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翻遍影视榜单,能让我把追剧闹钟设到开播前一小时的,唯有《大生意人》。不是仙侠剧的三生三世套路不够甜,也不是都市剧的职场戏不够燃,而是晚清商战这种“带着烟火气的硬核题材”,实在太稀缺了——从晋商票号的算盘声到老北京茶馆的讨价还价,从边疆商队的驼铃声到洋商谈判
最近翻遍影视榜单,能让我把追剧闹钟设到开播前一小时的,唯有《大生意人》。不是仙侠剧的三生三世套路不够甜,也不是都市剧的职场戏不够燃,而是晚清商战这种“带着烟火气的硬核题材”,实在太稀缺了——从晋商票号的算盘声到老北京茶馆的讨价还价,从边疆商队的驼铃声到洋商谈判的唇枪舌剑,光看预告里的画面,就足以让人脑补出一整部乱世商海的传奇。更意外的是,这部大男主戏还没上线,李纯就凭女二把热度焊死在热搜边缘,反观男主陈晓,演技稳得没话说,却少了点让人拍大腿喊“这才是精髓”的记忆点,这波李纯真的是凭实力把“配角演成主角气场”。
一提到李纯,谁的脑海里不会立马跳出《如懿传》里的魏嬿婉?我至今记得当年追更时的纠结:一边对着屏幕骂她“坏到骨子里”,一边又忍不住暂停截图,反复琢磨她的眼神戏。那个从浣衣局宫女一步步爬到皇贵妃的角色,被她演得连指尖都有戏:刚入宫时,穿洗得发白的宫女服,给主子递茶时腰弯得能贴到膝盖,眼神里全是怯生生的讨好,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一个字说错就丢了差事;中期开始布局,给如懿下毒那场戏,她表面笑着递点心,眼底却藏着化不开的阴狠,指尖捏着点心的力度都透着算计,仿佛下一秒就要露出獠牙;后期掌权后,往凤椅上一坐,不用说话,浑身的气场就压得人喘不过气,连笑的时候,嘴角的弧度都带着三分凉薄,让人不寒而栗。但你千万别给她贴“反派专业户”的标签,李纯最牛的地方就是“演啥像啥”,哪怕是个只有几句台词的小配角,也能凭着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让观众记住她。这次《大生意人》里的王紫轩,更是直接把“晚清贵族女性”的刻板印象撕得粉碎。
这部剧讲的是陈晓饰演的书生杨开源,本想靠科举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结果被小人构陷,一路流放边疆。走投无路之下,他揣着仅有的几两银子闯商海,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小货郎,到能在晋商、京商、洋商之间周旋的大商人,逆袭线看得人热血沸腾。作为大男主,陈晓的表现没话说,把书生的儒雅和商人的精明揉得挺到位——哭戏时眼眶泛红却强忍着不落泪,谈判时沉稳冷静却暗藏锋芒,细节里都透着功底,但就是少了个能让人记一辈子的“名场面”。
反倒是李纯饰演的王紫轩,仅凭几个预告片镜头就圈粉无数。这个角色是晚清贵族后代,穿一身绣着缠枝纹的暗红旗袍,面料是上好的杭绸,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针脚细密得能看清纹路;外面搭件玄色狐狸毛斗篷,毛领蓬松柔软,衬得她脖颈纤细,走路时斗篷下摆轻轻扫过地面,不疾不徐;领口别着一枚通透的翡翠胸针,阳光一照,绿得发亮,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她往那儿一站,贵气藏都藏不住,可骨子里却没有半分娇柔——心里装着远超常人的抱负,在她这儿,“野心”根本不是贬义词,而是搞事业的底气。为了实现目标,她布下了一盘大棋,身边不少人看似是伙伴,实则都是她搞事业路上的棋子。
预告片里有个镜头我刷了不下十遍,每次看都觉得肾上腺素飙升!荒郊野外遇到土匪拦路,同行的掌柜吓得腿肚子转筋,手里的账本“啪嗒”掉在地上,纸页被风吹得哗啦响;伙计们更是直接抱头蹲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有的甚至吓得浑身发抖。唯有王紫轩站得笔直,她慢悠悠地从斗篷内侧掏出一把黄铜手枪,枪身被擦得锃亮,能映出人影,指尖轻轻摩挲着扳机,一步步走到土匪头子面前,枪口稳稳顶住对方的额头。寒风卷着黄沙吹乱她的发丝,有几缕贴在脸颊上,她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嘴角还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声音冷得像寒冬里的冰:“我的东西,你也敢碰?”
