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情中盛家姐妹的成长线不停地在热议,特别是墨兰的成长轨迹,跟我们很多年轻父母眼里的“鸡娃教育”惊人相似。
最近一部热播剧引发了不少讨论,那就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剧情中盛家姐妹的成长线不停地在热议,特别是墨兰的成长轨迹,跟我们很多年轻父母眼里的“鸡娃教育”惊人相似。
有人说,剧中林噙霜对墨兰的培养,更像是在“演技训练场”上练习的似的,结果还就是现代心理学里说的“讨好型人格”在无形中被灌输了。
这让我忍不住想到,古今的教育,为什么套路似曾相识?
特别是在中国古代贵族贵妇的教育上,最新的考古出土资料给出了答案。
2023年有研究显示,宋代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孩子也接受了“礼仪+才艺”的复合教育。
出土的壁画上直白表现了小姐们“插花课”“品茗”“琴棋书画”。
这些场景和剧中描绘的那些“礼仪课”几乎一样真实。
很明显,古代贵族对于女子的培养,不只是意在才艺,更是强调“家族风范”。
比如,剧中明显强调墨兰要“藏家风”,这个教育的入门条件,社会历史早就验证过。
再说说剧中吴大娘子的原型猜测。
族谱新整理出一个有趣的细节,可能她的灵感来源其实是北宋时期一位名叫吕夷简的名相的儿媳吴氏。
她以“择媳讲究家族整体观”著称。
也就是说,看来,吴大娘子一眼看穿墨兰的“缺席”的,就是一种“整体家族审视”的智慧。
这样的背景解释了为何她能那么精准地“识人”。
从这些研究和发现中,我们看到影视作品里的“古代教育”很多都不是空穴来风。
无论是“礼仪课程”还是“家族观念”,都是真实存在的。
让人感慨的是,古时的贵族家庭,无非也是在沿用今天所称的“心理操控”套路,只不过换了一种穿越时空的表现形式。
看完这些,不难发现,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场“复制粘贴”,只不过容器变了,表达方式不同。
对现代父母来说,这不只是“历史的映照”,更是一面镜子。
值得思考的是:我们还在用“套路”教孩子吗?
还是应该找到更适合他们成长的方式?
反正我觉得,这些“历史真相”告诉我们,套路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教育,尚需更多的用心。
来源:百影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