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短剧的人均使用时长已经追平了即时通信。其极速蹿升,与红果短剧的“奇袭”不无关系。在渐趋高度同质化的短剧生产中,投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而红果允许“先跑付费、再免费”的玩法,让许多制作方能至少保证一半收益,也进一步提升了红果的水位。
近日,短剧的人均使用时长已经追平了即时通信。其极速蹿升,与红果短剧的“奇袭”不无关系。在渐趋高度同质化的短剧生产中,投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而红果允许“先跑付费、再免费”的玩法,让许多制作方能至少保证一半收益,也进一步提升了红果的水位。
几分钟一集,上百集一部,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推进,最后10秒再留个令人欲罢不能的悬念,短剧凭借着“跌宕起伏”的剧情,反复刺激着观众的多巴胺,也持续冲击着影视行业的根基。
3月28日,《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发布,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人,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01分钟,已经追平了即时通信。
短剧令人上头地飙升身位,与诞生仅一年多的红果短剧App(以下简称“红果”)“奇袭”不无关系。
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4年12月,红果月活规模同比暴增551%,狂飙至1.58亿,距离优酷已仅一步之遥。
背靠字节生态,红果给到上游的阔绰“手笔”更无人可及。3月14日,红果最新分账报告显示,其2月向出品方分账突破4亿,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红果势不可挡的增长势能,惊醒了一众大厂,其中最紧张的要数长视频平台的昔日霸主们。
2024年,爱奇艺、优酷相继更新了微短剧合作模式以应对。但在爱优腾公布的最新财报中,“用户时长下滑”仍不免成为高频词。
全行业阻击红果的动作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近日,腾讯上线了 “火星短剧社”小程序,同样主打免费模式。2月27日,拼多多、芒果TV一同发布了短剧激励和分账政策。
但这些举措,对还在犀利进攻的红果来说,真的有效吗?
01、疯狂印钞机:7天交片,一天回本
今年春节档《哪吒2》爆火之后,短剧制作人陈萍发现,市场上很快出现了无数部《哪吒》短剧。
它们的名字包括《哪吒之替天行道》《哪吒之爹味李靖》等,题材或刺激、或荒诞,但无不以“复仇”为主线,大都由真人演员出演,主打强冲突、快节奏、高爽感。
有的是哪吒遭遇背叛与不公,下凡转世到现代,展开一番复仇;有的刻意制造亲情对立,将陈塘关总兵李靖塑造成了为保官位,与龙王勾结献祭童男童女的反面角色,哪吒则挺身而出对抗龙王,却被父亲视为逆子。
陈萍反感这种喧嚣,却也无能为力。“全部是蹭流量,都不需要动画做。7天就可以交片,这很吓人的。”
大量短剧已经无奈地陷入了粗制滥造的漩涡。陈萍透露,为了降低亏损风险,许多短剧的制作成本被不断压低。“很野蛮,很暴力。甚至几万元都拍,两三万也能拍一部,整出来的效果很吓人了。他们就图能赚一天的钱就行,一天可能就回本了。”
从分账收入看,爆款短剧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印钞机”。
让陈萍印象深刻的是,今年春节档爆火短剧《好一个乖乖女》一举打破了红果短剧的最高纪录。2月3日上线后,很快贡献了超过30个热搜话题,并带动了制作公司“成都于今无量”名气大增,剧中男主演柯淳也因该剧热度一周涨粉150万。
据统计,《好一个乖乖女》上线7天,累计分账超过400万元。
伴随着越来越短的制作周期,照着爆款模板批量产出,成为短剧行业的普遍现象。
陈萍对《财经天下》表示,她看到2025年的爆款短剧《太子爷他过分野》已经拍了至少8个版本,《好一个乖乖女》也至少拍了3个版本。“一个剧本火了,就不断换演员,改一两个名字,有的甚至连角色名字都不用改,也照样有人看。”
短剧的免费时代来临让观众看得不亦乐乎,但在生产端,多位从业者对《财经天下》表示,制作节奏整体加快,粗制滥造也变得无法避免。
已经从事影视行业十多年的彭亮,为做短剧2024年专程从山东搬到了杭州。他幸运地赶上了竖屏短剧最火的一年,也切身体会到了市场乱象频发的一面。
