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甄嬛传》这段“众妃拜见太后”的戏,总有人疑惑:宜修明明是夸“莞贵人才情甚好”,太后为啥当场翻了个白眼?其实这白眼藏着三层门道,全是太后看穿宜修算计后的“无声反击”。
看《甄嬛传》这段“众妃拜见太后”的戏,总有人疑惑:宜修明明是夸“莞贵人才情甚好”,太后为啥当场翻了个白眼?其实这白眼藏着三层门道,全是太后看穿宜修算计后的“无声反击”。
首先,太后一眼识破宜修的“借刀杀人”。宜修清楚太后最忌讳“有才的嫔妃”——怕妃嫔凭才情拢住皇上心,动摇后宫平衡,更怕威胁乌拉那拉氏的地位。她故意夸甄嬛有才,就是想挑动太后对甄嬛的不满,让太后出面打压甄嬛。可太后是“宫斗老手”,哪会甘心当宜修的“刀”?她知道皇上现在不仅宠甄嬛,更欣赏她的才情,要是真动了甄嬛,皇上必然不满,甚至会牵连乌拉那拉氏。宜修拿全族利益赌,太后绝不会跳这个坑,白眼就是对她“小算计”的不屑。
其次,宜修打乱了太后的“控宠计划”。当时已有嫔妃(尤其是华妃)向太后抱怨甄嬛恩宠过剩,太后早有打算:借“让甄嬛抄经书”的由头,减少她和皇上见面的机会,悄悄压下甄嬛的盛宠。可宜修突然跳出来夸甄嬛,看似帮腔,实则是把甄嬛往“风口浪尖”推——要是宜修再往下说,说不定会激起其他嫔妃的嫉妒,反而让局面失控,打乱太后的步调。太后的白眼,也是在责怪宜修“多嘴”,阻止她坏了自己的计划。
最后,宜修的“夸”实则是“踩”,太后早懂她的心思。太后一直偏爱“端庄贤惠、不多才”的嫔妃(比如选秀时一眼看中的沈眉庄),而甄嬛不仅有才,选秀时还曾“得罪”过太后(用“忠贞之事”解释父亲名字,让太后觉得她太机灵、不省心)。宜修明知太后对甄嬛的态度,却故意提她“通诗书”,就是想加深太后对甄嬛的坏印象。可太后看透了这层小心思,知道宜修是想借自己的厌恶打压甄嬛,为了稳住“控宠”的节奏,只能用白眼打断宜修,不让她继续煽风点火。
说到底,宜修那句“夸奖”是挖好的坑,而太后的白眼,是看穿算计后的清醒——既不替她当刀,也不让她坏了自己的局,妥妥的“宫斗天花板”操作。
来源:洒脱麻酱mjl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