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喜》这部剧里的女人们怀了都留下了,而且不靠别人,不管发生了什么都要生下,怀了就生,就算是要离婚了也能生,自己带也能生,丈夫死了都能生,这个剧情可越追越让人坐不住。
《四喜》这部剧里的女人们怀了都留下了,而且不靠别人,不管发生了什么都要生下,怀了就生,就算是要离婚了也能生,自己带也能生,丈夫死了都能生,这个剧情可越追越让人坐不住。
特别是看到冯美奇都未婚先孕了,这份不管不顾的生,到底是掌握生的主动权,还是把她们自己往火坑里推呢?
冯美奇的故事哪里是独立,分明是糊涂透顶。
一场没走心的一夜情,连对方联系方式都删了,转头就怀上了。
医生说“打胎可能造成以后不孕”是事实,但这不该成为她闭眼生孩子的理由。
难道为了能当妈,就要让孩子一出生就没爸爸,连亲生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更荒唐的是见男方家长,人家明摆着看不起未婚先孕,她妈倒好,拍桌子说自己能养,却没想想,孩子上户口、上学要身份证明怎么办?
成长过程中问爸爸在哪怎么答?
自己能挣钱就敢生,这话听着硬气,实则是对生育责任的轻视。
冯美奇有收入是没错,但一个人带娃的苦,远不是有钱能全部摆平的。
孩子半夜发烧要独自送医,家长会永远只有自己的身影,被同学嘲笑没爸爸时要反复安抚。
这些剧里没拍但可预见的细节,才是单亲妈妈的日常。
把没男人也能生当成独立标签,只会误导小姑娘。
生育从不是一时兴起的选择,而是要扛十几年的重担。
如果说冯美奇是糊涂,那沈明珠的坚持就带着点自我感动的自私。
领了证没办婚礼,在传统观念里有争议不假,但丈夫意外离世后,她首先该考虑的不是留住念想,而是自己和孩子的未来。
她这么年轻,带着遗腹子生活,往后再想组建家庭难上加难。
孩子一出生就没父亲,成长中要面对多少异样眼光?
婆家说她想分家产固然刻薄,但劝她趁年轻再找未必没有道理。
剧里安排三个妈妈搭把手帮她开店,现实中哪有这么好的运气?
多数丧偶孕妇独自面对时,既要扛悲痛又要愁生计,孩子出生后更是雪上加霜。
把留后当成深情,本质是用孩子捆绑自己的人生,这份伟大背后,是两个人都要承受的委屈。
碧晨的故事才是清醒,可剧里却把她的及时止损当成反转爽点,避而不谈她悲剧的根源,未婚先孕本身就是给自己埋雷。
和男友感情好可以谈婚论嫁,但没领证就怀孕,等于把主动权全交到男方手里。
准公婆砍彩礼时的嚣张,婚后的呼来喝去,都是她自己给的底气不足。
有人说她被拿捏可怜,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如果她守住底线,等婚礼办完再考虑生育,婆家哪有机会作威作福?
多少未婚先孕的姑娘,要么在不幸婚姻里忍气吞声,要么带着孩子艰难求生,根本没逆袭的剧本。碧晨的教训不是及时止损,而是别踩未婚先孕的坑。
《四喜》最让人误解的地方,就是把“生育冲动”等同于“女性自主”。
冯美奇的想当妈不是勇气,是对自己和孩子的不负责任。
沈明珠的留念想不是深情,是用孩子绑架人生。
碧晨的被拿捏不是遇人不淑,是自己丢了底线。
真正的女性自主,从不是想生就生的任性,而是有能力权衡利弊。
我能不能给孩子稳定的生活?能不能承担独自育儿的风险?
剧里的理想化剧情很美好,但现实从不会手下留情。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是你,会像冯美奇那样,为了能当妈就让孩子活在未知里吗?
会像沈明珠一样,用孩子捆绑自己的未来吗?
还是会像碧晨,没守住底线给自己招祸?
生育从不是赌一把的勇气游戏,而是需要权衡利弊的人生重大决策。
评论区聊聊你的理性选择。
来源:浦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