“短剧看似每集1~3分钟,但每一部戏中的前三集,通常都会拍大概5~10分钟,最后需要‘定检’卡在3分钟以内。这个过程中,很多导演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彭亮对《财经天下》说。
在他看来,大多数短剧只是披着影视项目外壳的、浓烈短视频逻辑的产物。“2024年的许多爆款短剧基本以女频为主,2025年初的爆款又变为了男频,一切都是未知的。”
行业上游供给大幅增加,也引发了下游的重构变革。曾是行业主流的小程序付款短剧,在混战加剧的挤压之下,渐渐退出了市场。
2024年8月,付费短剧《无双》还曾创下8天充值流水破1.2亿元的纪录。但到了2024年末,该剧制作方丰行文化创始人李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付费大盘每天都在降,预计2025年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或者仅占很小一部分市场份额。”
李哲原本是剧本创作者,2023年他转而做起了数百部剧集的版权整合工作,通过主流平台分发、抖音生态完成商业变现。
据其观察,如今许多新剧本都呈现出了“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大量剧本即便降价也难以找到接盘方。“主要在于资方前两年亏怕了,现在宁愿不投也不愿冒险。”
一股焦灼情绪正在付费短剧产业链中蔓延:“不少剧组拍完发现根本卖不出去,价格砍半都没人要。”李哲对《财经天下》说。
当付费短剧从投资端开始慢下脚步,也让高举免费大旗的红果完成了势如破竹的增长态势。DataEye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2月,免费短剧的市场占比从11%攀升至近60%,免费模式快速跃升为行业主流。
02、3天投流定生死,红果能保一半收益
站在用户端,红果能在一年之内做到一家独大,离不开字节生态的“喂养”。为了快速做大用户规模,红果“复刻”了字节旗下番茄小说的增长模式。过去一年,不少短视频用户都刷到过,从抖音信息流推流过来的“抓马”短剧,拉到下方就能一键丝滑下载红果App。
为了提升用户日活,红果还拿出了前几年流行的赚金币玩法:用户只要登录、签到、看剧,就能获得金币,并攒到一定数额的金币提现。
而从不少制作方、从业者看来,红果短剧最吸引人之处在于“无需投流,分账即收入”。
在短剧行业内,承制方和平台之间的合作形式有三种:一是平台全投,承制方制作;二是平台和承制方对投;三是承制方自投。三种形式下,承制方出资的参与力度各不相同,也将极大程度影响投流的倾斜程度。
红果崛起之前,短剧市场主要以小程序剧付费模式为主。它的优势在于制作方可以独享收益,无需与短视频平台分账,劣势则是要高度依赖“投流”——成本经常高达80%~85%。这让每一次巨额投流都变为一场豪赌,而爆款总是少数。
刘星是一位转行不到2年的短剧“新手”,入局短剧前,她曾做过多年的广告导演。2023年,看到周围越来越多人沉迷短剧,刘星觉得自己发现了新机。
2024年3月,刘星拍摄完成自己的第一部短剧作品《闪婚之捡来的上门女婿是大佬啊》,并在8月28日上线。她选择的是由平台方全资制作的合作方式,代价则是交出版权。
进入发行阶段,刘星在一番筛选后选择了头部平台“天桥”。“首先因为它的投流实力,其次是觉得大平台会相对更规范。”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作品在经过一轮付费端投流后,几乎全军覆没,但作品意外在红果平台爆了,“有5000多万播放量”。
对于付费端的业绩失利,刘星事后总结,无论是免费端还是付费端,“大部分短剧的演员表现、制作品质都差不多”。在作品高度同质化下,到底什么样的作品能成为爆款,从业者自己也经常摸不清。
因此,几乎所有的制作方都会采取“两条腿”并走的模式,“普遍会选择在前三四天走付费投流,3天投流定生死。一旦投流效果起不来,马上就会开免费的权限,去跑红果等免费短剧平台。”刘星说道。
这种能让制作方赚两道钱的方式,也成了红果“拿捏”创作者的最大法宝。
背靠字节生态,红果短剧让抖音原生短剧和红果免费短剧并存。当一部外部制作的新短剧上线后,可以先“跑”一段抖音端内付费,等窗口期过后再进入红果的免费内容池。
红果的崛起,也不免让一众互联网企业患上了集体焦虑。最典型的表现是,长视频平台的“阵容”开始发生变化。
2024年,爱奇艺和芒果TV陆续宣布入局竖屏领域。其中,爱奇艺宣布放弃了对短剧的审慎怀疑态度,推出了微剧场和短剧场,面向会员免费。
受免费短剧刺激,也倒逼长剧市场出现了剧集缩水的变革。2024年下半年以来,影视行业多次传出要改革长剧集数的消息,“优酷不再接收12集以上的剧集”传闻不绝于耳。
