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播27分钟收视破3,峰值3.2151%,《大生意人》直接刷新央八最快破3纪录
开播27分钟收视破3,峰值3.2151%,《大生意人》直接刷新央八最快破3纪录
我说句实在话,原本以为是陈晓的剧,结果屏幕上真正把我按在沙发里的,是那张风吹日晒、棱角生硬的脸——成泰燊演的常四
我原本奔着陈晓去,结果被成泰燊的“炼钢脸”狠狠抓住
他进场不多话,眼神像炉火,表面冷硬,里头翻滚着热
故事里铺的是晚清商帮的路数,场景是真风真雪真黄土,剧组耗了近150天,跑了黑龙江、浙江等九个城市实景拍,镜头一推开,冬山像一堵墙,黄土坡一阵风就起尘,连树都是干的,景这么“硬”,人戏就不能虚
这部晚清商帮传奇真的是在真实山水间拍出来的质感
开场在考场,古平原听到母亲病重,管不住心,硬闯规矩,他被押走,陈晓的抬头纹、颈纹都跟着情绪冒出来
你能看见他眼底那点疲惫,但力量像是卡在喉咙——有劲没完全打出去
转眼他被流放宁古塔,镜头里前半截被剃的头发又长出来了,手却干净得像刚洗过,这种细节的“出戏感”,会让人挑眉
古平原考场失序,被流放宁古塔,这一脚把全剧的命运踢开了
一年就混成徐管带身边红人,街上都叫古爷,转折有点快,戏里一笔“我不放心”带过去,观众难免跟不上他八面玲珑的节奏
等到苏叔河的线铺开,戏味浓了:好兄弟挖到人参,刘老四翻脸,兄弟情碎裂,苏叔河以死证清白
宋宁峰嗓门粗,姿态狠,一看是犯人模样,但转身护家护子,那点执拗又让人信
他露过一身肌肉也被议论,古代戏里合不合适,众说纷纭
苏叔河为儿子挖参却以死明志,这个选择让不少人心里打结
有观众说逻辑绕不过去,我理解那种纠结:人走了,娘俩更没人护,但在极端处境里,人往往用极端方式证明自己,这一刀是他给自己的答案
剧情播到一半,突然来了段强制广告,不能快进,弹幕里怨声不少
按公开规则,剧情中一般不应插播广告
中途强制广告的争议,把观众耐心也一起拎出来晒了
这事还需平台和频道解释清楚,别糊弄
纠葛继续,苏家与刘家打起来,古平原拦架,遇到来买盐的常四和常玉儿
两人对视,感情线就拉起来了
古平原与常玉儿对视即心动,感情线的突兀感确实让人皱眉
可能编剧是要“雪地里点一把火”,但火候急了
此后古平原奉命去找常四要保护费,男一和男三正面“对戏”
陈晓和孙千的聊天段落,多少有点像叔侄对话,节奏平,火花小
李纯的苏紫轩一出场,眼里有锋,笑里藏刀,霸气压场,反派领头人的气场是够的
古平原最终拿枪绑了徐管带,逃出宁古塔,伤着身子,被常四、常玉儿救回山西平遥
到了平遥,这个家才真正让剧情稳住
常四的宅子被财大气粗的王天贵盯上,他不卖,反被设计
真正把我按在椅子上的,是成泰燊演的常四
他一脸狰狞,瘦脱相,语气里是自责,也是顶梁柱不敢倒的硬撑
夜里他借酒消愁,第二天醒来发现身边多了钱,眼神先怔住,随后担心从眼底涌上来,问女儿钱哪来的,面部肌肉一块一块收紧,那种“着急又怕”的劲儿扑面而来
他那一脸狰狞、瘦脱相的疲色里,有顶起一家子的硬气
镜头里的他,像过去车间里站在炉旁的人,知道热浪怎么打在脸上,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咬牙往前
也难怪,他真是炼钢工人出身,找不到工作时误打误撞演了戏,口碑不错,三十岁才正式进山西话剧学院,走到今天,演了两百多部,拿过最佳男主角
成泰燊曾是炼钢工人,30岁再启人生,这股火候现在看起来刚刚好
晚点出发也能抵达,关键是一直走
陈晓这边,角色写的是八面玲珑、脑子快,戏里却常常给人一种“平”的感觉,他的眼神深,但情绪像隔着一层玻璃,不是演不好,是没全开
孙千的常玉儿,睫毛一眨,更多是打量,不太有初恋那种不自知的燥热
观众的评价吵得厉害,我更愿意再给他们几集时间,看看后段能不能把人物的弧线拉出来
收视破纪录是一阵风,能不能稳住口碑,靠后面的剧情和表演
导演张挺说:我必须发现我自己,我必须赢回我自己
这话落在古平原身上,是一个往回走再往前走的弧线
他也说:这样的故事唯有扎根于真正的大山大水间,才能展现出应有的气魄
我认同,实景拍摄不是摆设,是让人相信这片土地里的人,真在做选择
出品方也放话,要做“有开拓态度、有共感温度、有现实高度”的剧,听上去是把“三把尺”压在案头
开机到杀青近150天、九城实景,这种“走路带风”的拍法,值得
题材上,《大生意人》跟《庆余年2》不是一路,后者更权谋与奇幻,这部主打商帮博弈与地域风貌;
跟《天下长河》也不同,那里是治河故事,这里是生意与家国的交叉
你能看到雪与黄土、枪与盐、兄弟与父女,这些都不是空摆拍,而是要拧成线,拉住观众的心
作为观众,我在意的不只是谁演技更好,而是这部戏能不能把“生意”拍出情与义的重量
常四身上有一种老派的担当,古平原则更像在找自我,苏紫轩的狠是另一种秩序
在商业与家国之间,《大生意人》试图讲一个逆袭与自我和解的故事
现在热度是有的,争议也在,包括广告、感情线、角色逻辑,这些都不该被忽视
按时间线看,CCTV-8和爱奇艺每天19点半继续播,后续剧情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我更关心的是:它能不能把“生意”拍成情义与选择的重量
如果能,那些早期的磕绊就不是绊脚石,而是生长的痕迹;
如果不能,再漂亮的实景也会变成风景片
现实里生意是算账,也是担当,戏里更是如此
等到最后,我们再看这部剧是靠“纪录”立住,还是靠“人物”留名
愿它不止好看,还能好在心里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