话音刚落,“砰”的一声枪响,土匪应声倒地。她甚至没低头看一眼,只是从袖筒里掏出一块绣着兰草的锦帕,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枪身,连枪口的烟渍都擦得干干净净,然后转身对吓傻的众人说:“走,耽误了去山西的货期,谁都赔不起。”说这话时,她的眼神里没有半分慌乱,仿佛刚才只是解决了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整个过程干脆得像切西瓜,没有半点拖泥带水,那种“我掌控一切”的气场,直接把“大女主爽感”拉到了天花板!而且王紫轩还不是单纯的“狠角色”,预告里还有她给受灾百姓发粮食的镜头:她穿着素色布衫,挽着袖子,亲自把沉甸甸的米袋递到老人手里,指尖碰到老人粗糙的手时,还特意放轻了力度,眼神里满是悲悯,一边递一边说“天冷了,好好在家过冬,别冻着饿着”。一边是商海浮沉里的精明算计,一边是面对苦难时的心怀善意,这种人设也太丰满了,再加上李纯的演技,难怪网友都在评论区喊:“别管男主了,我就冲李纯这个角色,开播必追!”
很少有人知道,现在在演员圈站稳脚跟的李纯,最早其实是个跳芭蕾的姑娘,而且还是上海芭蕾舞团的“台柱子”。她老家在安徽合肥,家里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爸爸是修机器的工程师,每天下班回家,手上都带着洗不掉的机油味,指甲缝里都能看到油污;妈妈是小学班主任,教案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连课间十分钟都要用来批改作业,有时候改到深夜,台灯下的影子都映在墙上。家里压根没什么艺术基因,谁也没想到,这姑娘后来能在演艺圈闯出一片天。
小时候爸爸想让她学画画磨性子,特意去文具店买了最好的画板和颜料,还请了邻居家的美术老师来教她。结果李纯天生就是个“坐不住的主”,刚在画板前涂了两笔,就拿着画笔追着邻居家的小狗跑,画纸被风吹得满地都是,最后还把红色颜料蹭到了白色连衣裙上,气得妈妈哭笑不得,却又舍不得骂她,只能一边给她洗裙子,一边念叨“你这孩子,真是个小调皮”。后来妈妈实在没办法,听同事说学舞蹈能消耗孩子的精力,就把她送进了家附近的舞蹈班。本来就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第一次上课,李纯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老师教的压腿、下腰,别的孩子练半天都疼得直哭,她看一遍就能跟上,动作标准又利落,连舞蹈老师都拉着她妈妈说:“这孩子是块跳舞的料,好好培养肯定有出息。”
11岁那年,为了让她接受更好的舞蹈教育,父母咬牙凑了学费,把她送到了北京的舞蹈学校,从此李纯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北漂”生活。练芭蕾的苦,真不是一般孩子能扛的。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零下几度的冬天,穿着单薄的练功服在练功房里练基本功,压腿时疼得眼泪直流,顺着脸颊往下掉,她却咬着牙数秒,不敢喊停,怕被老师说不努力;脚尖磨出的血泡破了又长,长了又破,最后结出厚厚的茧子,脱舞鞋时都能看到茧子上的裂纹,有时候疼得没法走路,她就踮着脚慢慢挪;想家的时候,就抱着妈妈寄来的录音笔,反复听里面“天冷加衣”“别省着吃饭”的叮嘱,偷偷躲在被窝里哭,第二天依旧按时出现在练功房,眼睛红肿着也不说。
