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宅门》中两位好管闲事的姑奶奶,为何1个好命1个却凄惨死去
在《大宅门》这部剧中,有两位姑奶奶的形象特别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她们俩都是热心肠,特别爱管闲事,爱替人出头,而且都把娘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只要白家遇到什么麻烦,她们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
其中一个就是白雅萍。
白雅萍这辈子基本上都是在娘家度过的。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操心娘家的事。比如老三偷偷挪用了公账上的钱,她觉得这么做不对,就鼓动二奶奶去向老爷子告状。就连晚辈们有什么事,她也总要插上一手,真是个闲不住的热心人。
记得杨九红刚生下女儿佳莉,二奶奶就把孙女抱走亲自抚养。白雅萍看到杨九红伤心的样子,于心不忍,悄悄把孩子抱回去还给了她。
白家还有另一位爱管闲事的姑奶奶,就是白玉芬。虽然她已经嫁到济南,但还是经常回北京娘家。她先是自作主张把快要生孩子的黄春接回大宅门,后来又擅自做主把杨九红也带回了白家。
然而,这两个姑奶奶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白雅萍的悲剧人生
白雅萍是白萌堂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关少沂。关家是书香门第,关少沂的父亲在翰林院做官,家世很好。但白雅萍的命运却是大宅门里最苦的。她不仅遭人凌辱,还被丈夫嫌弃,最后死在了给二奶奶送葬的路上。
说起来,白雅萍心地善良,但没什么主见,一辈子都没想明白该怎么过自己的生活。结婚后,她经常住在娘家,因为她看不上自己的丈夫,觉得他"像个木头人,一点情趣都没有",又嫌公公太严肃,所以不愿意在婆家待着。
说白了,她就是不满意这段婚姻,但又没有勇气反抗,也没有智慧去经营,只好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
其实二奶奶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儿去。她嫁给了白家三兄弟中最窝囊的白颖轩,公公白萌堂说一不二,还有个总惹事的小叔子。但当二奶奶劝白萌堂"小不忍则乱大谋"时,被老爷子狠狠训斥后,她并没有就此撒手不管。
在白家遭遇大难时,二奶奶挺身而出,为家族奔波操劳。因为她明白,自己是白家的一份子,这条船要是沉了,谁都没有好日子过。白萌堂也看出了二奶奶的能力,放心地把当家权交给了她。最终二奶奶不负众望,不仅重振了百草堂,还把白家的事业做得更大,赢得了全家人的尊敬,成了白家的主心骨。
反观白雅萍,明明已经出嫁,却总在娘家享清福。这样既不用处理婆家的复杂关系,又能在娘家过得自在,还整天管着娘家的闲事。没想到后来发生意外,她不小心摔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下彻底被关少沂憎恨,也连累白家和关家成了仇人。
婆家是彻底回不去了。关少沂另娶了一房姨太太,还生了个儿子,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后来八国联军入侵时,白雅萍惨遭凌辱,从此以后就变得疯疯癫癫,浑浑噩噩地度日。
不仅如此,她还连累了女儿关香伶。香伶从小就没得到多少父母疼爱,还经常被父亲毒打。表面上看是因为关少沂重男轻女,实际上是因为他把对白雅萍的怨恨都发泄在了女儿身上。最后关少沂做主把香伶嫁给了詹王爷的孙子,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而白雅萍自己,最后无声无息地死在了送葬的路上。
其实白雅萍最大的问题就是,遇到困难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消极逃避。在婆家过得不如意就跑回娘家,每次遇到大事就承受不住,直接崩溃。最终一步步失去了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退无可退,成了白家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白玉芬的精彩人生
白玉芬是远嫁,从北京嫁到了济南提督府的公子。一个小姑娘远离娘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真的很不容易。但白玉芬靠着自己的能力,不仅在婆家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全家人的尊重,还在济南创出了一番自己的事业,置办了不少产业。她成了联系陆家和白家的桥梁,活脱脱一个大女主的样子。
白玉芬喜欢管二房的"闲事",反而赢得了白家人的敬重。混世魔王白景琦这辈子只听三个人的话:母亲二奶奶、师傅季先生,再就是这位堂姐白玉芬。
原因很简单,白玉芬管的"闲事"和白雅萍不一样。白雅萍管闲事是闲着没事干,在娘家瞎操心,所以既被婆家嫌弃,也没得到娘家人的尊重。而白玉芬管闲事,看似管得宽,实际上都是有分寸的,完全是出于一片真心。她感念二奶奶对大房的恩情,感激二奶奶对她的养育之恩,所以只要二房的白景琦有事,她都会义不容辞地站出来。
剧中最精彩的一段是:白景琦在济南认识了窑姐杨九红,两人一见钟情。他们约好五月初五在畅春园见面,没想到被提督府的人抢先一步,白玉芬的公公派人把杨九红接走了。白景琦咽不下这口气,带着毛瑟枪半路把人抢了回来,结果得罪了提督府,被抓进了大牢。
白景琦这么做,简直是把白玉芬放在火上烤。这件事在济南城成了笑柄。不救白景琦,没法向二奶奶交代;救白景琦,又驳了公公的面子。但白玉芬却轻松地把白景琦救了出来。事后她请几个人吃饭,看似无意地说了一句:"我这位公公啊,整天被成群的女人围着,早就想不起杨九红是谁了。"
"成群的女人围着"点出了她公公的地位不凡,"想不起来"则显出了公公的气度。仔细想想,"想不起"是假,给白家和白玉芬一个面子是真。短短一句话,既保全了公公的颜面,也彻底化解了这个矛盾。
白玉芬自作主张把快要临产的黄春接回大宅门,是因为同为女人,她心疼黄春,不忍心她在恶劣环境中生孩子坐月子,也心疼二奶奶的孙子流落在外。后来她又擅自把杨九红带回白家,既是心疼杨九红,也不忍心看他们夫妻分离,毕竟杨九红的孩子是白家的血脉。
所以她敢违背二奶奶的意思,先斩后奏把她们接回白府,这既展现了她的善良,也体现了她顾全大局的智慧。
最后的思考
为什么出自同一个家庭的两位姑奶奶,婚姻背景相似,都嫁给了官宦子弟,最终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白雅萍的母亲白周氏自己就是糊里糊涂过了一辈子,从来没为儿女操过心,更别说有意识地教导和指引他们了。
白玉芬是白家长子白颖园的女儿,从小就乖巧懂事。十几岁时失去双亲,由二奶奶抚养长大。在二奶奶身边,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女人靠父母、靠丈夫,都不如靠自己!
所以她嫁入提督府后,没有完全依赖丈夫,也没有指望娘家,而是借力使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女人的这一生,终究还是要靠自己,才能活得精彩自在!
来源:不卡不卡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