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万彩礼被挪去修镯子”——剧情刚播完,弹幕就炸了:这不是编的,我表姐去年就差点被这么坑。
“20万彩礼被挪去修镯子”——剧情刚播完,弹幕就炸了:这不是编的,我表姐去年就差点被这么坑。
先别急着骂编剧狗血,把镜头拉远点,现实比剧本更滑头。
江西法院刚晒数据,去年彩礼纠纷多了两成半,三成半是因为“答应好的钱没到位”。
翻译成人话:嘴上说着“借一圈就补齐”,真到迎亲那天,红包里只剩欠条。
更离谱的是“数字彩礼”——微信里先转6万6,备注“剩余分期”,结果婚后半年,男方连表情包都懒得回。
履约率不到六成,跟健身房年卡一个德行。
有人纳闷:钱都去哪了?
腾讯刚做的消费报告给出一记闷棍:月薪四五千的小伙子,娱乐支出能占四成,洗脚、直播打赏、游戏皮肤,样样都是“隐形消费”。
家里存折见底,外面红颜知己一口一个“哥哥”,老婆一查账单,直接气到进医院。
剧里袁碧晨流产、想离婚,观众刷“心疼”。
可现实里,全国妇联今年开的彩礼调解通道,最多的台词也是“我孩子没了,他还在跟网友开房”。
一模一样的台词,工作人员听了不下一千遍。
再说那只“修镯子”闹的笑话。
黄金协会悄悄透露,去年珠宝维修诈骗涨了三成,不少店家专挑婚礼前一周报价:祖传手镯裂了?
想吉时戴上?
先掏五万维修费。
男方家里一咬牙,把补彩礼的钱先拿去“保面子”,结果人财两空。
面子保住了,里子碎成渣。
专家天天喊“彩礼监管账户”,听着像理财广告,其实操作贼简单:钱先冻在银行,办完酒席、领完证,再解冻打到女方户头。
既防临时变卦,也防女方坐地起价。
可惜目前只有试点,想全面推开,得先过“我妈觉得不体面”这一关。
至于“婚后秒变人渣”的许知冬们,北京安定医院已把这类“成瘾性人格”单列门诊,病例一年涨一成五。
翻译一下:不是婚后才变坏,是婚前就藏得深。
只是彩礼这层滤镜太厚,把猥琐都磨皮成了“老实”。
所以,别光追剧骂角色,把屏幕当镜子照照:
- 彩礼谈得跟竞标会一样,有没有留好证据?
- 对方手机天天深夜响,有没有勇气查一次?
- 存折余额不足三个月生活费,敢不敢先别急着结婚?
全国28个城市已把婚姻辅导设成公共服务,免费法律咨询、心理疏导,门口牌子写得清清楚楚:来吵架的、来算账的、来后悔的,统统收。
剧会大结局,生活不会。
下回再听到“我家人临时周转不开”,别急着体谅,先问一句:那咱们是去银行,还是去法院?
来源:幸运山丘Kig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