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周围的邻居个个都夸老二长得美。上学的时候,何家文美到区长的儿子都为她神魂颠倒。上班后,何家文参加个演出,美得轰动了全系统。谈婚论嫁时,何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原著中,形容何家文,何家艺用了4个字:
图懒省事。
反复咀嚼这四个字,细细分析何家文这一生,当真是一针见血。
原著中,何家老太太这样说道:
人各有命,老二前半辈子,太顺了,老天爷也看不过眼。
自何家文出生,原著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形容何家文的美:
小时候,周围的邻居个个都夸老二长得美。
上学的时候,何家文美到区长的儿子都为她神魂颠倒。
上班后,何家文参加个演出,美得轰动了全系统。
谈婚论嫁时,何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可人这一辈子的运气是有限的,运气找人,人也要养运气。如此运气才能长盛不衰,而何家文从未珍惜过老天爷赋予她的一切机会,图懒省事,最后终究是运气全无,还连累了丈夫和儿子。
何家文为什么找陈卫国?
因为,陈卫国能挑出来的优秀,并且陈卫国习惯于付出,喜欢她多过她喜欢他。
原著中,何家老太太对何家文的评价有两个:
一个是,眼睛长到了天上;另一个是,主意太大。
电视剧美化了何家文。原著中,何家文挑上了陈卫国,却还要吊着陈卫国,不仅要吊着陈卫国,还要拿捏两方的家长。
她放出了找对象的话,何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可她拒绝了一波又一波。让整个何家人都因为她的反复拒绝,对她找对象这件事都不敢乱挑理了。
而陈卫国看到这个架势,陈家看到这个架势,也都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
她要的效果就是:
她的婚事虽然是她自己选的,但却是何家、陈家、陈卫国都求着她嫁的。
原著中,看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觉得特别不舒服,就是那种“因为我长得漂亮,因为我优秀,我就有恃无恐”的荒唐感,几乎跃然纸上。
尤其是,何家文怀孕生子期间,陈卫国和陈家老太太几乎把她捧到了天上。
那种,极盛到不太正常的荒谬感,就像是何家文所有老天赋予的好运气,最后的绽放。然后,瞬间就要湮灭。
果然,在这极盛之下,何家文生病了。卫国为了给她治病,几乎掏空了家产。
陈卫国身体那么好,为什么会因病去世?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为了省钱。何家文的病拖垮了卫国,为了让何家文更好,陈卫国只能对自己更苛刻,于是,他怎么节省怎么来,为了省钱,感染了病。
何家文34岁守寡,跟儿子光明艰难度过了6年。
有些人能守一辈子,因为足够爱。而有些人,比起爱别人更爱自己,哪怕对方曾经那样全心全意地爱过她。
但她更在乎的是现实里的轻松。
没有对错,只是人性不同的凸显。
何家文的二婚,跟感情完全无关,理由有两个:
一个是,她还年轻,另一个是,为了缓解经济压力。
何家文二婚丈夫:
老范,电厂的工会主席,算是富户,比她大10岁,年过50岁,丧偶,有儿有女,爱打麻将,人还算老实。
她跟老范婚前商量好:
老范扮演者
至于她自己的工资,她要自己攒起来。
对于她的再婚,光明特别抵触,可他还是同意了。
一个懂事的孩子,总是要受太多委屈。因为他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成全母亲。他想母亲过得轻松一些。
光明扮演者
《六姊妹》光明定妆照
看原著,我最不能理解的一点是,何家文二婚后,对儿子光明的态度。
原著中,在光明高考的重要时期,何家文和老范搬到了独属于光明自己的小家。每周,光明只回来一次。
可就这一周的一次,老范还要招很多人来家里打麻将,一打就是一夜,严重影响到光明学习和休息,并且周周如此。
而何家文没有跟《小巷人家》中的黄玲一样为了儿子的前程,宁愿离婚,宁愿被儿子误会怨恨,也要给儿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原著中的何家文,哪怕儿子一周回来一次,哪怕这是陈卫国留给儿子的家,依旧想要光明忍受。
光明不肯,她就搬出了那句“我还不是为了你”。
于是,光明崩溃大喊了那段话。
何家文这个女人,何其虚伪,又何其自私。她二婚后,除了给光明一部分钱,几乎完全忽略了光明的内心世界。她只顾了自己轻松省事,却从未想过自她二婚,光明再也没家了。
人有时候就是自私的,尤其是再婚后的男女,为了自己日子好过,就忽视掉那个受伤害最大,最需要呵护的孩子。
而光明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回去的几次,何家文还要顾及老范一家人,让光明忍,让光明懂事,让光明给她维持,她想要的体面。
她和老范的家给光明留了一间房:
可是,她不允许光明在房间里贴墙纸,不允许光明在房间里钉钉子。她和老范的新家,不允许儿子光明,肆意涂抹,胡乱造次。
何家文二婚后,能明显感觉到儿子,不想回那个家。
可是,她需要那个家,儿子光明不能一直陪伴她,她需要老范的陪伴。
可是,她从未想过死后跟老范合葬。
你看,人性何其自私又复杂。人活着的时候,怎么好过怎么来,情义、公平都可以忽视,而到了死的时候,又想要把情义、公平摆在前头。
何家文的儿子陈光明,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
喜欢一个人就是愿意吃亏。
就这个意义而言,何家文不曾爱过任何男人,因为她两段婚姻的意义就是,自己不能吃亏。
她图了陈卫国更爱她。
陈卫国也毁于,爱别人胜过爱自己。
她图了老范的钱,老范也图了她漂亮能照顾人。
老范不爱她,所以利用起她来,毫无感觉:
年夜饭,她一个人忙到半夜,老范跟亲儿子推杯换盏。光明心疼她,却只能忍,只能大年夜离开那个窒息的家。
纵观何家文这一生,陈卫国和陈光明最爱她,可原著中,这两个男人也过得最苦,一个英年早逝,一个半生无家可归。
何家文,生而美丽、聪慧,这是她的运。
体育老师,一次次找到何家,让她当运动员,她不肯。
音乐老师,一次次给她机会,让她去歌剧院,她不肯。
何家丽,一次次劝她重视高考,她还是不肯。
她图了简单,图了省事,也就放弃了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的机会。
而一旦风雨来临,她最终能依仗的也不过是因为漂亮,再攀附一个男人,虽轻松了自己,却委屈了儿子。
她一辈子不想吃亏,想要轻松。
于是,累的是爱她的陈卫国,心疼她的陈光明。
原著大结局的落笔,是陈光明,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一块钱渡船:
低头看,淮河水粼粼泛光,船边水流激荡。水比过去清。
冷不防,一条鱼打了个挺,跃出水面,又欢快地钻回浪里,消失不见。浪花滚滚,其间似有乾坤。
来源:公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