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喜》:冯志至死不知!何丽华送二十万假镯子给沈明珠,藏着冯家东山再起的真相
作者:温纾言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事实证明:
无意中种下的善因,往往会结出意想不到的善果。
何丽华在儿子冯建奇去世后,给了沈明珠一个价值20W的镯子。
但任谁都没想到的是:
这个镯子是个假的,是一个已经被掉包过的镯子。
原著中,镯子被人不小心摔碎后,沈明珠带着镯子去找了修复玉镯的老师傅,却发现,这个镯子根本不值什么钱,不过价值几百块。
沈明珠一度认为这是婆婆对她的敷衍和示威,也曾经试探过对方的态度。
可是,当她发现对方对镯子摔碎的态度如此在意时,瞬间就意识到了什么——自己曾经在酒店,看到过公公冯志和另一个年轻女人在在一起。
镯子的去向
何丽华对于沈明珠的呵护,主要还是因为她的腹中有冯建奇的骨肉。
所以,哪怕她不喜欢这个儿媳妇,也还是选择把玉镯给了她。
而沈明珠在发现镯子被摔碎的时候,也如临大敌。
可惜的是:
人心易变的时候,连自己的原则都会偏离,更何况还有什么家训。
冯建奇去世后,作为父亲的冯志在对儿子的离开人世的态度上,有过伤心,却并没有太伤心。
所有人都以为是他太内敛,选择把悲伤藏着心里的缘故。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
冯志在外面和情人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因为不是唯一的选择了,所以才会在一个孩子去世后,并不见得有多伤心。
原著中是这样形容冯建奇去世后,冯志的态度是如何拧巴的:
这就是那个浑小子无赖要告诉她的事儿吗?老冯不仅出轨多年,私生子都这么大了?所以他对建奇的死,很容易就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所以他对建奇的遗腹子,也似乎不那么热心?她总以为老头子只是面冷,不善表达,其实他的心热乎着呢!他早已兴兴头头地开启新生活了,只有她,还留在旧的悲伤里。
很现实,也很符合人性。
一个孩子的时候,因为唯一条件的珍惜性,所以怎么投入也不为过;但两个孩子的时候,资源就会掰成两半,心也会朝着一边偏。
何丽华为冯建奇哭的正伤心的时候,冯志甚至还抽空去和外面的情人喻私生子吃饭约会,几乎可以说并没有太大的悲痛。
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
这个家传且只传给儿媳妇的镯子,居然戴在了冯志外面的情人的手上。
冯志的情人找上门的时候,何丽华崩溃了。
而那个时候的冯家,看似风光,内里却早已垮塌。
冯家现在的情况是资不抵债,甚至能够流动的资金,也并不多了。
冯志喝酒引发疾病去世后,就连冯志的情人李妍,在喻静香为了沈明珠打抱不平找上门的时候,最后都说:
女人忽然冷笑了:“你是想让我来撤诉吗?你难道还不知道,老冯做生意亏了钱,他的账户上现在只有几万块钱了。除了这个破房子,他写的遗嘱,就是一纸空文。我上哪儿哭去?我十年的青春,我下半辈子,都这么搭了进去,但凡有一点儿出路,我何苦把孩子一个人锁在家里去上班?你们不是都喜欢看小三下场很惨吗?我现在够惨了吧?现在你看到了,满意了吧!”
讽刺的是,冯志不仅坑了家里人,也坑了情人。
他爱他的儿子,却不妨在儿子去世后,又频繁地把自己的失子之痛投射在外面的家庭上,他想到要给的孩子们保障,却也不妨给的都是虚无的承诺。
毕竟:
誓言和承诺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因为自己做不到才存在的。
精明如薛甄珠女士,也说发誓本事就是自己不能保障的到,这才发的,如果做的到,那叫守诺,如果做不到,那就是空荡荡的几句誓言。
遗嘱上的那些东西,都不过是冯志许下的空头支票。
原著里,喻静香见到这个所谓的情人时,对方甚至一点都不像刻板印象里那种第三者,并没有住着大房子豪宅,珠宝围绕,甚至需要自己上班养活孩子,对方甚至还在这对峙时刻,向她推销保险。
在喻老师的印象里,那种女人都是养在金丝笼里的金丝雀,好吃懒做,爱慕虚荣,怎么还需要上班?
“对啊!我不上班吃什么喝什么?对了,您需要买保险吗?我现在在保险公司上班。”
对于这样心态强大的人,喻静香就算是没理也能说出几分理的人,实在是干不过。
冯志爱自己的家人,情人,私生子,却也坑了所有人。
最后,他撒手离开,是意外,却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责任逃避。
意想不到的善举
但冯志万万没想到的是:
正是沈明珠在得到那个假镯子后给他买的巨额保单,在冯家遭遇危难的关键时刻起了作用。
往往是无心生大用。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真心对真心,才能收获真正的真心。
剧里,何丽华给了沈明珠家传给儿媳妇的镯子后,沈明珠为了真心换真心,表示回报,也尽可能地尽自己当前的能力想要回报,于是便选择给了冯家人买了巨额保险。
而这笔巨额保险的受益人,则正是冯志。
危机有时候也是转机,机遇总是藏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
冯志的离世是冯家的至暗时刻,但同样的,也是新的机遇的到来。
那张巨额的保单,或许会在这种时刻,发挥相应的作用。
镯子是假的,可是感情是真的。
感情之所以不值钱,是因为没有在值钱的环境中发挥相应的价值。
很现实,也很残忍。
感情很容易获取,但像金子一样的感情,却难维持长久。
过去物质条件没有那么好的时候,大家讲情分讲依靠,但现在的条件好起来的时候,大家更加讲究实际,讲究成本。
事实证明:
什么成本持有的最多,人就最讲究什么。
所以,这也是当初沈明珠要和冯建奇结婚的时候,何丽华拼命反对的原因。
冯志后期一听到何丽华张口闭口“我们这样的人家”,“他们那样的普通人家”,其实已经应激了。
因为:
一个人是不能在低谷期的时候,再听到太多的负面消息的。
尤其是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一个承担过多的人,其实是很脆弱的。
他也曾祈祷过危机能够赶紧过去,可悲的是,天不遂人愿的时候,总是多。
作者:温纾言,影视撰稿人,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相信文字的力量,希望有一天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感谢你的到来,愿你我在此间相逢不晚。
来源:温纾言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