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筵席上,揭露了韦杜两家的历史,哪怕是作为一个观众,听了都觉得热血澎湃。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第6个故事,已经揭晓杀人凶手。
万年县和长安县的商人之死,皆出自两县县尉韦韬和杜玉之手。
这个故事,讨论的士族和庶族之间的矛盾。
故事里,用很多笔墨描写士族的风骨。
如,韦杜两家同时挖出阀阅,并设宴邀请众人参观。
筵席上,揭露了韦杜两家的历史,哪怕是作为一个观众,听了都觉得热血澎湃。
然而,私以为,士族真正的风骨,不在韦韬和杜玉身上,而在让裴喜君和费鸡师都称赞的她身上。
这个女子,便是韦韬的妻子,杜玉的姐姐,橘娘。
01、
这部剧已经播了6个故事,但我只是完整追完了后面三个。
然而,仅仅是这三个,已经让我越来越喜欢这部剧。
尤其是,越到后面的故事,立意越高。
比如,旗亭画壁的故事,探讨何为诗心,何为大唐,何为长安,以及诗歌对大唐的意义所在。
大唐诗人们潇洒和豪迈,也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去天五尺这个故事,则在探讨士族与庶族。
展现的士族风骨,也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但我最喜欢的,是这几个单元,几乎都会有很独特的女子,让人记忆深刻。
比如,为替父报仇谋划十几年,甚至不惜当歌姬的红药。
再比如,当了刺客的娇奴。
去天五尺这个故事里,也塑造了两个女子。
一个是韦韬的妹妹韦葭,一个是他的妻子橘娘。
韦葭疯癫,每日都要穿着婚服嫁人。
可当韦家举行宴会,让大家观赏阀阅时,她一身红妆出场,解释了何为阀阅。
那气势和风骨,令在场者无不惊叹。
不过,最能体现士族风骨的,还是橘娘。
02、
橘娘,出身京兆杜氏,后嫁入同为士族的韦家。
刚出场,只以为她就是个普通的贤妻良母。
相夫教子,精心照顾妹妹。
随着故事深入,才发现这个女子并不简单。
韦家宴会上,同为世家的崔相,言语间对橘娘颇为赞叹,说她博学多才,还想让她给大家读韦家阀阅上记载的内容。
但被橘娘拒绝,却又让崔相觉得她进退有据。
也因这场宴会,让橘娘与裴喜君重逢。
裴喜君目睹了韦葭的状态后,主动提出让费鸡师来替她诊治。
看诊后,费鸡师表示,要连续扎针四十九天。
橘娘觉得,天天让费鸡师上门诊治太麻烦,韦葭又不便出门,就想自己学针灸,替她扎针。
原本费鸡师还担心教起来费劲,甚至拒绝橘娘的拜师请求。
然而,当橘娘拿他试了一下针灸后,他高兴不已,立马郑重收下这个弟子。
还赞叹,果然不愧是名门世家的人。
而橘娘之所以能如此快就学会,只因针灸也是杜家家学的一部分,小时候她就跟父母学过。
也足以证明,崔相那句博学多才,并非只是夸赞,而是在描述事实。
03、
而后,卢凌风和苏无名查出杀害商人的凶手,正是韦韬和杜玉。
橘娘去雍州府敲鼓,卢凌风和苏无名二人皆以为,她是来替他们喊冤的。
但她却大大方方地说,自己只是想来要回阀阅残缺的部分。
去完雍州府,就发现何弼派人到家门口闹事,想抢走韦葭。
她一点也不胆怯,直接撂下话,有本事就进门抢人。
那些收了钱的无奈,认为韦府如今没有男人在,便可以随便欺辱,顿时破门而入。
没想到,橘娘与一众婢女,正拿着长枪严阵以待。
而四周楼上,早已布满弓箭手。
那些人立马吓得跪地求饶。
看到这里,越来越佩服橘娘。
她可以温柔贤淑,也可行针救人,亦可以护家宅安宁。
她待人,温文有礼,进退有据。
既不像韦韬那样自视甚高,也不觉着自己身为女子就是弱者。
就算遇到再大的事,她也是临危不惧,宠辱不惊。
一个人的风骨,不在于他为人做事有多潇洒,或者出身有多高贵。
而在于,她所信奉的价值观念。
橘娘,总能体贴考虑到他人,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冷静自持。
而韦韬和杜玉,终归是没有做到临危不惧,宠辱不惊,就因何弼的挑衅,犯下累累杀人恶行,最终走上不归路,辱没了韦杜的风骨。
来源:原始大陆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