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短剧圈简直上演了一场“蚂蚁扳大象”的戏码!一直被奉为爆款天花板的《十八岁太奶奶4》,居然被一部零顶流参演的《穿书富家妯娌闺蜜齐上阵2》反超——后者在红果平台预约量飙到522万,比前者足足多了12万。更扎心的是,《妯娌2》全员“小透明”,连个叫得上名的演员都
最近短剧圈简直上演了一场“蚂蚁扳大象”的戏码!一直被奉为爆款天花板的《十八岁太奶奶4》,居然被一部零顶流参演的《穿书富家妯娌闺蜜齐上阵2》反超——后者在红果平台预约量飙到522万,比前者足足多了12万。更扎心的是,《妯娌2》全员“小透明”,连个叫得上名的演员都没有,这波逆袭简直像给了行业一记响亮的耳光!
《妯娌2》能杀出重围,全靠第一部打下的口碑地基。当初《妯娌1》上线15天播放破10亿,秘诀就四个字:反套路出牌。当其他短剧还在搞“两女争一男”的狗血剧情时,它直接让闺蜜双穿成妯娌,联手搞钱搞事业。没有恶毒女配搅局,只有女生并肩作战:手撕奇葩亲戚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商战逆袭时一个管技术一个搞公关,再加上两对CP甜而不腻的互动,简直精准踩中当代观众对“真实女性情谊”的渴望。
这种“去油腻化”的设定,恰好呼应了2025年短剧市场的转向。据云合数据统计,今年用户对“强冲突爽剧”的审美疲劳已达峰值,反而是《家里家外》《一见钟情》这类生活流作品靠真实感逆袭。《妯娌2》的爆火,本质上是一场内容逻辑的胜利——观众早就受够了工业糖精,现在只想吃点“人间烟火”。
反观《十八岁太奶奶4》,虽然背靠顶流IP、提前半年开启预约,但510万的数据背后藏满隐患。第三部被吐槽“剧情注水”“人设崩塌”后,不少老粉对续集持观望态度。更讽刺的是,正是“顶流加持”反而成了双刃剑:天价片酬挤压制作成本,粉丝向营销劝退路人盘,最终陷入“数据虚高、口碑滑坡”的怪圈。
这现象并非个例。2025年广电总局新规严打“注水剧”后,《盛夏芬德拉》等曾靠顶流霸榜的剧集完播率暴跌至15%,而《一品布衣》这类“慢节奏”作品却靠24亿播放量证明:好故事比大牌更重要。就像一位网友犀利吐槽:“现在短剧的顶流,演技还不如夜市叫卖的群演!”
《妯娌2》的逆袭,其实给短剧行业指了条明路——
人设突围:告别脸谱化霸总/傻白甜,深耕“双强女主”“群像成长”等新鲜设定;节奏革新:借鉴《一品布衣》“于方寸之间显万千气象”的叙事技巧,用留白替代狗血;价值共鸣:如《瓦氏夫人》融合家国情怀,《家里家外》聚焦家庭羁绊,让内容有温度也有深度。要知道,2025年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超6亿,但同质化内容让市场陷入“爽疲劳”。平台数据表明,复看率超30%的剧集,九成以上靠的是情感共鸣而非强冲突。就像《妯娌2》的弹幕高频词:“这是我和闺蜜的梦想!”——能让观众对号入座的作品,根本不需要顶流撑场。
当行业还在为“顶流效应”争得头破血流时,《妯娌2》用522万预约量证明:流量或许能造势,但只有好内容能造命。下次再拍短剧,不如把请顶流的预算砸给编剧——毕竟观众想嗑的是走心的戏,而不是走肾的流量!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