妈妈心疼她,每个月都会坐16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去看她,火车上又挤又吵,有时候连座位都没有,只能站一路。保温桶里永远装着刚蒸好的糯米糕,外面裹着三层毛巾,到北京时还冒着热气,咬一口软糯香甜,满是家乡的味道;除此之外,还会带一罐自己腌的萝卜干,装在玻璃罐里,说配着食堂的米饭吃香,能多吃两碗饭。临走前,总会坐在床边帮她缝补磨破的舞鞋,用针线把磨损的地方缝得严严实实,还会把新袜子塞进她的书包,反复叮嘱“别省着用,脚冻坏了可不行,跳舞就没法练了”。那些年,家里的火车票攒了满满一铁盒,每张票上都有妈妈手写的日期,萝卜干罐子也堆了好几个,每一样都藏着父母满满的牵挂,也成了李纯咬牙坚持的底气。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李纯17岁就考上了上海芭蕾舞团,从底层的群演做起。别人每天练两个小时,她就练四个小时,最早到练功房,最晚离开;别人练一遍的跳跃动作,她要练十遍,哪怕练到腿软站不稳,也只是坐在地上歇五分钟,喝口水又接着练;有时候为了一个旋转动作,她能练一下午,直到头晕目眩才肯停。没过多久,她就从群演升到了领舞,还站上了《天鹅湖》的舞台,饰演“四小天鹅”之一。每次演出,她的动作都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跳跃时的高度、旋转时的速度,都完美无瑕,裙摆划出的弧度整齐划一,台下的掌声永远最热烈,还有观众专门给她送花,夸她“跳得太灵动了,像真的天鹅一样”。
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在舞蹈界一直走下去,甚至成为下一代芭蕾大师,可一次赴美演出,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那次演出,她们舞团表演的是经典芭蕾剧目《吉赛尔》,后台候场时,李纯无意间看到了当地舞团的即兴表演——没有华丽的舞裙,没有复杂的技巧,舞者只是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仅凭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就把“失去爱人的痛苦”传递到了观众心里。有个舞者只是微微垂眸,肩膀轻轻颤抖,没有一滴眼泪,却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那种“用身体讲故事”的感染力,让李纯瞬间着了迷。演出结束后,她在后台待了很久,反复琢磨:“如果我也能这样,用表演打动别人,会不会是另一种更有意义的人生?”
回到上海后,她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放弃跳了十几年的芭蕾,转行当演员。这个决定一出,家里的亲戚都来劝她:“芭蕾都跳成台柱子了,放弃太可惜了!”舞团的团长也找她谈话,语重心长地说:“你在舞蹈界已经有基础了,转行等于从零开始,太冒险了,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可李纯铁了心,把自己珍藏的舞鞋、演出服都打包捐给了舞蹈学校,那些舞鞋上还留着她的脚印,演出服上还绣着她的名字。然后她一头扎进了艺考复习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文艺常识,把知识点抄在小本子上,走路、吃饭都在背;对着镜子练台词,从简单的绕口令到复杂的独白,一遍又一遍地练,直到语气、表情都到位;为了练表情管理,她把《霸王别姬》《活着》等经典电影反复看几十遍,模仿巩俐、蒋雯丽等前辈的眼神和神态,把心得写在笔记本上,满满记了好几本。有一次,她为了练一段哭戏,对着镜子哭了一下午,眼睛肿得像核桃,连饭都吃不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从零开始,成为了一名大一新生。
