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被这国产剧暗算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4 16:20 1

摘要:小镇女孩沈明珠(童瑶 饰)和富家子弟冯建奇(付辛博 饰)相爱,未婚先孕。

前两天,有一部很火的国产剧超点大结局了。

童瑶、蒋欣主演。

首播就破了央八2025年收视纪录。

Sir也凑热闹看了看。

可,抱歉,看了十几集后,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不能说烂。

可故事之离谱,Sir不理解,这样的剧拍出来是给谁看的——

四喜

什么是“四喜”?

其实是——

四个女人,四条喜脉。

再一看剧集原名,《十月人生》《十月人生之有喜》。

就差没把“十月怀胎能重启人生”打在公屏上了。

但没办法,人家就是热呀。

△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整体来说,就是一部硬核催生宣传片。

剧中,生娃的好处几乎是见缝插针,无孔不入。

可,合理吗?

01

把生娃作为方法

先来说说这《四喜》的第一“喜”。

小镇女孩沈明珠(童瑶 饰)和富家子弟冯建奇(付辛博 饰)相爱,未婚先孕。

小俩口领完证,双方家长正筹备婚礼,结果就在这期间,准爸爸冯建奇因为见义勇为,溺水身亡了。

一夜间,喜事变丧事,新娘变寡妇。

关键是,寡妇肚子里还有个遗腹子。

生,还是不生?

这个问题,就是前10集围绕沈明珠这一胎的主要剧情。

于情,明珠和亡夫真心相爱,孩子也是爱情的结晶,就这么打掉了,终归舍不得。

于理,亡夫家里富甲一方,这遗腹子生下来就是长孙,有房有车有钱途。

假如是爽剧肯定生了。

偏偏沈明珠这个婆家,难搞。

△ 网友辣评

尤其是这个婆婆(岳红 饰)。

结婚之前就百般刁难,怀孕之后还是阴阳怪气,话里话外透着嫌弃和防备。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

没办法 家底太厚了

双方家长一块吃饭,商量婚礼怎么操办,没几句话就谈崩了。

争执之下,婆婆直接说:

把孩子打了

离婚!

咱就是说,叫准儿媳去打胎的婆婆,还真是第一次见。

没想到,反转了。

冯建奇去世,她老冯家只剩下沈明珠肚里这一根独苗。

于是,婆婆对沈明珠的态度开始180度大转变。

又是认错道歉,又是各种恳求。

中心思想就一句话——

只要你肯把孩子生下来,我们老冯家的就是你沈明珠的。

因为这个孩子,婆婆也不嫌弃沈家是开饭馆的了,三天两头往人店里跑。

语气、态度,那叫一个谦卑有礼。

明珠去医院做产检,她也悄悄跟着。

明珠发个朋友圈,说下雨了没带伞,三个妈集体出动,冒雨给她送伞。

△ 上至下:养母,亲妈,婆婆

之所以还分养母和亲妈,Sir后面再解释。

关键是,因为看到了这三份伟大的母爱,明珠一感动,就决定了要生下这个孩子。

母爱像盔甲

我觉得自己好强大

强大到决定做一个母亲

△ 只能说,祝福

是的。

因为有了孩子,丧夫、丧子之痛轻松化解。

婆媳之间从敌对关系到亲如母女,沈冯两家人也冰释前嫌,变得前所未有的和睦。

想想其实挺可怕的。

万一反过来呢?明珠没怀孕,婚礼也没办,丈夫死了,那这婆家还不得骂她克夫,千方百计给人撵走啊。

没准还要打官司。

和沈明珠处境半斤八两的,是她亲姐姐许知夏(蒋欣 饰),30大几的年纪,意外二胎。

这胎许知夏本人是不想留的,理由很清醒:

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创业做自媒体收入不稳定,老公不上进也没家底,大女儿已经上小学了,再生一个实在养不起也耗不起了。

但家里人一个个的,都劝她生。

婆婆,经典画饼永不过时——

你只管生

娃在你的肚子里面过一下

我呢 管养管带

老公张浩(马旭东 饰),主要负责情感PUA——

你说宝宝挑挑选选

选了咱们俩当父母

你忍心不要他吗

最后让许知夏破了防的,是女儿姣姣。

一开始,她只想养狗,非常抗拒妈妈生二胎,结果也突然加入劝生队伍。

话术,主打一个爱的魔力转圈圈——

我们一起爱你

我爱你 小宝宝也爱你

小狗也爱你 爸爸也爱你

外公也爱你 外婆也爱你

舅舅也爱你

妈妈 你有好多好多的爱啊

许知夏一感动,也拍板决定生了。

发现问题没有?

不管是沈明珠还是许知夏,她们看似为“生不生”犹豫了很久——

难缠的婆家;拮据的经济;靠不住的伴侣;不省心的原生家庭......

