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喽,大家好,小圆今天要聊的这部国产剧,后台不少朋友都安利过,刚点开的时候确实觉得挺有意思,霍建华饰演的男主往那儿一站,精致得像橱窗里的模特,可一张嘴就是毒舌暴击,强迫症属性拉满,情商仿佛常年欠费。
哈喽,大家好,小圆今天要聊的这部国产剧,后台不少朋友都安利过,刚点开的时候确实觉得挺有意思,霍建华饰演的男主往那儿一站,精致得像橱窗里的模特,可一张嘴就是毒舌暴击,强迫症属性拉满,情商仿佛常年欠费。
按说这性格换别人早被揍八百回了,全靠那张帅脸撑着才没被观众嫌弃,本来以为就是部休闲下饭的轻喜剧,直到我想起阿部宽的《不能结婚的男人》,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撞梗”,而是全方位复刻。
《他为什么依然单身》的主线说起来很简单:年近四十的室内设计师俞瑜,是个标准的“单身贵族”,但这“贵族”多少带点“怪咖”属性,说话夹枪带棒,三句话能把人噎到哑口无言,最大的爱好是古典乐和吃肉,生活作息比钟表还规律。
这样一个看似生人勿近的角色,却因为一场急性痔疮住进医院,和朱珠饰演的医生顾叶嘉结下缘分,故事就这么展开了,看到这儿,看过《不能结婚的男人》的观众估计要皱眉了:这人设、这剧情脉络,和阿部宽饰演的桑野简直一模一样。
更离谱的是细节复刻:桑野喜欢去碟片店,俞瑜家附近就有个老音像店;桑野习惯用现金,俞瑜也坚决不刷电子支付;桑野家有套高端影碟机,俞瑜直接升级成巨幕投影;就连隔壁邻居养的狗,都和原剧是同一个品种。
如果说复刻剧情是为了蹭原作热度,那原创部分的水准就彻底暴露了剧组的不用心,一连串剧情,既没立住人物,又充满了不合理的悬浮感,完全是为了制造“笑点”而硬拗情节,后续的剧情更不用说,完美复刻了国产现偶的“悬浮三件套”。
俞瑜的公寓是一尘不染的样板间,下厨镜头比电梯广告还精致,和女主的互动全是“口嫌体正直”的老套路,连道歉都要用喇叭走街串巷,毫无新意。这样的原创内容,与其说是“改编”,不如说是把原作的骨架抽出来,填上国产剧的烂俗桥段。
《他为什么依然单身》最致命的问题不是抄袭,而是拧巴,既想复刻原作的人物关系,又怕观众接受不了角色的不完美,于是大刀阔斧地修剪掉所有真实的棱角,把人物都改成了正确的人偶,原作《不能结婚的男人》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每个角色都充满了烟火气的缺点。
桑野看似清心寡欲,去碟片店时也会下意识瞟向成人区,再忙也会给自己准备生日蛋糕;女主夏美是体面的医生,下班后却爱去打小钢珠机放松;邻居阿满养的狗叫“小健”,那是前男友的名字,她放不下旧情和现男友分手,却又和桑野的助手约会过。
桑野的妹夫在外是顾家好男人,私下里却为了陪酒女多次向桑野借钱,这些角色都不完美,有欲望、有私心、有情感局限,可正是这些缺点,让人物立住了,观众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从而产生共情。
要么是红白喜事的必要支出,彻底删掉了原作里“陪酒女”的情节,把一个有道德瑕疵的角色,改成了只是“有点不靠谱”的亲戚,整个剧里的角色都太“正确”了,没有真正的烦恼,没有隐秘的欲望,连冲突都像是过家家。
原作只是客观展现不同人的生活选择,而翻拍版却非要给“单身”扣上“性格缺陷”的帽子,仿佛只要谈恋爱就能解决一切。这种对人物的“净化”,让整个故事失去了最宝贵的真实感,这种人物塑造的偏差,本质上是本土化改编时的核心思路出了问题。
很多人说,两部剧相差19年,年代差异导致改编难度大,这很正常,但在小圆看来,年代从来不是借口,真正的问题是剧组只想“讨巧”,根本不想触碰现实痛点,导致剧作和我们的生活土壤彻底脱节。
这部剧从来不是“催婚剧”,而是在问观众:你愿意为了世俗标准结婚,还是坚守自我等待契合的人?再看《他为什么依然单身》,它看似踩中了很多当下的社会热点:婚姻焦虑、年龄危机、独居生活,可每次都点到为止,从不往深里挖。
就拿“厨房”这个核心设定来说,原作里桑野重视厨房,是因为他认为厨房是生活幸福感的来源,哪怕不结婚,也要认真对待每一餐,这种观念里藏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婚姻的审慎。而翻拍版里,俞瑜只是空泛地喊着“人间烟火可贵”“家庭温暖私密”的口号。
这些正确的废话没有任何说服力,反而像在给人设贴金,原作是用细节展现人物的价值观,翻拍是用口号灌输观点,这就是差距,搞懂了这些,我们再回头看这部剧的整体呈现,就能明白它为何难以打动观众了。
霍建华的帅脸确实能撑起一时的热度,但观众的审美终究会回归理性,一部剧要想留住观众,靠的不是拿来主义的省力,也不是完美人设的讨好,而是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希望以后的国产翻拍剧,能多一点真诚,少一点敷衍。
来源:初六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