刚进演艺圈时,李纯没什么资源,只能从客串角色做起。北电校庆那天,她作为学生代表跳了一段芭蕾《天鹅之死》,舞姿优美又有感染力,刚好被张艺谋导演看到。张导觉得这个小姑娘眼神里有灵气,又肯吃苦,就给了她《金陵十三钗》的客串机会——虽然只是个没有台词的女学生,戏份不到一分钟,还得穿着厚重的校服在寒风里站着,但李纯格外珍惜。提前三天就去剧组熟悉环境,反复练习走位,哪怕只是站在人群里,也会琢磨该怎么摆姿势才自然,该怎么用眼神传递角色的紧张和恐惧。张艺谋看在眼里,记住了这个认真的小姑娘,后来拍摄《归来》时,特意给了她一个有台词的角色,还手把手教她怎么演好情绪戏:“哭不是只有流泪,眼神里的委屈和无奈,比眼泪更打动人。”李纯把这句话记在心里,拍戏时反复琢磨,那场戏拍完后,连导演都忍不住夸她:“这姑娘,有悟性。”
真正让李纯火出圈的,是《花千骨》里的霓漫天。这个角色骄纵、任性,还善妒,妥妥的“反派天花板”,播出时不少观众因为角色讨厌她,甚至在网上骂她“恶毒”,还有人给她发负面私信。但李纯没被这些声音打垮,反而把压力变成了动力。为了演好霓漫天被逐出师门的那场戏,她提前一天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回忆角色的一生,从骄傲的富家小姐到众叛亲离,最后崩溃大哭,直到眼睛红肿;拍摄时,她瞪着眼睛嘶吼“为什么你永远比我强”,眼里的红血丝、颤抖的声音,还有攥紧拳头、指甲嵌进掌心的细节,让导演都忍不住喊“过!这条太绝了!”我当年追这部剧时,特意截图保存了这个片段,心里直嘀咕“这演员也太会演了,把反派演得让人又恨又佩服”。
之后,李纯又在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饰演素锦,比起电视剧版“绿茶式”的阴狠,她把素锦的坏演得更直接、更张扬——眼神里的阴鸷藏都藏不住,说话时的冷嘲热讽像刀子一样,哪怕和刘亦菲同框,穿着同款华服,气场也丝毫不输。而真正让她的演技被全网认可的,还是《如懿传》里的魏嬿婉。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李纯提前三个月就开始研究清史,翻看《清宫档案》,了解晚清后宫的规矩和妃嫔的生活;还特意学了宫廷礼仪,从走路的姿势到行礼的角度,都力求还原;甚至把角色分成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说话语气、眼神状态都记在小本子上,连行礼时手该放在哪里,都练了上百遍。最后被赐死的那场戏,她躺在床上,没有夸张的哭戏,只是眼神里满是不甘,嘴里念叨着“我不甘心”,声音越来越弱,直到闭上眼睛,那种遗憾和执念,让不少观众直呼“恨不起来,甚至有点心疼”。这场戏拍完后,李纯半天没缓过来,眼眶一直是红的,可见她有多投入。也正是这个角色,让李纯彻底坐稳了“实力派”的位置。
事业上一路开挂的李纯,感情生活也过得格外圆满。2025年10月2日,她和歌手马頔在社交平台晒出结婚证,配文“往后余生,请多指教”,照片里两人笑得一脸幸福,结婚证上的日期格外醒目,瞬间引发全网祝福。他俩的相识过程,简直像一部浪漫喜剧,说出来你都不信:某天李纯在经纪人家里蹭饭,刚好赶上《披荆斩棘的哥哥》开播,台上帅哥云集,有唱跳俱佳的,有颜值爆表的,可李纯却指着屏幕里的马頔,笑着对经纪人说:“这个男生好可爱啊,圆滚滚的,眼睛还亮晶晶的,像个年画娃娃,唱的歌也挺好听,很有味道。”
经纪人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这不就是现成的缘分吗?两人都是单身,年龄也相仿,一个是演员,一个是歌手,兴趣还能聊到一起。当天晚上,经纪人就给马頔发了消息,把李纯的夸赞告诉了他,还撮合他俩见面吃饭。马頔早就看过李纯的作品,尤其是《如懿传》里的魏嬿婉,他还特意跟朋友夸过“这个演员演技太牛了,把反派演活了”,得知女神对自己有好感,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翻来覆去琢磨见面该穿什么、说什么,甚至还提前查了李纯爱吃的淮扬菜,把餐厅定在了一家口味正宗的淮扬菜馆,还特意提前去踩点,确认环境好不好、菜价贵不贵。
