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我耀眼》同期还在发酵,赵露思一套穿搭就能让网店卖断货,云合市占率冲过四成,集均播放量把其他剧甩出几条街。它没靠砸钱吹特效,靠的是角色先立住,再把观众拉进故事。
6分钟热度飙到2万,1小时冲到2.5万,结果第二天骂声盖过掌声,3亿烧出的特效被吐槽像塑料壳,这才是《枭起青壤》开播第一天的真实剧本。
很多人以为大制作加大流量就等于稳赢,现实却啪啪打脸。站内数字漂亮,可观众打分一路往下掉,评论区刷得最狠的不是剧情讨论,而是“退钱”。
《许我耀眼》同期还在发酵,赵露思一套穿搭就能让网店卖断货,云合市占率冲过四成,集均播放量把其他剧甩出几条街。它没靠砸钱吹特效,靠的是角色先立住,再把观众拉进故事。
《枭起青壤》反着来。宣发把迪丽热巴和陈星旭的脸怼满屏,氛围感海报一张接一张,剧情卖点却没人说得清。观众进场才发现,原著最吸引人的悬疑线被感情戏冲得七零八落,节奏拖沓,滤镜厚得看不清表情。
两位主角都是浓颜,镜头一靠近,五官抢戏,情绪却跟不上。对手戏像加班到深夜的同事,只剩疲惫,没有火花。观众磕不到糖,也感受不到危机,自然划走。
制作方急了,开始拉《许我耀眼》做比较,通稿里踩一捧一。路人缘瞬间翻车,网友把“吃相难看”刷上热搜。想借别人的热度给自己点火,结果引火烧身,口碑更崩。
幕后成本超3亿,大部分砸在特效,可首播里出现的地宫场景被截图群嘲,墙面纹理像泡沫板,火光特效像贴纸。钱花了,质感没跟上,观众不会为账单买单,只会为体验打分。
对比去年小成本出圈的《唐朝诡事录》,没有顶流,没有天价视效,靠人物逻辑和演技把观众留下来。独孤羊和春条一场生离死别,镜头简单,情绪却让观众连刷五遍。好故事自带光芒,不靠滤镜也耀眼。
行业有个默认公式:都市剧想爆,角色先得成为朋友圈谈资。许我耀眼让赵露思的耳环、外套、手机壳全部卖空,靠的就是“我也想成为她”的代入感。枭起青壤播完前四集,没人想模仿女主,因为连她下一步要做什么都猜不到,怎么学?
播了才四天,平台悄悄换掉主海报,把双人侧脸换成单人特写,文案也从“绝美爱情”改成“东方悬疑”。这种临场换方向,暴露前期定位模糊。宣传最怕来回横跳,每一次改口都在消耗观众信任。
更棘手的是,剧集排播节奏慢,一周四集,热搜空窗期长。差评先一步占据广场,后续剧情再出彩,也得先翻过负面这座山。互联网记忆只有七天,如果下一批更新不能在话题上翻身,点击率就会断崖。
有人问我,这部剧还有救吗?答案是可以,但得先承认问题。把感情戏砍回副线,把悬疑主线提速,让角色智商在线,别再给反派降智。观众要的是爽点,不是工业糖精。
宣发也要闭嘴,别再发“破纪录”战报,数据好不用吼,剧情硬才留人。把物料重心放回故事,放出高能片段,让没进场的人看到“原来后面这么刺激”,才有动力点开。
演员方面,给迪丽热巴一点真实疲惫之外的层次,让陈星旭收起耍帅小动作,用眼神完成叙事。颜值是门票,演技才是座位。没有后者,观众站一会儿就走。
平台排播最好加更,趁讨论还在,一口气放出关键集,让口碑有反转余地。等到观众彻底散去,再炒冷饭也无人回应。时机就是生命线。
给后面想拍大IP的人三条铁律:一,别迷信流量,角色适配比脸重要;二,别把钱全砸特效,剧本才是地基;三,别踩同行,观众比你想的聪明,踩人者必自踩。
枭起青壤能不能翻身,就看接下来十五天。翻过去,3亿成本还能回点血;翻不过去,它会成为教科书级反面案例,提醒所有剧组:数字可以注水,观众不会。
来源:银幕日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