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午阳光新出的《命悬一生》,黄轩、李庚希主演,改编自陆春吾的原创小说。
正午阳光新出的《命悬一生》,黄轩、李庚希主演,改编自陆春吾的原创小说。
这剧跟今年的《沙尘暴》《借命而生》有点像,看着是罪案悬疑的壳,其实里头藏着文学表达,还琢磨着社会伦理和道德困境这些深事儿。
这种不只想靠案子抓人的剧,现在还挺少见的。
这剧的案子其实不绕弯子,就是一起凶杀案开个头。
警察的视角跟咱们观众差不多,跟着查案一步步摸出案子背后的人生。
本来想,悬疑剧不就得靠案子吊胃口吗?但后来发现,这剧的重点根本不是破案,是借案子让咱们看见一群苦命人。
徐庆利家里穷,从小在暴力环境里长大,书也没读多少,心里总装着阶层的焦虑。
吴细妹更难,爸妈不管她,家里总教她要顺从、要牺牲,彩礼跟卖女儿似的,嫁人后还受家暴、被催生。
还有曹小军、倪向东,连那个剥削女性却又讲点义气的道哥,都被一张叫贫穷的网罩着。
这些人的命运缠在一起,爱和伤害拧成个茧,得慢慢拆才能看清里头的纠葛。
很显然,他们不是单个儿惨,是整个底层圈子的难,都被揉进这部剧里了。
这些人被困的不只是没钱。
生活上,家里没个靠谱的人,没读过多少书,还得受性别、阶层的压榨,精神上更惨,只能在小圈子里活着,想反抗也只能用暴力、换身份这种笨办法。
搞不清到底是没钱更难受,还是心里没盼头更熬人。
编剧陆春吾没故意拿悲惨当卖点,他更想写的是这些苦命人凑在一起的状态说白了就是底层互害。
我一开始还不明白,都是难人,为啥还要互相折腾?后来看着剧情才懂,不是他们坏,是资源就那么点,你要活下去,可能就得占别人的。
徐庆利抢了倪向东的身份,是拿到了点资源,可也背上了倪向东的麻烦。
吴细妹和曹小军想给孩子找条活路,最后也只能靠暴力。
这就像个死循环,你想逃出去,可手里只有伤害别人的法子,最后只会陷得更深。
之前看社会新闻也见过类似的事儿,底层人凑一块儿,不是互相帮衬,反而因为一点小利益争得面红耳赤,其实都是穷闹的。
这种困局是双向的,没钱让他们没底气,没见识让他们没别的办法。
就算心里想反抗,也跳不出自己的生活圈子。
比如徐庆利,他想摆脱穷日子,可除了换个身份,他想不出别的路。
这不是他笨,是他没见过更好的活法,更没机会去试。
这剧有股文学劲儿,就体现在这些底层人的抗争上。
他们的抗争方式,跟他们的日子一样,透着股无奈。
本来想,只要敢反抗,总能有点希望吧?但后来发现,他们的反抗根本跳不出自己的认知。
徐庆利只能想到抢别人的身份,吴细妹和曹小军只能想到用暴力护着孩子。
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活法,也没机会去学。
这就像有人被困在井里,只能往上爬,却不知道井外头还有路。
这种写法挺真实的,不是所有抗争都有好结果,很多时候,底层人的抗争,只是在苦海里扑腾两下。
而且这种抗争还带着原罪,你抢了别人的身份,占了别人的资源,就算暂时好过了,心里也不安稳。
徐庆利后来的纠结就是这样,他顶着倪向东的名字活着,可心里总清楚自己是谁,这种煎熬比穷日子还难受。
毫无疑问,这剧没把底层抗争写得多热血,反而写得特实在,特扎心。
整部剧都挺沉的,唯一的亮儿就是田宝珍。
她也经历过那些苦,也被贫穷的笼子困过,可她跟别人不一样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就想过好自己的日子。
在一堆纠结、折腾的人里,她这份清醒真挺难得的。
田宝珍不管别人怎么说,该上学上学,该工作工作,不跟人争那些没用的,也不被别人的看法绑着。
她不像徐庆利那样换身份,也不像吴细妹那样靠暴力,就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日子。
这种活法看着普通,可在底层圈子里,已经是很难得的突围了。
其实田宝珍这角色,更像这剧给的一个答案。
它告诉咱们,底层困局不是没发破,不一定非得靠抢、靠暴力,把自己的日子过明白,也是一条路。
更何况,像田宝珍这样的人多了,底层圈子里的互害说不定就能少点,大家也能多找点盼头。
总的来说,《命悬一生》没走悬疑剧的老路子,它借罪案讲透了底层人的难。
那些人困在贫穷里,互相伤害,不是他们的错,是资源少、路太窄。
田宝珍的存在,倒是给了点希望,也让咱们琢磨琢磨,到底该怎么帮底层人跳出困局。
这种能让人想点实在事儿的剧,比光靠案子吸引人的剧,可强多了。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欢迎评论区交流!点赞关注不迷路,下期再会~
来源:澜史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