见面那天,马頔提前半小时就到了餐厅,对着镜子整理了半天发型,还特意喷了点淡淡的木质香香水,生怕给女神留下不好的印象。看到李纯走进来的时候,他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憋了半天,只说出一句“我、我很喜欢你演的魏嬿婉,演得太到位了,我看的时候都气到想砸手机”。李纯被他的憨厚逗笑了,主动找话题聊天,从演戏聊到音乐,从喜欢的火锅底料聊到日常爱好,两人越聊越投缘,不知不觉就聊了三个多小时,直到餐厅打烊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之后,他们就开始了低调的约会:马頔会记住李纯不吃香菜、不吃辣,每次吃火锅都点清汤锅,还会把她爱吃的毛肚、虾滑放在她面前,帮她涮好,把控好“七上八下”的时间,确保口感最佳;李纯拍戏累了,马頔会提前把家里的暖气开足,还会炖好银耳羹等她回来,银耳羹里永远放三颗红枣,因为李纯说过“三颗最甜,多一颗少一颗都不行”;李纯也会在马頔写歌遇到瓶颈时,默默陪在他身边,给他泡杯热茶,听他弹吉他,哪怕不说话,也会轻轻点头,给她鼓励,还会帮他出主意,说“这个旋律挺好听的,要是加点弦乐会不会更好”。
2023年,两人被拍到在机场亲密互动,马頔帮李纯拎行李,还帮她裹紧外套,生怕她冻着,恋情随之曝光。但他们没有急于回应,而是选择低调相处——毕竟在娱乐圈,私生活被过度关注,很容易影响事业,他们只想安安稳稳地谈恋爱,不被外界打扰。直到2024年,李纯参加一档生活类综艺时,被主持人问到感情状况,她才笑着承认:“我有男朋友了,他是个很靠谱的人,能给我满满的安全感,不管我拍戏多晚,他都会等我回家,还会给我留一盏灯。”而马頔在录制《哈哈哈哈哈》时,被邓超追问“什么时候结婚”,他腼腆地挠了挠头,笑着说“正在努力存钱,争取给她一个完美的婚礼,不让她受委屈,让她成为最幸福的新娘”。
现在,李纯和马頔已经结婚了,但两人并没有因为婚姻放慢事业的脚步。李纯依旧专注于拍戏,每一个角色都认真打磨,从剧本研读到角色塑造,都亲力亲为,甚至会为了一个小细节和导演反复沟通,比如“这个角色这里的情绪应该更内敛一点,而不是外放,因为她是个很隐忍的人”;马頔则忙着创作新歌、筹备演唱会,还会在李纯拍戏间隙,悄悄去剧组探班,给她带爱吃的零食和暖手宝,陪她聊聊天,缓解她的压力,还会帮她拍一些剧组的日常,发在朋友圈里,配文“我的女主角,辛苦啦”。在娱乐圈这个充满变数、容易浮躁的地方,能遇到彼此信任、互相支持的人,真的很难得。
再过几天,《大生意人》就要开播了,我已经和朋友约好了,开播当天一起蹲守,还准备了零食和饮料,就等着看李纯怎么把王紫轩这个角色演活。我敢打包票,李纯一定会用这个角色,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甚至可能超越魏嬿婉,成为她的又一经典代表作。对李纯来说,演员从来不是一个流量标签,而是一份需要用心打磨的事业,从芭蕾舞演员到实力派演员,从配角到凭角色出圈,她用十几年的努力证明:没有天生的天才,只有后天的坚持,只要肯下功夫、不浮躁、不放弃,就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光芒,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来源:林lin玲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