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中,她是侯府唯一的嫡女,效仿姨母误了终身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9 09:11 1

摘要:汴京三月,桃花刚冒头,顾廷灿就被抬进韩家的喜轿。锣鼓震天,她怀里揣的不是嫁妆单子,是娘亲重复了十五年的“姨母传奇”——咳血、拒药、让丈夫跪求,才算把女人做到极致。街坊们挤在巷口看热闹,有人小声嘀咕:这姑娘脸色白得吓人,怕不是把药当饭吃,把命当戏唱。

汴京三月,桃花刚冒头,顾廷灿就被抬进韩家的喜轿。锣鼓震天,她怀里揣的不是嫁妆单子,是娘亲重复了十五年的“姨母传奇”——咳血、拒药、让丈夫跪求,才算把女人做到极致。街坊们挤在巷口看热闹,有人小声嘀咕:这姑娘脸色白得吓人,怕不是把药当饭吃,把命当戏唱。

谁料进门第七天,新妇敬茶,她扶着丫鬟缓步而来,一步三喘,帕子掩唇,红丝若隐若现。永昌公主当场黑了脸:韩家要的是能扛中馈的儿媳,不是会随时散架的瓷人。后院消息灵通的老妈子直摇头——大秦氏那套“以病邀宠”早过期了,程颐老先生早把这类行径钉在耻辱柱上,称它“妇德有亏”。可顾廷灿听不见,她脑子里循环播放的,仍是母亲那一句“你姨母咳半辈子,你爹宠半辈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mRQC1Inn

韩诚起初也配合,半夜翻窗送蜜饯,早起排队买霜糖,像唱双簧。可官宦人家的日子不是戏台,北境军报一来,他得随父出征,马都备好了,妻子还在后院按剧本“咳血挽留”。他折回房门,只见顾廷灿把药碗推远,眼波凄婉:“你舍得我?”韩诚愣了半晌,第一次觉得这场“深情”像湿棉絮,闷得喘不上气。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mRYhX9Bv

战场两年,回来已是三转回廊、十五间铺子的当家人。皇帝赐宴,同僚互夸“夫人能干”,韩诚只能低头灌酒。有人打趣:“韩兄当年金屋藏娇,怎不见嫂夫人出来咏絮?”他笑不出。家里账本堆成山,永昌公主发话:要么休妻,要么立规矩。顾廷灿仍活在那卷泛黄的话本里,对婆婆的“晨昏定省”称病,对丈夫的深夜劝慰装睡,对族妯娌的管家请教回以“诗词清雅”。终于,一纸休书落在案头,墨迹未干,院门已上锁。没有狗血拉扯,没有哭天抢地,只剩药香混着尘灰,在日光里飘。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mRhqpMWR

同年腊月,汴河封冰,城郊废庵多了个“顾氏女”。户籍被勾,名字从宗谱消失,口粮按“疯癫”规格发放——每日薄粥两顿,隔日冷饼。她还在咳,却再没人递帕子。据庵旁卖炭翁回忆,女子临终前攥着一方旧绣,上头绣的是早凋的合欢,线头松松散散,像谁也没抓紧的流年。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mRpQnGH0

消息传回城里,酒肆茶摊添了新谈资:女人学旧时代,就像穿小鞋跳新舞,脚趾断了,观众也散了。有人拍腿叹“可怜”,也有人嗤笑“活该”。最微妙的是韩家,再娶的新妇貌不惊人,却三下五除二把庄子佃租、京城铺面、宫节礼仪理得明明白白。永昌公主终于露出笑:“娶妻娶贤,古人诚不我欺。”一句话,把顾廷灿的十五年盖棺定论——不是天妒红颜,是剧本拿错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mRyu63Zl

翻开《宋刑统》,被休妇人返母家,兄弟若不肯收,可没籍为尼;若“疯疾”,则另置别宅,生死由天。顾廷灿的路,法典早写明白,只是她忙着模仿,没空翻书。千年后看,她犯的错也简单:把特例当范例,把言情当生存指南。老话说,人不能被同一条河淹两次,可她连鞋都没换,就急着往深处跑。河水冷,却也公平——谁拿生命演默剧,最后都只剩自己看回放。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mS72UPP1

来源:剪辑大佬小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