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过去一年的微短剧市场中,有五千多位总裁轮流被下药,三千多位女主角精准走错酒店房间,两千多位千金上演团圆戏码,巴掌戏加起来能绕地球好几圈。 ”前段时间,在杭州微短剧大会上,听花岛总制片人赵优秀的一番话引发热议。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在过去一年的微短剧市场中,有五千多位总裁轮流被下药,三千多位女主角精准走错酒店房间,两千多位千金上演团圆戏码,巴掌戏加起来能绕地球好几圈。 ”前段时间,在杭州微短剧大会上,听花岛总制片人赵优秀的一番话引发热议。
赵优秀的说法虽夸张,但却也折射出当下短剧剧情同质化、情节低俗化、人物扁平化的内容生态。在一片“套路化”的喧嚷中,一部名为《冒姓琅琊》的历史短剧悄然走红,不仅有百万观众喊着追更,播放量也常居红果热播榜第一。因其琅琊王扬的扮演者潘子剑装扮酷似胡歌版“梅长苏”,该剧也被观众戏称为“短剧版《琅琊榜》”。
“我之前从来没有看过短剧,但《冒姓琅琊》我一集不落地追完了。剧情节奏快,台词全是‘掉书袋’的干货,比一些古偶长剧好看多了。”观众小葛告诉潮新闻记者。作为每年都要重看一遍《琅琊榜》的观众,她直言《冒姓琅琊》是她今年最惊讶的剧集之一,“没想到现在有些短剧和长剧比,也不逊色。”
《冒姓琅琊》海报
《冒姓琅琊》改编自番茄文学与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的“走近古籍,看见历史”征文活动获奖同名IP,讲述的是现代汉语言博士王扬与三名同伴一同穿越至南齐永明八年,没有系统加持,没有超能外挂,凭借深厚的文史积累,王扬一步步用知识“破局”,成功在乱世中立足的故事。
打破刻板的短剧套路,《冒姓琅琊》凭借其厚重的文史底蕴、严谨的叙事逻辑,实现了对短剧受众圈层的突破,甚至吸引了许多原本“从不看短剧”的观众。在记者的观察中,《冒姓琅琊》的走红恰恰说明了,除了主角响亮的耳光、配角卑微的屈膝外,短剧的“爽”,还可以是言语交锋间的知识碾压。
当文史哲成为了穿越者的“金手指”
“能不能制盐?会不会种土豆?就你一个文科生最没用了。”
当下讨论最热的“文科无用论”,被《冒姓琅琊》搬进了故事的开头。
与常见穿越剧中“现代科技碾压古代”的设定截然不同,在发挥自己的穿越特长前,首先得生存,反其道而行的《冒姓琅琊》,给“穿越者”们的设了一道现实难题:如何在乱世中证明自己的身份?
剧中高喊“我会制盐、炼钢、造肥皂”的同伴,因无法拿出自己的“过所”(户籍文书),被视为“北谍”,当场处决。而主角王扬却凭借对古代户籍制度的了解,判断出自身“黑户”处境,并急中生智,冒用顶级世家“琅琊王氏”的身份,暂时化解杀身之祸。
当现代人突然被丢进门阀森严的南北朝时期,该怎么生存、怎么博弈、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
靠以往的知识积累,王扬上演了一场“现代文科生碾压古代文科生”的爽文戏码。
魏晋南北朝崇尚清谈,名士好辩。
在登门拜访郡学前,有“小谢道韫”之称的才女谢星涵围绕《论语》《春秋》《左转》连出三题,意欲吓退王扬,却均被他辩得心服口服。而在郡学辩经中,面对“今古文尚书之辩”,王扬更是搬出清代学者阎若璩写出的《尚书古文疏证》,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直指南齐奉为圭臬的《古文尚书》实为伪作。一番论述逻辑严密、引证扎实,令在场大儒震惊至晕厥。
“终于不是一部穿越剧天天将李白、杜甫、苏轼的诗背个遍了。”在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道。
密集的台词量,也让琅琊王扬的扮演者潘子剑一度感慨:“背台词每天在现场愁的呀,吃饭的时候也在背,拍戏的时候也在背,一直在背。我以前语文就不好,结果现在工作了,天天在背课文。以前上学没背下来的东西,结果现在背下来了。”
《冒姓琅琊》截图
通过详实的学术考据,将经学争议转化为叙事张力,重构“爽感”内涵。在之前的“网络文学中的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冒姓琅琊》主题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汤俏表示,“从 ‘暴力碾压’ 转向 ‘智性博弈’,印证了年轻读者对 ‘有知识密度的通俗叙事’的强烈需求。”
从“野蛮生长”转向“打磨细糠”
《冒姓琅琊》的出现,也恰恰反应了短剧行业正从初期的“流量狂奔”逐步转向“内容深耕”。
该剧改编自番茄小说作者“东周公子南”(李南)的同名作品,作为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在写作之初,“东周公子南”曾告诉读者:“会尽量复刻当时真实的历史环境,没有秘籍神功,没有气运加身,就是一个现代人直穿波诡云谲的南北朝时代,想要活下来,只能靠自己。”
“读者既能体验到小人物逆袭的‘爽’,又能被激发去追索典章制度与古典文学的真实。”在研讨会上,南开大学文学院周志强教授表示,《冒姓琅琊》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中“镶嵌诗文、借古抒怀”的才情传统,又在网络文学的通俗语境下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在“东周公子南”看来,好的穿越小说,有一个标准,就是“时代感”。时代感体现在方方面面,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写诗作文,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氛围。这点不仅体现在原著之中,也体现在短剧里。比如开头被众人摔碎的魂瓶,其实是古人的随葬明器,具有收魂、安魂的作用,这也暗示着主角的穿越。
图源微博@潘子剑Patrick
“原作者也认可了我们的短剧,说明我们演到他的心坎上了,没有让他失望。”潘子剑说。
这种考究,不仅体现在台词与情节,更贯穿于整体历史框架的构建。剧中贯穿了南齐23年七任皇帝中的四位——从齐武帝萧赜到齐明帝萧鸾,皇权更迭与门阀斗争交织推进。琅琊王氏、兰陵萧氏等世家大族的兴衰沉浮,也在王扬的身份冒险中徐徐展开。
王扬的穿越并没有改变历史,巴东王死于谋反,竟陵王萧子良上位失败,最终西昌侯萧鸾夺得政权。也有网友评价其:“犹如历史正剧一般,不是天马行空地想象,门槛不低。”
通过对历史题材的深度挖掘、对“文科生逆袭”叙事路径的开拓,《冒姓琅琊》证明了短剧不应只是流量的快消品,它也可以成为内容的沉淀者。从“霸总”“赘婿”的套路中突围,《冒姓琅琊》的走红,不仅是一部剧的成功,更是一个信号:当观众开始为知识买单、为思想喝彩,短剧的未来,才开始到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