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童瑶、蒋欣主演的《四喜》在央视一开播就炸了!收视率一路疯涨,热搜刷个不停,有人追得热泪盈眶,有人却骂它“硬催生孩子”。但咱就说,比起剧情里的家长里短,更让人好奇的是:原著叫《有喜》,为啥改成《四喜》?这俩字看着平平无奇,实则藏着3个暗坑,多数人追完剧都没琢磨透
童瑶、蒋欣主演的《四喜》在央视一开播就炸了!收视率一路疯涨,热搜刷个不停,有人追得热泪盈眶,有人却骂它“硬催生孩子”。但咱就说,比起剧情里的家长里短,更让人好奇的是:原著叫《有喜》,为啥改成《四喜》?这俩字看着平平无奇,实则藏着3个暗坑,多数人追完剧都没琢磨透,最后一个还戳中了年轻人的痛处!
其实“四喜”不是随便乱改的,全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最早能追到宋朝的《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这可是古人眼里顶顶幸福的四件事。民间还常说“四喜临门”,喜燕筑窝、喜鹊敲门、忠犬自来、枯木逢春,全是讨喜的好兆头。往大了说,它还裹着“福、禄、寿、喜”的念想,说白了,光看剧名,就知道这剧想讲“过日子的盼头”。
但导演没这么简单,“四喜”直接踩中了剧情的四个关键点。第一喜是新婚之喜,主角沈明珠刚领证就怀了娃,本该是双倍幸福,结果丈夫见义勇为意外走了。这段短得像烟火的婚姻,却成了她的底气,后来婆家欠债、亲戚算计,她能硬着头皮扛下来,全靠这份曾经的温暖撑着,这份喜,是刻在心里的劲儿。
第二喜是重逢之喜,沈明珠找到了亲生父母。本以为是暖心认亲,没想到赶上她最惨的时候:丈夫刚走,自己怀着孕,孤立无援。更闹心的是,认亲背后还藏着家庭恩怨和算计,亲姐姐带着父母找上门,这份亲情成了甜蜜的负担,也让剧情越看越上头。
第三喜是新生之喜,这层最戳人。一方面是沈明珠肚子里的孩子,丈夫走了,这娃成了婆家的念想;另一方面是她自己“重生”,从哭哭啼啼的小媳妇,到主动扛债、理清亲戚关系,在生孩子、养孩子的过程中,活成了自己的靠山,这才是女性真正的成长。
第四喜是生活惊喜,这剧最真实的地方就在这。没有开挂的人生,只有磕磕绊绊的日子:沈明珠生孩子时出意外,亲生母亲和养母在手术室外抱在一起,多年的疙瘩一下解开;婆家破产后亲戚抢遗产,她却在收拾烂摊子时找到了事业方向。这些绝境里冒出来的温暖,不就是咱们普通人过日子的样子吗?柳暗花明,总有惊喜。
最后一个暗坑,也是最有争议的,“四喜”其实指四位女主接连怀孕。沈明珠、许知夏、袁碧晨、冯美奇,四个核心女性挨个生孩子,台词更是直白到不用猜:“生出来我们养”“一起爱妈妈”“年轻人顾虑太多”,难怪被网友吐槽是“硬核催生剧”。
说实话,《四喜》确实是部好剧,婚姻里的无奈、亲情里的牵绊、过日子的不易,都拍得特别真实。但结婚生孩子不是买菜,年轻人的顾虑从来不是“矫情”:房价太高、育儿成本太贵、工作不敢丢、怕自己养不好孩子……这些现实压力,剧里没说透,或许也说不透。
《四喜》的好,在于把日子里的“喜”拍得动人;但它的“急”,在于没读懂年轻人的“不敢喜”。你追这剧了吗?觉得是暖心传递幸福,还是在强行催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梦想启航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