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悬崖》后,一句话可以看出周乙和老魏的差距,两人高低立判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6 11:22 1

摘要:重温《悬崖》后,一句话可以看出周乙和老魏的差距,两人高低立判

周乙从外地执行任务回来后,发展了一个叫春三的本地人做他的线人。有一次春三在闲聊时,无意中提到了几个人的名字,说他们都是宪兵队安插在城里的眼线。

周乙仔细记下了这些名字,然后转告给了老魏。他特别提到,就是这些人出卖了不少我们的同志。

"要记住这几个人,"周乙叮嘱道,"江边装卸队的许老七、沿江旅社的陈黑子、黑天鹅妓院的小白鞋,还有道外曲艺社的陈玖明。"

老魏一听就火了:"我马上派人去处理掉他们。"

"我告诉你这些,不是要你去杀人,"周乙解释道,"是让你们以后离这些人远点。"

"可是这些叛徒必须受到惩罚!"

"你除掉他们,宪兵队还会发展新的眼线。一个失去作用的线人,跟死了没什么两样。暂时先别动他们。"

"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是这笔账,迟早要跟他们算清楚。"

从这段对话就能看出来,周乙和老魏在处理问题上的不同思路。

老魏痛恨坏人坏事,一心想铲除敌伪势力,这种精神值得肯定,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并不合适。他做事容易冲动,总觉得对付内奸和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消灭,缺少地下工作者该有的冷静和沉着,这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而周乙认为,杀人不是目的,花最小的代价,拿到更多有用的消息,这才是潜伏工作的真正意义。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最大的价值就是能潜伏在敌人内部获取情报。有时候,一份关键情报在战场上能抵得上千军万马。

两个人的做法,高下立判。

运药上山的风波

孙悦剑运送药品的计划因为出了内奸而失败了。情急之下,小董只好自己雇了马车夫,想把药品送到山里的同志手中,没想到半路上被一伙土匪给劫了。

周乙通过春三了解到,这批药是被一个叫"三江好"的土匪头子抢走的。老魏对这个人很熟悉,之前三江好还假装要投靠抗联,其实心里打着别的主意。

老魏评价这个人说:"狡猾得很,心肠又狠,是个难缠的角色。"

周乙让老魏去处理这件事:"可以找中间人去跟他们谈判,好说不行就来硬的。这事必须尽快解决,在江湖上混的人,总得给我们几分面子。"

按照周乙的计划,老魏应该尽快从三江好手里把药品和小董赎回来,然后他再向高彬汇报。毕竟春三也知道这件事,如果隐瞒不报,将来被高彬知道了,就不好解释了。

周乙本以为老魏已经和三江好谈妥了,没想到对方突然变卦,把去谈判的人和赎金都给扣下了。而这时周乙已经向高彬汇报了这件事。

进退两难之下,周乙只好见机行事。

三江好和开赌场的关大帅关系密切,这次他把抢来的药品交给关大帅去销赃。关大帅后台很硬,连高彬都动不了他。周乙只好直接去找涩谷队长,说自己要在警察厅树立威信,必须办好这个案子,得到了涩谷的全力支持。

关大帅一看情况不对,为了保命,把知道的事情全都交代了。周乙立即把藏药的地点告诉了老魏,让他在第二天特务科行动前,把药品和人都转移走。

可惜老魏因为没有及时调动到人手,错过了最佳时机,结果药品和人都被行动科截获了。之前去和三江好谈判的同志和老汪一起被杀害了。

幸好周乙后来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才顺利救出了小董和药品,并且让混在抗联中的内奸老邱现出了原形。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关键时刻,老魏的执行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是稍逊一筹。在敌后工作,光有热情和勇气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有胆识有谋略,遇到问题能随机应变。

该不该除掉老邱

按照周乙的安排,任长春带着小董和药品上山,假装是要投诚。高彬安插在抗联的内奸老邱露出了马脚,见势不妙,他和任长春连夜逃回了哈尔滨。

周乙去医院看望因冻伤住院的老邱。老邱盯着周乙看了半天,说他和山上的周政委长得很像,连声音都很像。

周乙面不改色地开了个玩笑:"那可能是我失散多年的兄弟吧。"一句话就化解了这场危机。

老魏知道后,担心周乙的安全,建议不如想办法把老邱除掉。

周乙觉得这么做没什么意义,老邱现在提供的线索都没什么价值。而且高彬对老邱也并不完全信任,毕竟他是从抗联叛变过来的。

果然,高彬派周乙和任长春暗中调查老邱。通过监听老邱的电话,周乙和老魏一起揪出了高彬安插的另一个密探——老邱的妻子刘瑛。

这时上级指示,要求除掉老邱和刘瑛。但周乙认为老邱已经是一枚弃子,日本人和高彬都不再信任他,他马上就要去日本,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杀他,周乙反而有暴露的危险。

