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积压五年零宣传,今晚央视八套突然甩出一部谍战剧,直接把遥控器钉死在21点26分。
积压五年零宣传,今晚央视八套突然甩出一部谍战剧,直接把遥控器钉死在21点26分。
五年里,同档期项目死了一半,它却从库房直接空降黄金档。
业内传过一句话:能熬过两轮审查的谍战片,要么后台硬,要么真没毛病。
《隐锋》两样都占了,于是有了今晚的罕见场面。
没流量,没热搜,没预告轰炸,央视敢给次黄金时段,理由简单粗暴:戏骨密度高到吓人。
杜淳、颖儿、涂松岩、王劲松、张志坚、刘佩琦,一张海报站满国家一级演员。
观众苦面瘫久矣,突然看到全员会演戏,像吃泡面吃到真牛肉,眼泪差点下来。
故事底子更硬。
马识途109岁,当年真在川渝地下跑交通,子弹擦过耳边的声音他记得住。
小说《夜谭十记》里那段成都黎明前的暗战,被他写成半自传。
剧版砍掉了爱情注水,留下最凶险的十天:城破前夜,情报站连续被端,内部出了第三面间谍,谁都不敢信谁。
拍成36集,平均一集死一个配角,节奏快到窒息。
导演刘涛上一部出圈的是《破冰行动》,擅长把纪录片感塞进类型剧。
这次他干脆把摄影机扛进成都老巷子,凌晨三点拍枪火,邻居以为真打架,报警电话打爆110。
预告片里有一幕杜淳被按进水池,憋气到眼球充血,实拍八条,拍完直接送医院吸氧。
演员肯玩命,剧就带劲。
观众最烦谍战三板斧:密码本、发报机、女特务色诱。
《隐锋》直接拆掉。
地下党传递情报靠掏鸟窝、送牛奶、换戏票,全是老人记忆里真实的小伎俩。
反派也不降智,涂松岩演的稽查处长熟读毛选,把地下党的套路倒着用,一集里连涮三次主角,看得人后背发凉。
智商对等,输赢才好看。
五年压片,传过不少小道:题材敏感、画面血腥、历史细节太真。
剧组没躲,直接请党史办坐镇,从服装纽扣到电台型号,一页纸改十遍。
剪完送审,只删掉两分钟暴力镜头,主线纹丝不动。
审查松了吗?
好作品松,烂作品才卡。
这个信号比剧本身更刺激,创作者可以松口气:只要真下功夫,大门没关。
市场也缺粮。
去年谍战集体哑火,收视破1的都没有。
平台转头堆甜宠,观众齁到反胃。
央视突然甩出硬核货,像一桌素菜后上的红烧肉,香味瞬间出圈。
广告部最灵敏,开播前三天冠名商才敲定,价格翻了三倍,仍抢着上车。
金主比观众更懂稀缺。
有人担心年轻观众不买账。
其实00后早把《潜伏》《风筝》刷成弹幕梗,他们缺的不是兴趣,是尊重。
把信仰拍成爽剧,把牺牲拍出痛感,年轻人比爸妈哭得更狠。
预告片里那句赢无庆功输无姓名,被剪成15秒短视频,在B站连夜冲上百万播放。
弹幕刷屏:无名不等于无用。
一句话,道破那代人的宿命。
剧还没播,成都本地先火。
拍摄地祠堂街、猛追湾、东郊记忆被扒个底朝天,旅行社推出谍战一日游,88块一位,包讲解包拍照。
老人拄着拐带孙子来看,说这是当年真电台藏过的茶馆。
历史活了,城市也跟着翻红。
一部剧带火一条街的魔力,只有真场景做得到。
至于能不能爆,看三点:故事硬、演技狠、情绪真。
目前三点全中。
剩下一项运气,交给观众。
遥控器在你手里,换台还是停留,十分钟就有答案。
央视敢赌,戏骨敢拼,老人敢写,观众敢不敢看?
今晚21点26分,屏幕见。
来源:聪明的光束1W8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