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公天天往书房钻,闺蜜却在我家笑得比我还甜”,这口气谁咽得下去?可1950年台北的吴石官邸,太太王碧奎真就一点没翻脸,还把朱枫当亲姐。直到保密局冲进来把丈夫和闺蜜一起绑走,她才发现:那两张笑脸背后,早把舟山布防图送出了海。
“老公天天往书房钻,闺蜜却在我家笑得比我还甜”,这口气谁咽得下去?可1950年台北的吴石官邸,太太王碧奎真就一点没翻脸,还把朱枫当亲姐。直到保密局冲进来把丈夫和闺蜜一起绑走,她才发现:那两张笑脸背后,早把舟山布防图送出了海。
她没瞎,只是被喂了四颗糖。
第一颗叫孤独。丈夫升了次长,天天“加班”批公文,她守着空洞洞的大房子,连麻将搭子都凑不齐。朱枫一进门就带桂花糕、夸她旗袍好看,陪她逛菜市砍价,三句话就把“官太太”哄成“碧奎姐”。缺什么,就信什么,人一旦饿狠了,谁递面包谁是天使。
第二颗叫身份。朱枫永远“路过”,手里拎着给女儿买的咸鱼、给吴次长带的普洱,理由正当得像个生活秘书。王碧奎眼里,闺蜜是“有学识的寡妇”,不是“女特务”;丈夫书房是“军机重地”,不是“情报转运站”。标签一贴,脑子就自动关机。
第三颗叫节奏。朱枫从不深夜敲门,也不突然消失,她踩着太太的生活鼓点来:上午陪做头发,下午陪接孩子,晚饭前准点告辞。日子太平得连狗都不吠,哪来的惊险片?真正的高手把谍报拍成家庭伦理剧,观众自然不怀疑剧本。
第四颗最甜,叫“我懂你”。王碧奎想娘家人,朱枫就陪她掉泪;王碧奎烦丈夫冷暴力,朱枫一句“男人都那样”先骂了吴石再哄她。情绪被接住,人就会关掉雷达——谁舍得怀疑唯一能让自己哭出来的人?
四颗糖吞完,她亲手把最大的漏洞留在客厅:让丈夫和闺蜜单独对坐,自己笑着去厨房沏茶。后来枪声响起,她连质问的资格都没有——人家连手都没牵,却合力把半个中国的命运换了手。
1950年2月,吴石和朱枫被押往马场町,王碧奎怀着第四个孩子入狱。隔着铁栏,她第一次看清:原来“信任”两个字,可以这么轻,也可以这么致命。
别急着笑她蠢。今天我们把老公手机翻个遍,却照样把家门钥匙交给保洁、把小孩定位交给培训班、把心事掏给刚加的健身私教。我们和王碧奎一样,仍把最锋利的缺口留给最会疼人的那只手。
历史没走远,它只是换了软装。
来源:奇幻清泉1uH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