"我们做地下工作,要尽量避免杀人。"周乙说,"事实证明,流血的后面往往还是流血。"

"我们什么时候怕过流血?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同志犯罪。"老魏反驳道,"老周,我不得不提醒你,你这是软弱。"

"有多少事情都是在流血之后暴露的!这件事我们一定要沉住气。"

不过老魏觉得,既然上级已经做了决定,执行就是了。

第二天,在商量抓捕刘瑛的时候,老魏为自己之前说的话向周乙道了歉。

周乙说:"我不介意,但想提醒你一下,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影响了你的判断。这应该是一场没有个人恩怨的战斗,在这场厮杀中,没有私仇,只有信仰的力量。"

其实在这件事上,老魏说得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老邱和刘瑛确实犯下了不少罪行,很多同志都因为他们的告密而牺牲。但周乙是从全局考虑问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周乙能够在警察厅要害部门潜伏这么多年,是很多同志用牺牲换来的。他不是怕牺牲,而是认为:"在秘密斗争中,牺牲不值得骄傲。想牺牲、想做烈士很容易,难的是我们不去牺牲。"

地下工作者既要有满腔热情,更要有冷静的头脑和克制的能力。

周乙并不是老魏所说的那种软弱的人。当他脱离危险终于可以和家人团聚时,得知顾秋妍和莎莎身处险境,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生命换取了她们的安全。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春三该不该杀

因为老邱被杀,保安局的陈景瑜抓走了刘魁,硬说他是潜伏在警察厅的共产党,老邱就是他杀的。陈景瑜最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刘魁没有不在场的证明。

高彬根本不相信这个说法,很快就找到了证明刘魁不在场的人证。四和尚说案发当天下午,他看到刘魁在码头等人,当时身边的春三告诉他,刘魁是特务科的人。

高彬心里一动。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让刘魁先假装认罪,然后拿着刘魁和线人的照片,让特务科的全体人员去辨认刘魁的线人是谁。

春三告诉周乙,老邱死的当天下午在码头边看到过刘魁。周乙内心非常矛盾。如果指认刘魁是内奸,就能让他暂时摆脱危机。但是如果春三看到刘魁这件事被高彬知道,周乙自己就会暴露。

老魏说:"我们可以悄无声息地让春三消失,这点你尽管放心。"

"刘魁的密探已经人间蒸发了,这件事很蹊跷,你说会是谁干的?事实上,刘魁手下密探的失踪,肯定是有人设计的圈套。这我能想到,高彬也能想到。我正在考虑,要不要向高彬汇报这件事。"

老魏觉得周乙想得太多了,这么做不太明智。

周乙不认同:"高彬这个人我太了解了,就算警察厅抓出了一百个共产党,他的耳朵也始终是竖着的。"

老魏提议干脆直接除掉高彬。

周乙说铁血暗杀团已经在准备暗杀计划,他和高彬都在名单上。

老魏看出来了,就算没有这个暗杀计划,周乙也不会同意除掉高彬。他说:"我知道你不喜欢杀人,特别是不喜欢杀身边的人,这就是你内心最软弱的地方。"

其实周乙曾经对顾秋妍说过心里话:"就算除掉了高彬,上面还会派别人来,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老魏却不这么认为:"我听孙悦剑说,你小时候看到杀鸡都会哭。这就是你脑子里那些小资产阶级思想在作怪。"

"我觉得每个人心里都有最软弱的地方,你、我、高彬都有,否则就不能算是完整的人了。"

"我觉得他们没有,他们都不是人,高彬没有,春三没有,日本人更没有。"

"我不这么看。我们只是世界观不同,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我们不过是坐在棋盘两边的对手,都在拿命在赌。事实上,为了信仰,我已经超越了仇恨。"

"你总是与众不同,但是我做不到。我这个人心里充满了仇恨,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和姐妹。还有那些汉奸为虎作伥,欺压百姓。"

客观地说,老魏的想法没有错。但他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他是战斗在敌人心脏的特工,应该保持理智和客观,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毕竟他们处境危险,稍有差池就会酿成大祸,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证明:如果杀了春三,周乙就彻底暴露了。

周乙不愿意杀春三和高彬,不是对敌人心软,也不是意志薄弱。在他看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当孙悦剑被捕后,周乙为了不让自己和顾秋妍暴露,同时深知争取任长春已经无望,果断决定让顾秋妍除掉任长春,消除了这个隐患。

老魏是个热血汉子,爱憎分明,痛恨邪恶。当周乙遇到危险时,他可以不顾一切地去保护周乙和其他同志的安全。只是他在看待问题时,带了太多个人情绪和仇恨心理,影响了他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当周乙重新归来,毅然踏入险境时,老魏终于明白了周乙的良苦用心,也更加理解了周乙的伟大。

无论周乙是保全自己还是牺牲自己,都是为了让他人更好地活下去,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

因为他心中有着无比坚定的信仰!



来源:每天学易点藏风聚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