头部影视公司们开始集体转向,听花岛、奇树有鱼均表示在2025年要All in免费短剧。美团、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在大批采购竖屏短剧,主要为制作方提供二轮发行。2024年5月,连华为都推出了独立的短剧App。
但多位从业人士仍表示,尽管新兴玩家有很多,红果平台依旧是最佳选择。
2023年,曾做过多年影视导演的李哲,决定转型做版权购买合作。此前,他在横店写每集三分钟的情感短剧,如今他的日常变成了研判各平台分账政策。
李哲表示,“我们现在接剧基本上都是走红果平台。他们可以先保一半的收益,同时还有好几个不同的通道,想让他们全投的话也没问题。和其他平台比起来,红果的收益更透明,保障也最高。”
“我们在拼多多上也上了很多剧,但都赚不到钱。美团、百度、新浪各个平台也是,总的来说,体系都还没有红果那么成熟。”
在红果上线的武侠短剧《行道者之剑二十四》导演于洪林曾在采访中提到,因为跟红果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对方愿意承担一部分保底费用,减轻了出品方的成本压力,这是促使他们下决定(拍摄)的直接原因。
通过“一轮付费、二轮免费”,仅一年时间,红果已经跟400多个版权方合作,入驻的短剧达1500多部,整体分账金额也持续提升。在此助力下,红果日活跃用户增长了6倍以上。
03、被龚宇炮轰的红果,开始排他
新分账模式叠加字节生态的助力,让红果的雪球越滚越大。
在内容端,红果在番茄小说IP版权的助力下,加速度完成改编拍摄。另一方面,通过广泛连接大量版权方,红果也在用丰厚的分账进一步填充其内容库。
数据显示,2024年9月,红果上线刚过一年,其月活便达到了1.2亿。上线一年半,月活进一步飙升到超1.5亿,在市场上建立了绝对优势地位。
不过,红果过快地扩张,也引起了一些同行的侧目。
2025年初,爱奇艺与红果宣布启动IP联合开发、联合出品、成品内容授权等合作。可合作刚开启一个月,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便在公开演讲中“点名”红果,批评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据龚宇所说,红果要求制作方在协议期内所有内容都不能与其他平台合作。这种“二选一”的模式,对行业竞争构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在同天的演讲中表示,红果和内容制作方的合作有三种模式,且三种模式都是开放的,分别是“定制剧”“版权剧”与“引入剧”。其中,“引入剧”分为独家播放和非独家播放,有相应不同的结算价。
对此,多位从业人士对《财经天下》表示,红果的排他性合作协议在业内确实存在。
为了掌控上游资源,平台方往往会以时间为期限,要求剧方签订协议期内的著作权排他式协议。而出于获得平台方的流量扶持考量,许多版权方选择交出版权,也因此陷入复杂处境。
“从去年9月开始,天桥、九州等平台公司跟我们谈合约时都会强调,一定要把版权卖给它,开放全部免费权限,才会有强烈意愿谈合作。”刘星说道。
这也让创作者变得非常被动。“如果我不开免费权限的话,平台只能给我一两万元的保底费,和6%的分账。这个分账是非常非常少的,等于说一部剧全资四五十万元的总投入,分账6%——我要充值到七八百万元才能回本,这个难度太大了。”刘星说。
据刘星观察, “对投”会因为平台自己出了一部分钱,投流的时候会做出一些政策倾斜。“如果你是全资制作,又没有爆款演员的情况下,平台只会给到三个小时的投流时间。”
“如果是对投的话,就会相应投多一点。但如果这个剧一天的效果不太好,它也不会给你投了。至于投资回报率的标准,平台也不会告诉我们。”刘星说道。
而随着行业竞争来到“深水区”,如何摆脱红果的束缚,追逐版权内容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已经成为各平台相互争夺用户的核心武器。
近日,腾讯在“火星短剧社”项目中也开始逐渐倾斜资源,致力于短剧的自制内容开发,强化其市场竞争力。
与抖音联合番茄小说玩法类似,腾讯也联合了旗下阅文集团共同发力短剧内容。其推出的“阅文短剧”小程序不仅存在于微信生态,还将播放渠道延伸到了抖音内。
同时,爱奇艺在炮轰“红果”后,也火速将“爱奇艺极速版”App转型为了免费短剧平台“爱奇艺微短剧”,试图复制“抖音式流量+Netflix式内容”的混合模式。近期,爱奇艺还采用了“看短剧领红包”的模式来吸引用户,刺激用户留存。
面向未来,短剧毕竟只是新生事物。导火索刚刚点燃,红果又能否真正笑到最后?
(文中刘星、陈萍、李哲、彭亮均为化名)
(作者 | 豆蔻,编辑 | 李不清,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来源:财天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