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撞得挺响。红果后台实时曲线像被扎破的气球,开播十分钟冲顶,随后一路下滑,弹幕区刷得最多的是“看不懂”。同期对家《初次尝鲜》甜得发腻却轻松破亿,《悦不负黎明》靠悬疑钩子牢牢咬住观众。三选一,观众手指一点,就把烟花点成了哑炮。
6525万热度连短剧及格线都没摸到,余茵李柯以这部被平台押宝的新剧第一天就撞墙。
撞得挺响。红果后台实时曲线像被扎破的气球,开播十分钟冲顶,随后一路下滑,弹幕区刷得最多的是“看不懂”。同期对家《初次尝鲜》甜得发腻却轻松破亿,《悦不负黎明》靠悬疑钩子牢牢咬住观众。三选一,观众手指一点,就把烟花点成了哑炮。
很多人以为数据差等于演员翻车。恰恰相反,余茵的校服素颜被截图疯转,李柯以演的少女母亲一出场,校园论坛连夜盖楼夸“灵动”。问题出在剧情把观众当拼图高手,穿越规则不说清,母女感情线靠旁白硬推,镜头跳得比短视频还快。观众刚想哭,剧情下一秒就逼你笑,情绪被扯断,谁还愿意充值。
更尴尬的是平台前期吹得太猛。首页海报打出“双穿越+双CP”王炸,预约人数破两百万,结果正片一上线,预约按钮变成大型翻车现场。红果算法很现实,完播率一旦掉下35%,推荐位直接腰斩。第二天中午,运营组紧急加班,把幕后花絮顶到首页,剪了十五秒李柯以眨眼镜头,配字“她其实懂女儿”,热度才爬回7200万。可第三天又掉回6800万,爬得吃力,掉得干脆。
有人把锅扣给“短剧节奏”。短剧不是原罪,是制作方把“短”理解成“剪碎”。好短剧靠钩子密度,不靠镜头数量。观众要的是三分钟一次爽点,不是三分钟一次跳转。烟花剧组把千禧年校园、母女和解、穿越任务三线并行,每条线都想要,每条线都浅,结果一起淹死。
演员粉丝在广场刷“请给慢热剧机会”。慢热可以,但平台等不了。红果Q4财报把短剧当成增长引擎,内部考核只看七天流水。七天冲不上去,后续资源直接转给下一部。烟花还有四天时间,如果第四集不能抛出反转,首页推荐就会换成另一部霸总小甜剧,届时再努力也白搭。
观众并不讨厌慢热,讨厌的是糊弄。穿越设定能不能自圆其说,母女感情能不能让人相信,这是基本功,不是情怀滤镜能遮。隔壁《回到1995》也慢,却把穿越理由埋成伏笔,第三集才揭晓,完播率飙到58%。烟花剧组如果真想救,先把第四集剪成导演版,把穿越规则一次讲清,再把母女对峙戏放出来,别让观众自己猜。猜多了就换台。
平台也要背锅。为了抢档期,后期只给十天时间剪完十二集,调色还没做完就上线。运营同事私下吐槽“领导要速度,速度要人命”。速度换来6525万,听起来不少,却不够回本的。制作方砸下去两千万,广告植入才谈来三家,ROI算完直接赤字。现在加花絮、补采访,不过是往漏水的桶里再倒一杯水。
再看演员。余茵去年靠《今天也想见到你》小爆,片酬翻三倍,这部如果扑,下一部就得降价。李柯以更惨,签了三部打包约,票房对赌写进合同,热度不够,差价自己补。粉丝心疼,市场不同情。流量时代,数据就是第二张身份证,一次扑可以,两次扑就贴标签,标签撕掉要翻倍力气。
观众其实最无辜。下班通勤点开手机,只想找点轻松,结果被碎片剧情教育“你不够认真”。很多人干脆重回老剧,《十八岁的天空》弹幕又飘满屏。老剧画质糊,却讲完整故事。烟花画质美,却像被狗啃过的拼图。两相对比,情怀杀反而更香。
剩下四天,烟花还有机会。剪一个清晰版,放一次母女长镜头,买一条真实热搜,别再用“心疼演员”当挡箭牌。观众要的是尊重,不是卖惨。卖惨只能换来一次点击,尊重才能换来完播。完播率上去,平台才愿意再给流量,广告商才愿意追加投放,演员才能保住身价。一环扣一环,起点永远是剧情。
如果第四集还是老样子,建议制作方提前准备直播道歉,至少把态度拉满。直播能圈一波心疼分,顺便卖周边回血。别嫌丢人,短剧行业已经进下半场,活下去比面子重要。观众记忆只有七天,七天后新剧上线,谁还记得烟花。到那时候,再后悔就真晚了。
来源:朴实枫叶9m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