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喜》终于迎来大结局,原本看似平淡的家庭剧,越往后越抓马,尤其是三大核心人物的结局,更是颠覆观众认知——第三者丁虹笑到最后,张浩藏了全集的真面目彻底暴露,而沈明辉的人生轨迹,更是让人始料未及。
《四喜》终于迎来大结局,原本看似平淡的家庭剧,越往后越抓马,尤其是三大核心人物的结局,更是颠覆观众认知——第三者丁虹笑到最后,张浩藏了全集的真面目彻底暴露,而沈明辉的人生轨迹,更是让人始料未及。
先说说最让人膈应的张浩。
表面上,他是大大咧咧的“好丈夫”“好爸爸”,对妻子许知夏和女儿一碗水端平。
可实际上,他和婆婆骨子里一个样,满脑子都是“生儿子”的执念。
当初许知夏怀二胎,张浩主动跑去她的工作室“安抚”,看似夫妻和好,转头就拉着许知夏去医院产检,目的只有一个:偷偷查胎儿性别。
婆婆更是直接摊牌:“要是男孩,就用拆迁款买学区房;要是女孩,送一套金项链就行。”
这话在许知夏眼里,就是赤裸裸的重男轻女。
她自己从小就受够了重男轻女的苦,怎么可能让孩子重蹈覆辙?
更让她寒心的是,每次婆婆挑事,张浩永远在“和稀泥”,从不肯正面维护她。
直到婆婆逼着许知夏“平衡事业和家庭”,甚至吐槽她不顾家时,张浩终于爆发了。
他当着全家的面怒怼亲妈:
“妈,你也是过来人!我小时候你忙工作,不也靠奶奶带吗?你当年没少跟我爸吵,抱怨他不做家务,怎么现在当奶奶了,就对知夏高标准严要求?”“这个家靠谁撑着?我就是个普通职员,老板让出差就得走,房贷大多是知夏在还!凭什么只要求她,不要求我?”
原来张浩不是不懂许知夏的苦,只是夹在老婆和老妈之间,当了太久“烂好人”,连自己都自嘲是“烂泥”。
许知夏也终于明白,丈夫的“和稀泥”不是不在乎,而是不知道怎么平衡。
两个人缺的从来不是感情,而是坦诚沟通——一个用强势伪装脆弱,一个用敷衍掩饰愧疚,说开后才算真正云开见月明。
但即便和解,张浩重男轻女的心思,还是被网友骂翻。
再看最让人意外的“赢家”丁虹。
作为介入冯志婚姻的第三者,她最后居然全身而退,还成了最大受益者?
冯志的渣男属性,早在剧中就暴露无遗。
当初他给沈明珠送了一套金锁,说是给未来孩子准备的,结果沈明珠偶然发现,金锁上的日期,居然和丁虹孩子的出生日期一模一样。
真相让人作呕:冯志宁愿让自己的亲孙子/孙女用二手金锁,也要给私生子用全新的。
更过分的是,他当初有钱给私生子买两万块的婴儿车,安排私立医院待产,甚至把本该传给儿媳妇的镯子,偷偷送给了丁虹。
可等到东窗事发,冯志留下一屁股烂摊子跑路,把债务全丢给了原配何丽华。
何丽华之所以咬着牙还债,不是傻,而是她知道,自家的老牌民营企业,一旦没了信誉,就彻底没了翻身的机会。
商场从不同情弱者,只认实力,她哪怕落魄到住五星级酒店撑场面,也要保住冯家的口碑。
而后续剧情的反转,更是让观众看不懂:冯美奇居然选择和丁虹和解,丁虹带着孩子回了老家,卖掉店铺帮冯家还债,最后还顺利拿到了保险赔偿金。
其实细想就懂,冯美奇的和解,根本不是被感动,而是现实所迫。
冯家的债务越拖越重,继续拉扯下去,不仅生意会彻底黄,双方都会被拖垮。
丁虹的“帮忙”,刚好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而她拿到的赔偿金,更像是“交易报酬”。
随着非婚生子继承权被明确,现实中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
虽然观众都盼着“恶有恶报”的乌托邦结局,但《四喜》的这个设定,反而戳中了现实的残酷——感情里的对与错,有时候在利益面前,真的很无力。
最后说说最让人惊喜的沈明辉。
作为全剧的“吃瓜担当”,高五生沈明辉简直见证了所有大场面:冯建奇的灵堂道德绑架、学校里的狗血纠纷、冯家破产后的鸡飞狗跳、何丽华远赴上海对峙……
在所有人眼里,沈明辉机灵、孝顺、嘴甜,唯一的短板就是成绩——复读多年,依旧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沈家父母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固执地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哪怕知道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也逼着他复读,希望他靠学历改变命运。
可他们忘了,现在的中考分流政策,本质就是让每个孩子各展所长。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读书这条路,沈明辉的天赋,从来不在课本上,而在商业上。
他把自家餐馆经营得风生水起:知道自家大排好吃,就主动找合作拓展业务,赚了钱第一时间给妈妈岳秀娥买镯子;看到直播风口,就立刻开启直播宣传,顺带拓展外卖业务。
每一次商业风口,他都能精准踩中,用实力证明“条条大路通罗马”。
而按照剧情铺垫,沈明辉的下一步,很可能会和何丽华合作。
何丽华有经商的经验和资源,沈明辉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执行力,两人联手,说不定能帮冯家彻底翻身。
不得不说,沈明辉的结局,才是这部剧最治愈的部分。
《四喜》的大结局,虽然有很多让人意难平的地方,但不得不承认,它太真实了。
来源:垄上星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