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靖安王的死讯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瞬间冻结了整个北境。言豫津站在黑水城头,望着南方灰蒙蒙的天空,手中的军报几乎要被捏碎。宫羽为他披上大氅,连心契让她清晰地感知到他心中翻涌的悲愤。
文/鼎客儿
第六十七章 金陵雪乱
靖安王的死讯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瞬间冻结了整个北境。言豫津站在黑水城头,望着南方灰蒙蒙的天空,手中的军报几乎要被捏碎。宫羽为他披上大氅,连心契让她清晰地感知到他心中翻涌的悲愤。
"殿下驾崩的消息必须立即封锁。"蔺晨的声音低沉,"否则军心必乱。"
言豫津缓缓展开另一封密信,这是狄青截获的北燕密报:"已经来不及了。北燕的细作早就把消息传遍各州府。"
果然,次日清晨,雁门关内就出现了骚动。部分将领要求立即回师金陵"勤王",更有甚者开始质疑言豫津的统帅权。
"这是'烛龙'的计策。"宫羽轻抚焦尾琴,"他要让我们内乱。"
言豫津目光扫过帐中众将,突然拔剑斩断案角:"再有言退者,犹如此案!"
帐中顿时鸦雀无声。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们第一次见到言豫津如此震怒。
"赵云山。"言豫津沉声道,"你带三万兵马留守雁门关,没有我的将令,寸步不得退。"
"狄青。"他转向另一位将领,"你率五万精兵驰援各州府,务必稳住地方。"
最后,他看向宫羽和蔺晨:"我们带五千轻骑,星夜赶回金陵。"
这个决定让众将大惊。五千兵马回京,无异于羊入虎口。
"侯爷三思!"赵云山跪地劝阻,"京城现在不知是何光景,五千兵马实在太少!"
言豫津扶起老将,眼中闪着决然的光:"正因为不知京城光景,才不能带太多兵马。若是...若是京城已落入奸人之手,大军压境反而会给他们借口。"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靖安王临终前的眼神让他明白,"烛龙"在朝中的势力恐怕远超想象。
当夜,五千轻骑冒着风雪南下。言豫津一马当先,宫羽的马车紧随其后。连日的奔波让言豫津旧伤复发,但他始终强撑着。
"休息片刻吧。"宫羽递过水囊,"你的脉象很乱。"
言豫津接过水囊,目光却始终盯着前方:"我总觉得...我们已经晚了一步。"
他的预感在七日后得到了印证。当队伍抵达金陵百里外的栖霞山时,探马带回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金陵九门紧闭,城头飘扬的竟是太子的旗帜!
"太子...已经登基了?"蔺晨难以置信。
更让人心惊的是,新皇下旨,言豫津被列为"弑君逆贼",天下共讨之!
"好个'烛龙'!"言豫津怒极反笑,"这是要让我身败名裂!"
宫羽仔细查看圣旨副本,忽然道:"这玉玺印色不对,是伪造的。"
言豫津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
"太子可能也被控制了。"宫羽轻声道,"记得单于明月说过,他给太子下了双生蛊。"
就在这时,山中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鹰唳。一只白鹰俯冲而下,落在蔺晨肩头。鹰腿上绑着一封血书。
"是琅琊阁的求救信号!"蔺晨展开血书,脸色骤变,"阁中弟子伤亡惨重,'烛龙'的人在追杀我们。"
言豫津握紧青冥剑:"先去琅琊阁!"
琅琊阁设在栖霞山深处的一处秘境中。当众人赶到时,这里已经是一片狼藉。楼阁倾颓,典籍散落满地,随处可见打斗的痕迹。
"师父!"一个浑身是血的少年从废墟中爬出,"他们...他们抓走了小师妹..."
蔺晨扶住少年:"慢慢说,怎么回事?"
少年泣不成声:"三天前,一群黑衣人突袭琅琊阁。他们武功极高,见人就杀。师父为了掩护我们,被...被他们抓走了..."
言豫津检查着地上的痕迹,忽然在一处焦黑的土地上发现了一个熟悉的标记——一条环绕蜡烛的龙。
"'烛龙'亲自来了?"宫羽震惊。
蔺晨摇头:"不像。若是'烛龙'亲至,这里不会有一个活口。"
突然,林中传来一声轻笑:"琅琊阁主果然了解我们。"
一个身着黑袍的老者缓步走出,手中提着个血淋淋的包裹。
"二长老!"少年失声惊呼。
老者将包裹掷在地上,滚出来的赫然是琅琊阁二长老的首级!
"这就是与'烛龙'作对的下场。"老者冷笑,"下一个,就轮到你们了。"
言豫津青冥剑出鞘:"报上名来。"
老者扯下黑袍,露出胸前一个狰狞的鬼头刺青:"'烛龙'座下四尊者之一,白虎。"
他双掌一拍,林中突然冒出无数黑衣人。这些人与之前的金瞳士兵不同,他们眼神清明,但浑身散发着浓烈的死气。
"尸兵!"蔺晨倒吸一口凉气,"你们竟然炼製这种邪物!"
白虎尊者狂笑:"能让死人继续效忠,何乐而不为?"
尸兵们发出低沉的嘶吼,缓缓逼近。他们不惧刀剑,即使被砍断手脚也能继续攻击。
言豫津挥剑斩向一个尸兵,青冥剑过处,尸兵应声而断。但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断成两截的尸兵仍然在地上爬行!
