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看《甄嬛传》,谁没被宜修前期的计谋惊艳过?设计富察贵人小产、挑拨甄嬛与陵容、布下“纯元故衣”杀局,隐于暗处的她,每一步都让对手防不胜防。可甄嬛回宫后,宜修却像失了章法,计谋屡屡落空,真的是被“主角光环”强行降智吗?其实真相藏在“攻守之势”和“人心向背”里。
初看《甄嬛传》,谁没被宜修前期的计谋惊艳过?设计富察贵人小产、挑拨甄嬛与陵容、布下“纯元故衣”杀局,隐于暗处的她,每一步都让对手防不胜防。可甄嬛回宫后,宜修却像失了章法,计谋屡屡落空,真的是被“主角光环”强行降智吗?其实真相藏在“攻守之势”和“人心向背”里。
宜修的优势,本在“暗”。纯元故衣之前,她是端庄得体的皇后,没人把她和阴狠算计挂钩,所以能轻易借他人之手搅动风云。可这局之后,她彻底“明牌”——甄嬛吃过一次亏,回宫后全程戒备,连安陵容有孕时都躲着走,送的东西要经两位太医检验,宜修再想故技重施,根本无从下手。
更致命的是她的“团队管理”全是漏洞。太后早提醒过她“后宫要制衡,不是一味修剪”,可宜修偏要把聪明人压得死死的:新人进宫不敢招揽,怕威胁自己;唯一听话的齐妃,被她“杀母夺子”;安陵容一倒,她直接成了“光杆司令”。反观甄嬛,前期攒下的人脉全成了助力——端妃、敬妃、欣贵人,连苏培盛都暗站她这边,宜修这边“两人带一傻白甜”,对面“全员聪明人拆招”,怎么打?
还有她最依赖的“武器”也失效了。宜修的杀手锏是“纯元”,可甄嬛回宫后早已不爱皇帝,任凭她提多少次纯元,都激不起波澜;更关键的是,皇帝对纯元的执念在消退,对甄嬛的宠爱却到了顶峰——滴血验亲时,皇帝一句“朕相信熹贵妃”,直接断了宜修的生路;槿汐苏培盛出事,也是看端妃帮甄嬛说话,才愿意松口。
宜修的“逆风局”,从来不是主角光环造成的,而是她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前期不屑攒人脉,把聪明人全推到对面;看不上四阿哥,收养的三阿哥没脑子,还出了“实名制下毒”的昏招;最依赖的“纯元牌”,又遇上甄嬛“不爱皇帝只图权”、皇帝“移情甄嬛”的双重打击。
说到底,宫斗拼的从来不是单一计谋,而是人脉、人心和格局。宜修前期射出去的每一颗“坏心”,后期都成了射向自己的子弹;而甄嬛回宫后的“无敌”,不过是前期攒下的人脉、看清局势的清醒,再加上皇帝的偏爱加成。这样的局,别说宜修,换谁来都难翻盘。
来源:洒脱麻酱mjl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