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播27分钟实时收视破3,却在第一晚就被女主演技拖住口碑,这才是《大生意人》最刺眼的矛盾
开播27分钟实时收视破3,却在第一晚就被女主演技拖住口碑,这才是《大生意人》最刺眼的矛盾
2025年11月25日19点30分,CCTV-8与爱奇艺同步上线《大生意人》
编剧导演张挺坐镇,陈晓、孙千领衔,张纯、向涵之、罗一舟等加入
九城取景、横跨五省市实拍,造型部门把故宫藏品做成参考样本,制作一口气把分寸拉到年代正剧的尺度
猫眼开播15分钟关注度3.29%,27分钟实时收视破3%,最终当晚平均收视1.89%,市场份额7.2%,同时段第一
数字很好看,风向却并不全是掌声
收视高,口碑两极,这是这部剧最显眼的矛盾
豆瓣开分落在6.3,微博话题一夜读到5亿,爱奇艺热度飙到4200以上,讨论最大的一点并不在故事,而是演员的表演能否撑得住这份质感
孙千饰演女主常玉儿,设定是马帮千金,兼具武力与财商,角色路数并不平
争议集中在几个词上,眼神空、台词不稳、情绪接不上戏
初遇男主的那场烟雾里咳嗽的戏,镜头给到反应,情绪却迟了一拍,周围人都在变,角色像没跟上
对年代剧而言,情绪和语感是地基,没有地基,精心搭好的场面只会显得冷
这不是要把一切责任指向某个年轻演员,而是一次提醒:表演与类型的适配度,决定一部正剧的根骨
陈晓那条线很稳,三集把从流犯逃出生天的逻辑走完整,每一步都有因有果
硬件齐备,叙事紧,戏骨们把戏搭起来,任何生涩都会被放大
向涵之、罗一舟也被不少观众点名演技不够成熟,这种落差在讲究质感的剧里尤其刺耳
为什么在讲究分寸的年代正剧里,主演的表演允许如此生涩?
选角到底看热度还是匹配度?
这两个问题绕不过去
行业没有针对演员演技的硬性标准,平台更多依赖用户口碑与影评来校准剧集质量,制作方自控选角门槛,结果就是开播当晚既爆又吵
时间线能看清过程
2024年4月15日官宣并开机,当天定下主创阵容;
8月16日杀青,145天拍摄,辗转多地取景
开播前两天,预告放出,孙千与另外两位年轻演员的片段被质疑,话题从“流量毁剧”开口
11月24日,孙千在采访里说自己第一次演年代剧,节奏把得不够好,这句诚实引来新的担心,观众不希望看到把正剧当试验场的尝试
第二天剧播,数据一片亮,讨论一片杂
11月26日,几篇自媒体文章把争议集中呈现,口碑从期待变成对半
“第一次演年代剧,节奏抓不准”
这是当事人的原话
承认问题需要勇气,观众要的却是无须解释的到位
现实的刺点在这里,演员成长确实需要时间,但作品有自己的时间表
平台买的是当下的完成度,观众付的是今天的情绪票
导演的态度也被摆上台面
“年轻演员要成长,希望观众能给一点时间”
这是张挺在11月24日前对外的勉励
话说得柔软,剧的目标很硬
“《大生意人》是对当下人的精神关照,核心是传达人要把自己赢回来的理念”
他在11月25日这样描述创作意图
主题有分量,表演就不能掉链子
主题落在人物,人物落在眼神、语气、节拍,任何一个环节松了,理念就散了
镜头不偏爱任何人,它只记录准备好了的人
这句很狠,却是当晚最直观的感受
当一部剧的硬件全到位,表演就是第一道门
观众对孙千的集中吐槽不是单一情绪,而是对类型匹配的质疑
把角色设定为能打能算的马帮千金,镜头给她行动和决断,台词却发飘,节奏不稳,性格的锋利就钝了
再看数据
豆瓣开分6.3,档期里不算差,也不够稳
这类分数意味着有人被故事吸引,也有人被表演挡在门外
高收视可能带来招商和热度的好消息,低口碑会影响后续的衍生与传播的延伸周期
爱奇艺独播热度在4200以上,很可能还会波动,波动的方向取决于接下来几集的表现
行业里的相似案例不是没有
《后浪》里,罗一舟与戏骨同场被批台词生,观感受影响;
区别在于配角与主角承压不同
《大生意人》把压力放在领衔身上,正剧风格对表演的要求比偶像剧更硬,任何不合拍都会迅速成为话题
这次争议指向的不是年轻人本身,而是类型适配与选角机制
如果从战术层面找解法,办法不复杂
后续可能通过剪辑节奏做细微调整,弱化不稳的段落,把陈晓和其他稳线的戏份抬高,尽量把叙事的重心往完成度更高的轴上推
这种调整不会改变角色关系,但能减少观众的出戏瞬间,给争议降温
接下来几天的观察点已经摆在日历上
11月27日晚的播出,孙千表现有没有明显起色;
11月28日上午,豆瓣分是否向上或继续回落;
11月29中午,剧方或团队是否释出训练与打磨的幕后材料
这些节点不决定作品的好坏,却能影响舆情温度
好演员不是被骂出来的,好作品也不是靠争议撑起来的
这是所有讨论里最值得记住的一句话
演技和类型的匹配是门手艺,需要时间,需要日常训练,更需要在正确的作品里被检验
把年轻演员推到正剧中心并非错误,前提是准备充分
准备不够,就该在二线里积累,等到能扛,再走到中间
把一部年代剧拍成“人要把自己赢回来”的故事,演员的每一个眼神都在替主题说话
当观众在第一晚就频繁出戏,主题就被打散
争议不是为了压人,而是为了提醒制作和选角:资源和野心都备齐了,表演也要跟上
这部剧值不值得追,取决于后续是否能在表演和叙事上重新对齐
数字已经证明它有被看的能力,口碑还要靠持续的说服力
期待剧方用内容回应,而不是让争议自己冷却
来源:小羿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