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部封神里面纣王和狐妖的戏份不多,只能是一个推动主线的辅助人物,但是这两个演员选的太好了,每次镜头给到费翔和娜然就让人挪不开眼,两人简直就是神还原观众心中的纣王和妲己。
每一份原创都凝聚心血,您的点赞与关注,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
很多人看了封神第二部,觉得不达预期,我倒觉得还好,这部不就是在讲打战吗?
今天不聊姬发,也不聊邓婵玉。我就想聊一聊纣王,殷寿。
第二部封神里面纣王和狐妖的戏份不多,只能是一个推动主线的辅助人物,但是这两个演员选的太好了,每次镜头给到费翔和娜然就让人挪不开眼,两人简直就是神还原观众心中的纣王和妲己。
殷寿在睡梦中回到自己小时候,父亲帝乙和兄长殷启在朝堂上突然遭到一个疯癫老人袭击,帝乙就把殷寿当挡箭牌推了出去,殷寿一个人和疯癫老人抗衡,旁边的烛台推倒在殷寿的身上,一片火灼烧着他的后背,而他看着父亲一眼冷漠地看着他,拥着殷启极速离开,只留下殷寿一个人面对深渊。
殷寿从这段噩梦中又一次被惊醒,狐妖入了他的梦,看到了这一切。后面殷寿说了一句台词,我以为我成为了王,就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
这样的事当然是指又被背刺的事。小时候背刺他的是父亲。现在成为帝王,背刺他的是质子团里面的姬发。
成为了王,为什么不能改变这样的背叛发生?
殷寿追求至高无上的权利,弑父杀兄,得到王冠,身后有八百质子团给他做保险后盾,他还是会陷入猜忌怀疑中,他要绝对忠诚,权利膨胀了他更大欲望,权利也让他陷入极度的怀疑。
人心不可控,权利却可以不断追求。掌控不了人心,就用各种手段去让人心看起来更稳固一些。
当殷寿收了质子,以为可以控制各诸侯,但他忘了这些少年会长大,会从“爸爸不要我”的恐惧里觉醒,他以为杀了四大伯候就能震慑天下,结果亲手给姬发上了最生动的造反教学课。
殷寿不过是想要这王的权利,却对王的职责不想履行一点。
殷寿的悲哀,在于他从未真正理解“王”的含义。对他而言,王位只是权力的象征,是他逃离童年阴影、证明自身价值的工具。他渴望通过掌控一切来弥补内心的创伤,却忽视了作为王者应有的担当与智慧。
他以为,拥有绝对的权力就能避免背叛,却未曾料到,权力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让人臣服,也能激发人们的反抗之心。殷寿对质子团的操控,看似天衣无缝,实则漏洞百出。他忽视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更未料到,那些曾经在他脚下颤抖的少年,终有一天会成长为能够撼动他王座的力量。
殷寿的悲剧,更在于他对“忠诚”的误解。他追求的是盲目的、绝对的忠诚,却不懂得如何赢得人心。他以为,通过恐惧和暴力就能让人们对他死心塌地,却未曾意识到,真正的忠诚是建立在信任、尊重和共同利益之上的。他对待质子团的方式,只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和厌恶,而不会让他们心生敬意和忠诚。
当姬发等人终于觉醒,开始反抗殷寿的暴政时,殷寿才如梦初醒。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拥有了王位和权力,却失去了人心和天下。他的统治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看似坚固,实则不堪一击。
然而,殷寿并未能从中汲取教训。他依然沉迷于权力的游戏中,试图通过更加残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殷寿的暴政终于激起了广泛的反抗。最终,他的王座被推翻,他的权力被剥夺,他的悲剧人生也画上了句号。
真正的王者不仅要有强大的权力和威严,更要有智慧和担当。他们需要懂得如何赢得人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维护和平与稳定。
而殷寿,却只是一个沉迷于权力游戏的残忍刽子手。
来源:正大光明圆月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