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墉竟然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8 07:40 1

摘要:1958年,山东省高密的白家庄在扩大耕地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座古墓,墓里有刘墉的印章,还有其他证据证实这座古墓是就是刘墉夫妻的合葬墓,考古工作人员通过对刘墉遗骨的检测,发现他的小腿腿骨长度竟达到了惊人的75厘米,而整个遗体的长度达到了1米90、也就是说刘墉生

历史中的刘墉(1720—1805)山东诸城人(今山东高密),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诗人。

01 刘墉不是罗锅

1958年,山东省高密的白家庄在扩大耕地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座古墓,墓里有刘墉的印章,还有其他证据证实这座古墓是就是刘墉夫妻的合葬墓,考古工作人员通过对刘墉遗骨的检测,发现他的小腿腿骨长度竟达到了惊人的75厘米,而整个遗体的长度达到了1米90、也就是说刘墉生前是一个典型标准的山东大汉,这和电视剧中五短身材完全不一样,另外还检测到刘墉生前也不是个罗锅,那刘墉为什么会被野史写成刘罗锅呢?

关于刘罗锅的来历,有这么一种说法,因为刘墉本人的很高,到晚年的时候,经常伏案读书,难免有点弯腰驼背,嘉庆皇帝管他叫“刘坨子”久而久之就成刘罗锅了

再说清代在选官的时候讲究的是“身、言、书、判”,“身”指的就是五官必须端正,所以作为官员的刘墉肯定不可能是罗锅。

02 刘墉不是草根出身

刘墉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刘墉本人自己也是进士,所以后世子孙称老刘家为一门四进士,特别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朝的大学士,死后被乾隆皇帝称为“真宰相”并给予了“文正”的谥号,因此刘墉并不是电视剧中说的草根出身

03 刘墉的官场生涯

刘墉的官场生涯可以称的上是几起几落,他最初被安排到安徽当学政,后来又调到江苏,学政在古代是主管科举的官员,到江苏上任后,刘墉发现,江苏的科举考试的风气非常不好,有钱人在孩子科举考试时都会花钱作弊,为此他专门写了奏折向乾隆皇帝建议,整肃整个江苏科举考试,经过他的建议,整个江苏科举考试的风气为之一变,之后他又写了份奏折,举报同僚们没有担当,不负责任,导致整个江苏官场上积案特多,得到这份奏折,乾隆皇帝非常生气,既气江苏官员的不作为,同时乾隆认为刘墉的这份奏折是在质疑他的用人能力,所以乾隆下令让两江总督尹继善整治江苏官场的风气,而把刘墉调到了山西当知府。

刘墉到山西上任后处理积案,追缴府库欠款,非常的负责任,而就在刘墉做得风生水起时,他手下的一名官员犯了大错,刘墉受到牵连,被发配但军前效力,两年以后回到陕西担任按察使。

到陕西后的刘墉也是认真负责,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时,乾隆三十八年,他的父亲刘统勋去世了,刘墉不得不回乡守孝三年

孝满返回官场时,此时已经没有适合他的职位了,考虑到他是已故大学士的儿子,乾隆给了他一个内阁学士的职位,让他重新回到了江苏,继续他的老本行江苏学政,此时的刘墉已经58岁了,这次去江苏,刘墉做了一件历史上有名的“一柱楼诗”文化惨案,因处理这案有功,刘墉被调回京城。

回到京城刘墉发现,此时的京城已经物是人非了,比他小31岁的和珅已经迅速崛起,受到了乾隆皇帝的重用,刘墉的官职只是一个吏部尚书,因此无论从年龄还是行政级别,刘墉都没办法跟和珅抗衡,清代礼亲王昭梿在《啸亭杂录》中也说道“墉不附和珅,亦莫敢于抗”

04 刘墉并不是宰相

刘墉虽身居要职,但并没有达到宰相的级别,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宰相又是怎么来的呢?

刘墉在书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著名的帖学大家,素有“浓墨宰相”的美称,也许电视剧里宰相是这么来的吧。

嘉庆9年,85岁的刘墉与世长辞,葬于山东老家,这才是历史上刘墉的一生。

来源:黑咖啡+越Q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