"没用的!"白虎尊者得意道,"尸兵不死不灭,你们就慢慢享受吧!"
宫羽突然拨动琴弦,音波过处,尸兵们的动作突然变得迟缓。
"《往生咒》?"白虎尊者脸色微变,"你竟然会超度亡魂的曲子?"
宫羽不答,琴音越发清越。音波化作实质的金光,笼罩在尸兵身上。奇迹发生了,尸兵们眼中的红光渐渐褪去,纷纷倒地不动。
"不可能!"白虎尊者又惊又怒,"你怎么能..."
言豫津抓住机会,青冥剑直取白虎尊者。剑光如电,瞬间刺穿他的护体罡气。
"噗——"
白虎尊者低头看着胸口的剑刃,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你们...都会死..."
他的身体突然爆开,毒血四溅。言豫津急忙后撤,但还是被几滴毒血溅到手臂。
"小心!"宫羽惊呼,"这血有毒!"
言豫津只觉得手臂一阵麻木,青冥剑险些脱手。蔺晨急忙上前,银针连闪,封住他手臂的穴道。
"是'化血散'。"蔺晨面色凝重,"三个时辰内若无解药,整条手臂就废了。"
言豫津咬牙拔剑:"先解决这些尸兵!"
在《往生咒》的超度下,尸兵们纷纷倒地。但琅琊阁弟子也伤亡惨重,活着的不超过十人。
"必须尽快进城。"言豫津望着金陵方向,"我担心太子..."
他的话被一阵马蹄声打断。一队禁军疾驰而来,为首的竟是沈追!
"言侯!"沈追滚鞍下马,"快走!新皇下旨,要取你性命!"
言豫津握住老友的手:"沈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追长叹:"你们离京后,太子突然性情大变。先是软禁了所有老臣,接着又提拔了一批来历不明的官员。三日前,他更是突然登基,年号'天顺'。"
"陛下...真的是中毒而亡?"言豫津颤声问道。
沈追摇头:"陛下驾崩当夜,只有太子一人在侧。第二日就传出陛下暴毙的消息,紧接着太子就登基了。"
宫羽忽然道:"沈大人可曾注意到,新皇的言行与往常有何不同?"
沈追沉吟片刻:"确实有些古怪。新皇登基后,从不单独召见老臣,身边总是跟着一个黑袍人。"
言豫津与宫羽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心中的猜测。
"那个黑袍人,很可能就是控制太子的人。"蔺晨道,"我们必须尽快见到太子。"
沈追却面露难色:"现在皇宫守备森严,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言豫津望向金陵方向,忽然道:"或许...不必进去。"
他详细询问了新皇近日的行程,得知三日后新皇要去太庙祭祖。
"这是个机会。"言豫津目光坚定,"就在太庙,揭开真相!"
计议已定,众人立即着手准备。沈追负责联络朝中忠臣,蔺晨调配琅琊阁残余势力,言豫津和宫羽则准备在祭祖大典上直面新皇。
三日后,太庙。
新皇的仪仗浩浩荡荡,旌旗蔽日。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氛庄严肃穆。言豫津和宫羽扮作乐师,混在祭祀乐队中。
当新皇走上祭坛时,言豫津心中一沉。虽然穿着龙袍,但太子的举止十分僵硬,眼神呆滞,显然仍被控制。
祭礼进行到一半时,异变突生!新皇突然拔出祭祀用的匕首,刺向自己的心口!
"陛下!"百官惊呼。
言豫津飞身跃上祭坛,一把抓住新皇手腕:"殿下醒醒!"
新皇眼中金光一闪,反手一刀划向言豫津。这一刀又快又狠,完全不像太子的武功。
"你不是太子!"言豫津青冥剑出鞘,挑落对方的面具。
面具下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
"替身?"百官哗然。
就在这时,一个阴冷的声音从祭坛后方传来:"现在才发现,未免太晚了。"
一个黑袍人缓步走出,手中牵着一条锁链,锁链另一端拴着真正的太子!
黑袍人掀开兜帽,露出一张美艳的面容——竟是太子的生母,当朝太后!
"母后?"太子不敢置信,"为什么?"
太后轻笑:"为什么?就因为你和你父皇一样优柔寡断!大梁需要的是铁血君王,而不是你这样的懦夫!"
言豫津心中雪亮:"你就是'烛龙'?"
太后狂笑:"'烛龙'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传承!历代太后,都是'烛龙'!"
她的话让全场震惊。原来这个神秘组织竟然已经渗透到皇室核心!
"为什么?"太子泣不成声。
"为什么?"太后冷笑,"就因为百年前,言家先祖从我们家族手中夺走了江山!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等待复仇的机会!"
言豫津想起家族秘史,终于明白了前因后果。百年前,言家先祖确实是推翻前朝才建立的大梁。
"所以你要毁了这江山?"言豫津剑指太后。
"毁了?"太后轻笑,"不,我要拿回本该属于我们的一切!"
她突然吹响口哨,太庙四周突然冒出无数黑衣人。更让人心惊的是,这些黑衣人手中都拿着特制的弓弩,箭头对准了在场的文武百官。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太后厉声道,"现在,做出你们的选择!"
场面顿时大乱。部分官员跪地臣服,更多的则是怒目而视。
言豫津青冥剑一振:"大梁江山,岂容你这等妖人染指!"
太后冷笑:"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她手一挥,弩箭如雨而下!
【第十卷 第六十七章 终】【未完待续】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