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在的,成毅的粉丝号召力真不是盖的,同龄演员中能有这种影响力的屈指可数。人气旺盛自然带来巨大的商业潜力,投资方看中他也就不足为奇,而他确实能为资本创造可观收益,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谁会拒绝呢?
成毅这部《赴山海》真是让人跌破眼镜,都收官这么久了,网络上还是吵得沸沸扬扬,热度简直停不下来。
微博第三季度热搜数据一出炉,这部剧直接霸占榜首位置,47亿阅读量的恐怖数字,让排在第二的《生万物》望尘莫及。
说实在的,成毅的粉丝号召力真不是盖的,同龄演员中能有这种影响力的屈指可数。人气旺盛自然带来巨大的商业潜力,投资方看中他也就不足为奇,而他确实能为资本创造可观收益,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谁会拒绝呢?
不过剧情口碑却让人捏把汗,豆瓣5.9分的成绩单连及格都算不上,与火爆的讨论度形成鲜明对比。能否跨过6分这道门槛,目前看来希望渺茫。
制作层面最让人失望的是强行植入穿书、系统这些网络热梗。制作团队本想借助流行概念讨好年轻观众,没想到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削弱了温瑞安原著的文学底蕴。
成毅表演方面的争议也在情理之中。相似的剧情设定、雷同的造型风格、还是那张熟悉的面孔,若表演功力没有显著突破,观众自然会认为他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毕竟期望值摆在那里,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
商业收益与艺术评价的严重背离,正好戳中了当下影视行业的痛点——流量能够制造话题热度,却无法保证作品质量。资本赚得盆满钵满,讨论声量居高不下,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经不起深度审视。这种现象在当今娱乐圈司空见惯,流量艺人与作品品质的平衡问题,至今仍是行业难题。
来源:PP侃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