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常理说,皇后身份最尊,宫里物件都该按最高规格置办,若花盆底真能区分身份高低,宜修的鞋子理应是后宫最高的。可在21集她看望安陵容时,那双偏低的花盆底却格外显眼。其实这不是疏漏,而是剧组精心设计的“小心机”。
看《甄嬛传》时,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作为中宫皇后的宜修,花盆底居然比其他嫔妃矮了半截?
按常理说,皇后身份最尊,宫里物件都该按最高规格置办,若花盆底真能区分身份高低,宜修的鞋子理应是后宫最高的。可在21集她看望安陵容时,那双偏低的花盆底却格外显眼。其实这不是疏漏,而是剧组精心设计的“小心机”。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平衡演员身高、优化画面效果。蔡少芬老师本身比剧中其他“嫔妃”演员高,若再穿正常高度的花盆底,身高差会更明显。21集里,她和安陵容的“最萌身高差”已经成了名场面,要是穿普通花盆底,差距只会更大。碰到大场面拍摄时,若皇后“海拔”过高,画面还会显得不协调。为了让镜头里的人物比例更和谐,剧组特意把她的花盆底改矮了一些。
更暖心的是,这还藏着对演员的照顾。拍摄《甄嬛传》时蔡少芬已经怀孕,孕期穿高跟鞋本就不便,降低花盆底高度,能最大程度减少她行动时的风险,这份细致太戳人了。
其实在《甄嬛传》里,被“压身高”的不只有皇后。29集众妃欢送帝后出行的场景中,华妃的花盆底比甄嬛、敬妃低一大截;圆明园相遇那段,她的鞋子也比颂芝、曹贵人矮不少——即便华妃需要“压迫感”,也得为整体画面效果让步。
沈眉庄的“压身高”则藏在造型里。她剧中那些有记忆点的歪斜垫子发型、分两股的发缝,都是造型师的巧思,目的就是从视觉上拉低身高,让她和其他嫔妃站在一起更齐平。
除了花盆底,皇后的妆造也藏着讲究。按剧情设定,宜修已过而立之年,妆造自然不能和甄嬛等“青葱少女”比,所以蔡少芬的妆容走“显老”路线。不过早期甘露寺戏份(作为正式开拍的第一场戏)里,造型师还没完全拿捏“显老妆”的精髓,导致29集皇后的妆造,看着像和其他剧集“不在一个图层”。
有意思的是,曹贵人也和皇后用了“同款显老妆”。毕竟她在华妃手下讨生活,华妃性格善妒,若曹贵人妆容太精致,很容易被误认为“蓄意勾引皇上”——连华妃身边的颂芝都不敢戴耳环,曹贵人自然要低调避嫌,这也让她成了继宜修之后,剧中唯二“化丑妆”的角色。
不得不说,《甄嬛传》能成为经典,离不开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用心。小到一双花盆底的高度,大到整体妆造的风格,都紧扣角色身份、剧情需求和演员情况,这样的匠心,难怪能让观众反复琢磨十几年。
来源:洒脱麻酱m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