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剧超级油腻,但真的让人上头。”这是中国微短剧平台ReelShort上某热播剧的一条高赞评论。截至目前,该剧累计播放量已超过4.5亿次。剧情采用典型的“爽文套路”:少女为救亲生母亲,替继妹嫁给了名声不佳的纨绔子弟,结果发现这个看似吊儿郎当的丈夫,竟然是隐形
“这部剧超级油腻,但真的让人上头。”这是中国微短剧平台ReelShort上某热播剧的一条高赞评论。截至目前,该剧累计播放量已超过4.5亿次。剧情采用典型的“爽文套路”:少女为救亲生母亲,替继妹嫁给了名声不佳的纨绔子弟,结果发现这个看似吊儿郎当的丈夫,竟然是隐形亿万富翁。
近年来,包括微短剧在内的中国网络影视与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一道,被称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专为智能手机屏幕打造的竖屏短视频,以其紧凑的节奏和极具戏剧性的情节,打开了全球流媒体市场的新赛道,吸引各国观众的关注。
全球屏幕上的中国“网红”
中国微短剧正加速开拓全球市场,其出海版图从美国、东南亚延伸至欧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观众。
美国观众普拉德利习惯在休息时间打开手机应用软件,追看一部浪漫题材的微短剧。一集只有短短几分钟的剧情,但主角的爱恨纠葛让她直呼“停不下来”。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31岁的母亲斯维斯古德同样沉迷于这类短剧。“天哪,我一定要知道这部剧的结局!”她甚至每年支付200美元订阅ReelShort,以便持续观看最新剧集。她的丈夫时常取笑她沉迷“俗气又老套”的情节,但斯维斯古德认为,这些短剧填补了流媒体平台的内容空缺。“现在的节目对我这个年龄段的观众吸引力不大,”她说,“我不想再看破案剧,而是打开ReelShort,看两个人如何坠入爱河。”
数据表明,中国微短剧的海外影响力持续上升。市场研究机构Sensor Tower的报告显示,去年出海的中国短剧应用收入达12亿美元,其中60%来自美国。据英媒报道,去年中国微短剧应用在海外的累计下载量已接近5500万次,多个微短剧应用更是跻身各国应用商店的排行榜前列。
除了传统国产译制剧模式,中国微短剧企业正积极拓展本土化业务。据美媒报道,多家中国企业已在美国设立创作基地,与当地编剧、导演、演员合作,打造更符合美国观众口味的内容。此外,中式制作搭配海外演员的“混血模式”也成为短剧出海的新路径。中国团队凭借成熟的创意策划和制作能力,与海外演员的本土化演绎相结合,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还增强了海外市场的代入感和传播力,使中国微短剧更具全球竞争力。
何以深受各国观众喜爱?
中国微短剧为何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潮?其成功背后,是内容创意与商业逻辑的深度融合。
首先,微短剧精准迎合了全球互联网娱乐消费的偏好。有媒体分析,中国微短剧以爱情、财富、奇幻等戏剧化题材为核心,凭借紧凑的叙事节奏和高密度的情感冲突,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吸引大量观众沉浸式追看。
其次,短剧平台在内容创作时也会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偏好,融入当地受众喜爱的元素。例如,面向北美市场的ReelShort擅长打造狼人、吸血鬼、浪漫爱情等题材,而主攻东南亚市场的平台则倾向于推出家庭伦理、豪门恩怨、宫斗武侠等类型的故事,日本观众最爱看的则是职场嘴斗、职场整治等反映职场文化和人际关系的剧情。
微短剧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内容创意,更得益于中国企业成熟的产业化运营模式。中国微短剧企业将产品逻辑融入运营,从内容设计、盈利模式、受众细分到精准投放,构建了以IP采购、流量投放、算法分发、分集付费等为核心的商业体系,推动了微短剧的海外扩展。
有报告显示,微短剧的一般制作成本在20至30万元之间,而高配置的精品微短剧平均制作成本达到300万元以上。尽管如此,与电视剧动辄数千万元的成本相比,拍摄周期短、制作流程快的微短剧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试错门槛,使其能够迅速调整内容策略,以迎合市场需求。ReelShort首席执行官贾毅表示:“我们能准确知道哪些故事更赚钱,哪些内容需要调整,而这正是传统好莱坞所缺乏的。相比之下,他们的创作模式缺少实时的市场反馈。”
这一高度灵活的运营模式也赢得了海外观众的青睐。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小学教师福特表示,她每周花5美元重复观看自己最喜欢的微短剧:“我知道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但它是我的‘罪恶快感’。尽管剧情有时很俗气,但我就是爱看。”
来源:文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