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播出40集年代剧《主角》来袭,张嘉益秦海璐主演,质感拉满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3 12:07 1

摘要:这里头演戏的女娃,不是光站着摆样子。听说为了演好,有个女娃提前三个月就去黄河边上练,嗓子都喊破了,手上全是茧子。走路都不得劲。这哪是演戏,这是拿命在换。

听说张艺谋去管一个电视剧了。他一个拍大片子的,怎么突然关心起这种事情?

这个戏讲的是一个陕西放羊的女娃,后来唱秦腔成了名角的故事,一辈子坎坎坷坷。

这里头演戏的女娃,不是光站着摆样子。听说为了演好,有个女娃提前三个月就去黄河边上练,嗓子都喊破了,手上全是茧子。走路都不得劲。这哪是演戏,这是拿命在换。

张艺谋这次没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说拍以前的事,就要像以前的样。人家说那叫“真实”。啥叫真实?就是演员在台子上唱,边上乐队就跟着敲锣打鼓,声音是一起录进去的,不是后面配上去的。那鼓点子,是跟着演员心里头的劲走的。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9r9B2ux

布景也一样,帐篷上的补丁,喝水的缸子,人穿的衣裳,都是照着老照片一点点弄的。请了懂行的人来看,就怕哪儿不对劲,让观众看着出戏。他就是想让大家看的时候觉得,哦,那时候的戏班子,就是这个样子。

剧里头的角儿,唱戏是真唱,不是张嘴对口型,旁边配着陕西戏曲院的老乐手,那锣鼓点子都是现场跟着演员走的。

戏里有个叫忆秦娥的,就是那个放羊女娃。她不是啥天才,就是能吃苦,能熬。有人找她去外面唱,钱给得多,她不去。她就愿意在乡下给老百姓唱。后来自己养的闺女要接她的班,她也没藏着掖着,把自己会的都教给闺女,自己退下来了。

这种人现在不多见了,不争谁是台上的中心,就想着把这点手艺传下去。这事儿不好懂,但戏里就这么演了。

还有一个打鼓的,叫胡三元。那鼓打得叫一个好,可就是脾气太犟,说话不过脑子,老得罪人。最后谁都烦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本事再大也没用。他那么爱唱戏,最后反倒被这个东西给毁了。这是为啥呢?想不通。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9uN59Z6

可能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你光有手艺不行,还得有人拉你一把。没人护着,你就是天大的本事,也可能说没就没。这个胡三元,让人看着心里堵得慌。

戏里还讲了九十年代那会儿的事。剧团不好过,得到处跑场子找活干,观众越来越少,吃饭都成了问题。好多地方上的戏班子,就是那阵子散掉的。这戏没藏着,直接把那时候的难处拍出来了,不骗人,也不故意让你哭。

戏里有个打鼓的,手艺好得很,但脾气硬邦邦,谁都处不来,最后自己把自己给耽误了,啥也没落下。

我琢磨着,这戏的名字叫《主角》,到底谁是主角?是在台上唱戏最亮的那个,还是别的?戏里有个地方,那个忆秦娥老了,教她闺女甩袖子。镜头就一直对着她的手,没给脸。这就有意思了。

是不是说,真正的主角,不是站在最亮地方的那个人?是那个愿意把东西传下去的人?是那双手,不是那张脸?这事儿值得咂摸咂摸味道。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9yNXThg

现在年轻人不就爱看手机上那些小片段吗?三秒钟一个花样,唱戏也给你弄得闪光。剧里也拍了,老的在台下一板一眼地练,小的在手机上看花里胡哨的戏。谁也没说谁不对,就是让你看看,时代不一样了。

主角不是台上最风光的那个,而是幕后愿意把手艺传给下一辈的人,这部戏想说的可能是这个。

听说这几年,陕西那边让秦腔进了娃娃们的学堂。西安有个老戏社,也快一百年了,年轻人又开始排那些老戏。网上的年轻人也跟着聊。这些事,跟戏里演的连上了。好像戏里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张艺谋以前拍的那些东西,也是讲普通人怎么活。这回他拍唱戏的,还是讲人,讲手艺,讲日子是怎么一天天过的。不讲大英雄,就讲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怎么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你们那会儿,村里或者城里有没有来过唱戏的班子?现在还有机会听到那些老调子吗?都来说说自己看戏的经历。

来源:一蓑烟雨的平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