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9集电视连续剧《沉默的荣耀》终幕,定格于无名英雄广场之碑。“尔名无闻,尔功不朽”八字铭文,与剧中英烈身影叠映,余心久不能平。此剧以一九四九至一九五〇年台湾隐蔽战线为背景,无寻常谍战剧之炫技反转,无主角光环之传奇叙事,然以敬史之心、探人性之深,令一段尘封悲往事
李宗玮撰文
39集电视连续剧《沉默的荣耀》终幕,定格于无名英雄广场之碑。“尔名无闻,尔功不朽”八字铭文,与剧中英烈身影叠映,余心久不能平。此剧以一九四九至一九五〇年台湾隐蔽战线为背景,无寻常谍战剧之炫技反转,无主角光环之传奇叙事,然以敬史之心、探人性之深,令一段尘封悲往事重拾温度,使“信仰”二字于当下犹发震古烁今之力。
异于俗常谍战剧倚悬念驱剧情,《沉默的荣耀》开篇即定悲剧底色——观者早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烈士终局,却仍为其“向死而生”之抉择深所牵引。此叙事之择,看似逆俗,实则深得史剧之精髓:不纠结“事成与否”之果,而聚焦“何以抉择”之初心。每一次情报传递,每一回隐秘会面,每一次骨肉诀别,皆负千钧之重。吴石将军弃安履险,以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之身潜伏敌营中枢,一句“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尽抒革命者之担当;朱枫以探亲为名重蹈危地,卷发藏胶卷之智,吞金就义之决,诠释“柔中见刚”之真谛;聂曦本可全身而退,却誓与恩师同进退,以青春之命,践“士为知己者死”至信仰认同之升华;陈宝仓身份暴露之际,主动揽责,尽显军人之豪迈担当。彼等事迹令余悟:荣耀非轰轰烈烈之宣言,乃明知前路荆棘满布、九死一生,仍义无反顾之坚守。
剧集最动人心者,在其将英雄自神坛还归人间,使吾辈得见其作为常人之喜怒哀乐、儿女情长。吴石将军于朝堂之上沉稳应敌、智斗奸佞,归至家中则谨守与妻“九时归家”之约,酒后吟闽南古调而哽咽,闻同志捐躯则背身攥拳,肩颤之间,尽泄心碎之痛。朱枫既为果决之情报员,亦为牵挂继女之慈母,与女诀别时之脆弱,为养女生计筹谋之细心,令此角色脱却革命女性之刻板。聂曦因子嗣未能赴台与妻生隙,王碧奎身为英雄伴侣之坚忍牵挂,此等烟火细节,令英雄形象不再遥远。彼等深爱家人、眷恋红尘,然于家国大义与个人私情之间,毅然择其前者。正是此“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之勇,“舍小家为大家”之牺牲,令其信仰更显珍贵,牺牲更具分量。
剧中对人性复杂度之刻画,更令此作超逸类型剧之桎梏。除坚守信仰之英雄外,更塑揪心之变节者群像:蔡孝乾因贪牛排而暴露,复因耽奢靡而叛节;陈泽民为护家人而动摇;朱枫继女阿菊与其婿王昌诚,为保“小家”而出卖至亲,终酿悲剧。此辈非天生恶类,其堕落之轨迹,尽显人性之脆弱自私,亦令英雄之坚守更见难能。而反派谷正文之塑造,更破常规——非脸谱化之残暴,而兼具智识阴鸷,能从读书品味推知密码本之所在。如此“高智商”之对手,更彰隐蔽战线斗争之艰险。正与邪、坚守与背叛之较量中,剧集未作简单道德评判,而引观者深思:于生死考验、利欲诱惑之前,何以有人坚守初心,有人迷失方向?答曰:信仰之力也。
作为据真实历史改编之作,《沉默的荣耀》最可贵者,在于敬史还原之心。创作团队深掘史档、走访烈士亲属,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之则,多数人物用其真名,情节主线严守史载。吴石非中共党员之背景、朱枫之经济工作经历、聂曦之军人出身等细节,皆准确呈现,甚至剧中反复出现之手套,亦源自吴石将军之真遗物。此“考据式创作”,令历史不再为冰冷文字,而成可感可知之生命体验。剧集播毕,无数观者自发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祭奠,此自荧屏至现实之情感共鸣,正是对历史最好之铭记,亦显文艺作品激活集体记忆之伟力。
观毕此剧,余对“沉默的荣耀”有更深之悟:“沉默”者,乃隐蔽战线之纪律,英雄隐姓埋名、忍辱负重之奉献;“荣耀”者,乃其以生命践行之信仰,铭刻于民族记忆之功勋。当此白色恐怖弥漫之年代,彼等如暗夜微光,以血肉之躯为新中国黎明铺道。其名或为历史尘埃所掩,其精神则永不会褪色。今吾辈生逢和平之世,无需直面生死之考,然英雄所坚守之信仰、所秉持之大义,仍为吾辈前行之精神坐标。
《沉默的荣耀》非仅优秀谍战剧,更是生动之史课、深刻之精神洗礼。它令吾辈明晓:今日岁月静好,乃无数先烈以“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之牺牲换来;令吾辈深知:信仰非空洞之口号,乃关键时刻之挺身而出、危难之际之坚守到底。作为新时代之观者,吾辈所能为者,唯铭记此段历史,缅怀无名英雄,传承其精神而已。
岂曰无声?河山即名。风拂无名英雄广场,日照华夏大地,那些沉默之英雄,早已化为河山无恙之见证、民族复兴之守护。其荣耀,永不会归于沉默;吾辈之铭记,亦必铿锵有声。
七言律诗·观《沉默的荣耀》怀古
孤灯暗夜铸忠魂,虎穴潜伏志愈敦。
卷发藏锋承使命,丹心赴死报乾坤。
无名碑刻千秋绩,铁血情牵万代恩。
莫道英雄声迹寂,河山万里记英痕。
满江红·咏《沉默的荣耀》英烈
海峡风凄,寒烟锁、孤臣烈女。凭险处、暗藏锋锷,密传机语。虎穴潜行谋社稷,龙潭苦斗安邦土。掷头颅、无悔赴黄泉,初心固。
史页里,英名驻;民心间,丰碑竖。看今朝华夏,山河如故。热血未凉承壮志,精神不灭昭前路。愿吾辈、铭记旧时艰,开新宇。
李宗玮撰文
作者简介:
李宗玮,祖籍章丘南栗园村,1956年出生于历城董家。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书法美学专业教授、书法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中国学特聘教授、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美协会员,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6、7、8届委员。
壹点号李宗玮
来源:光影下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