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卫视播出的《河山》,一开播就创下收视奇迹。更让人惊喜的是,这部剧在播出多年后依然魅力不减,甚至在2023年还拿下了“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大奖。
还记得2019年那个让无数观众守在电视机前的夜晚吗?
北京卫视播出的《河山》,一开播就创下收视奇迹。更让人惊喜的是,这部剧在播出多年后依然魅力不减,甚至在2023年还拿下了“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大奖。
说实话,在当下这个仙侠剧、甜宠剧扎堆的时代,能有一部像《河山》这样扎实的历史战争剧,简直就像在火锅里捞到了一块清汤。难得!
《河山》这部剧之所以能在播出多年后依然被观众津津乐道,首先得益于其强大的演员阵容。辛柏青和秦海璐这两位实力派演员的搭档,堪称“演技保证”。
辛柏青饰演的付洋,表面上是个温文尔雅的牙医,实则是深藏不露的地下工作者。他在剧中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将地下工作者的谨慎与机智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秦海璐饰演的姜雅真更是全剧的一大亮点。这个角色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革命者的刚毅。特别是开场那段戏:她亲眼目睹上级王峰被特务击毙,却要强装镇定谎称是来做头发的。
这段表演,秦海璐用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将角色内心的恐惧与坚定完美呈现。
除了两位主演,石兆琪、尤勇、王新军等老戏骨的加盟,更是让这部剧的演技水准再上一个台阶。石兆琪饰演的封师长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尤勇饰演的宋军长那种深明大义的气度,都让人过目难忘。
剧情方面,《河山》以西安事变为背景,通过多条线索展开叙事。从国共暗战到陕军内部分歧,从地下工作到正面战场,剧情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
说句实在话,看完《河山》再对比现在的一些历史剧,我真的想问:现在的编剧导演是不是都忘了历史剧该怎么拍了?
《河山》最让人佩服的,是它对历史的尊重。剧中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据,从军装制式到武器装备,从历史事件到人物对话,都最大限度还原了历史原貌。
这种严谨的态度,在当下这个“戏说历史”成风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更难得的是,这部剧没有把人物脸谱化。 封师长虽然偏向中央军,但他有自己的考量和立场;卫大河一开始对共产党有偏见,但在共同抗日的过程中逐渐转变。这种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塑造,让整部剧更加有血有肉。
说到这,我特别想夸夸张永琛的编剧功力。他把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大时代的波澜壮阔,又刻画了小人物的人性光辉。
这种叙事手法,比现在某些只会谈恋爱的“历史剧”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而且你们发现没有,《河山》里的感情戏处理得特别克制。 没有狗血的多角恋,没有莫名其妙的爱情线,所有的情感发展都服务于剧情和人物塑造。这种克制,反而让剧中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反观现在的某些历史剧,动不动就是几生几世的虐恋,把历史当成恋爱的背景板。说实话,这种打着历史旗号谈恋爱的剧,真的对不起“历史剧”这三个字。
另外,这部剧的战斗场面也相当真实震撼。 卫大河带人在赤水河阻击中央军的那场戏,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夸张的主角光环,有的只是真实的战术配合和惨烈的战斗场面。
这种真实感,比那些靠慢动作和特效堆砌的打戏强太多了。
说到演员的表演,我不得不感慨:老戏骨就是老戏骨。秦海璐和辛柏青的每一场对手戏都堪称演技教科书。
特别是两人在牙科诊所接头的那场戏,虽然没有激烈的动作,但那种暗流涌动的紧张感,让人手心冒汗。
这种靠演技和剧情营造的紧张感,比靠音效和剪辑制造的廉价刺激高级多了。
《河山》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好的历史剧,从来不需要靠流量明星或者噱头营销。扎实的剧本、用心的制作、精湛的演技,才是征服观众的根本。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河山》这样的作品显得尤为珍贵。它不像那些速食剧一样让人一笑而过,而是像一壶好茶,需要慢慢品味,而且回味无穷。
说实话,我真的很希望现在的影视制作方能够从《河山》这样的经典作品中汲取经验。 观众不是不喜欢历史剧,而是不喜欢粗制滥造的历史剧。
只要我们能够拍出《河山》这样的诚意之作,何愁没有观众买单?
你心目中最好的历史剧是哪一部?你觉得现在的历史剧和以前相比是进步还是退步了?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兮兮爱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