罪村民也不得罪领导 只能说封腻味至死还蒙在鼓里。
将权利交给儿子凭借自己积攒的人缘和人脉,铁头的儿子也成功当选下一任村长,实现了权利的交替。
其实铁头的做法 又和当初的宁学祥有什么差别呢?
结语:铁头因为封二租了他们家的地,就对封二一家恶意相向。
甚至还要以绣绣是地主女儿的身份,想对她下手,铁头就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而铁头对银子的忏悔,完全是因为他曾经也做过不少坏事,他心虚了。@锦思
来源:剧评风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