可一说到“爱”,她们就心软了,妥协了,甚至开始享受了。

敢情那么多没解决的现实问题,都能给那漂浮不定的“爱”让路?

不管了,先生下来再说,能哄一个是一个。

两位怀孕女主的犹豫不决和顾虑,其实都是为了花样百出的“劝生大法”做铺垫。

对现实中的生育困境避重就轻,说服大家才是重点。

甚至,借两位女主之口,编出了一套悬浮生育经济学——

养小孩贵吗?

不算兴趣班那些的话,一个月大概两千多吧。

分娩、生病、产后抑郁又怎么办呢?

没关系,有医保。

别人家小孩三天两头跑医院的,不也没花多少钱?

结论:养小孩还没养猫贵。

仅仅是钱的事吗。

分娩的痛,乳腺堵塞的绝望,宝宝生病时的煎熬,隔三差五就要去医院人挤人的窒息,一边排队一边哄哭闹小孩的无助……

这些,也在医保统筹范围之内吗?

02

只管生,不管人

除了生孩子,这个剧还有一条主线剧情。

也就是Sir在前文提过的“养母和亲妈”伦理线。

30年前,许知夏的妈妈生了一对龙凤胎,男孩留下了,而女孩刚生下来就被外婆偷偷送走了。

也就是后来的沈明珠。

许妈(许娣 饰)一直以为这个二女儿刚出娘胎就死了,唯一知道真相的外婆,直到临终才说出这个秘密。

从那天开始,许妈就跟疯了一样,说什么都要把这个女儿找回来。

都三十年了,茫茫人海,上哪找啊?

但《四喜》寻亲非常高效,第五集就找着了。

沈明珠因为老公见义勇为去世,她被营销号各种跟踪、偷拍,结果视频发到网上,火了。

薛甄珠女士许妈看了一眼照片——

诶哟不得了咧,这姐弟俩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呀!

△ 像在哪

然后大女儿许知夏顺藤摸瓜,没两分钟就找到了沈明珠的抖音账号,一下子生日、年龄啥的全对上了。

再然后,两家人遇上了。

许妈直接就地认亲,许知夏趁乱拔下几根沈明珠的头发,拿去做DNA检测。

失散多年、未曾谋面的女儿,就这么轻轻松松找到了。

关于“生不生”的话题讨论十集,其他的情节都简单粗暴,不是巧合就是缘分。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沈明珠在三个妈之间来回周旋。

婆婆阴晴不定,有时候对明珠视如己出,有时又好像只关心她肚里的大孙子。

在虚情假意的利用和真心实意的关心之间来回切换。

Sir已经很久没看到,如此精分又刻板的有钱人家恶婆婆了。

亲妈咋咋呼呼,素质差、情商低、心眼小。

自从找到沈明珠之后,天天到人家单位蹲点,又是送酱菜又是送鸡蛋的,只为说上一句话。

得知DNA检测结果后,哭着喊着要把女儿接回来。

你都分不清她是爱女心切,还是失心疯。

你说许妈爱女儿吧,她又把自己的大女儿许知夏当“樊胜美”使。

妹妹怀孕了,找知夏。

弟弟要结婚了,也找知夏。

家里人闯祸了、生病了、去世了……还是找知夏。

而知夏本人,却一直被她的“口头母爱”道德绑架。

△ 蒋欣:也是摊上了樊胜美的命了

对比之下,沈明珠的养母相对正常。

抱回来的养女起名“明珠”,就算后来生了儿子,也还是偏爱女儿。

家里的大房间是明珠的,钢琴是明珠的。

所有的心疼与慈爱,也都是明珠的。

这位妈只有一个“毛病”:患得患失。

自从在报纸上看到和女儿相似的寻人启事,她就感觉危机四伏。

后来许家找上门来,她直接一盆脏水泼人家身上。

看到明珠和亲妈私下见面,她直接骂女儿“白眼狼”。

三个妈,没一个不疯的。

没素质、没教养、没礼貌,不懂分寸,格局小,还经常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

男人们呢?

一个比一个疼老婆,温柔体贴、通情达理、团结友善,还顾全大局。

丈夫们就不用说了。

冯建奇,宠妻狂魔,宁愿和家里断绝关系,也要跟明珠在一起。

后来意外去世,也是为了救一个溺水的小孩。

是英雄,是烈士,是永远的白月光。

张浩,典型的“耙耳朵”。

虽然在事业上有些窝囊,但人家买菜做饭做家务,哄完岳父岳母哄老婆,晚上还辅导孩子做功课,能说会道,还有点小幽默。

许知夏孕期脚肿,同一款鞋他给买了三个码。

这双你最近穿

这双等你怀孕五六个月的时候穿

这个快生宝宝的时候穿

再看爸爸们。

老许——

表面大老粗一个,年轻时好惹事,蹲过几年监狱,没钱没工作,天天骑个偏三轮晃悠。

但疼老婆、疼女儿,也疼未来的儿媳妇。

到沈家去认亲,看着蛮横无理,结果又是给老沈塞红包,又是下跪磕头的,也不强求明珠认他们。

老沈——

烧得了一手好菜、宠女儿不说,女婿上班他也给准备爱心便当。

许家来认女儿,他当着老婆的面和对方势不两立,背里和人家客客气气。

抽根烟的功夫,就和老许称兄道弟了:

女同志的事

思想工作咱得慢慢做

唯一烦人的大傻逼,是黄明昊饰演的弟弟沈明辉。

但他的人设,也是个调皮捣蛋的护姐狂魔。

Sir盘这些,不是在质疑剧的性别天秤往哪边斜。

只是会给人一种感觉,是不是《四喜》有在用男性的宽宏大量,去烘托女性小肚鸡肠的嫌疑?

这一点,令人疑惑。

毕竟,从一部剧对现实的影响来看,这不就是为了消除女性对丧偶式育儿的恐惧,而设计的“概念男友/丈夫”吗?

根本目的,或许就是为了给年轻人们洗脑——

“只要你肯生,就能配到一个完美队友”。

03

到底谁在“喜”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

如此逻辑稀碎,道德绑架,还动不动气死人的剧,到底是谁在看?

网播平台上的,黄明昊粉丝应该占大头。

至于创下2025收视纪录的电视端。

答案,很可能在于你的爸妈,爷爷奶奶。

成了他们的新型“催生代餐”。

啥意思?

现实里催不动,于是在“生育偶像剧”里同频共振了,句句说到老一辈心坎上。

以前,给你转发“没有孩子晚年有多惨"的公众号文章。

现在呢更方便了,随手就是一条《四喜》短视频切片发送到“相亲相爱一家人”,进行隔空敲打。

就和之前的《好团圆》《六姊妹》《好运家》等家长里短伦理剧一样。

如果说之前的那些剧,剧情是狗血,也不过是逗中老年一乐。

而《四喜》却是任务下达式的动员令。

因为它并不满足于只做一部“供全家消遣”的合家欢。

还要做一本与时俱进、活色生香的“催生教科书”。

把当代年轻人不想婚育的痛点和解决方案,精准投放给那些正愁找不到理论武器,来说服子女结婚生子的中国式家长。

为什么这么说?

你看,剧中所有关于“生不生”的矛盾,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结局:生。

而且生了之后,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沈明珠丧夫,本来是天塌下来的悲剧。

可因为有了这个孩子,她得到了婆家的尊重和认可,以及三份沉甸甸的母爱。

人生非但没有毁掉,反而开启了“重启人生”的新副本。(看简介,后面她还成了婆家主心骨)

许知夏二胎,本来是压垮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样也是因为孩子,“樊胜美”出身的她,在老公孩子这享受到了“华妃娘娘”的待遇。

除了沈明珠、许知夏两位怀孕的女主之外。

《四喜》中还有二喜——

沈明珠的小姑子和许知夏的弟媳,在后面的剧情中也将双双怀孕。

并且,都义无反顾地选择去生。

△ 上图小姑子,下图弟媳

发现没有?

这个剧似乎在用一连串“生了就好”的圆满结局,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次价值观的偷换:

个体的情感、事业、自由意志,在“家族血脉延续”这个宏大叙事面前,都不值一提。

真正的“喜”,也被偷换成了“多子多福”的封建旧俗。

更惊悚的是。

它还为现实中的催生长辈们,提供了一套无可辩驳的、具象化的理论武器。

所有角色的台词,都可以是劝说子女的话术。

是口号,是承诺,是糖衣炮弹。

专门用来攻克年轻人们,对婚育的一道道心理防线。

可现实呢?

Sir都不用提什么月嫂、学区房、教育内卷。

就问一个问题:

“只管生”之后,真的有人“管养管带”吗?

剧中当然是的。

孩子出生后,要么是婆婆抢着带,要么是娘家帮着带,丈夫也是,指哪打哪。

可现实中呢。

多少年轻妈妈正在经历“丧偶式育儿”,多少婆媳在带娃问题上矛盾不断,又有多少女性,因为生育被迫中断职业生涯。

这些,有几部国产剧能看得见?

就算看见了,也大概率选择性失明。

Sir当然不反对生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都该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但前提是让人信服。

就像前段时间拿了金鸡奖的《好东西》。

也有不少人称之为“催生宣传片”。

不同之处在于,《好东西》是“畅想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四喜》就是标准的以现实为名而罔顾现实的拍法。

尤其是Sir看到剧透的结尾。

主角一家解决问题的办法居然是类似“天降横财”(甚至比这个还离谱)的设计时,便更难打起精神继续看下去了。

所以你说。

《四喜》到底“喜”在哪儿?

Sir想了想。

可能唯一会觉得欢喜的,就是催生的人了吧。

他们会说——

“看,电视上就是这么演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毒舌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