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管是历史还是剧里的他都是真的很倒霉,难怪在剧中的太上皇都不甘心退居幕后,多次暗中布局夺权,像第一季的参天楼案、第二季的降魔变案,还有第三季康国金桃案,均是他为夺回皇权策划的行动。不过他的每一次夺权计划,最终都被儿子李隆基等人化解,康国金桃案后,他也彻底卸下朝
《唐朝诡事录》中的太上皇历史原型竟然是李旦,其历史原型正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幼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唐睿宗李旦。
不管是历史还是剧里的他都是真的很倒霉,难怪在剧中的太上皇都不甘心退居幕后,多次暗中布局夺权,像第一季的参天楼案、第二季的降魔变案,还有第三季康国金桃案,均是他为夺回皇权策划的行动。不过他的每一次夺权计划,最终都被儿子李隆基等人化解,康国金桃案后,他也彻底卸下朝中所有权力,不再参与朝政。
《唐朝诡事录》中,太上皇之所以不甘心退居幕后,核心源于权力落差的不甘、过往傀儡经历的刺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焦虑。
他两次登基却都曾是无实权的傀儡,第一次受控于母亲武则天,第二次复位后又被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架空权力,最终还是被迫禅位给李隆基成为太上皇。这种并非主动放弃皇权的经历,让他对没来得及自主掌控朝政心有不甘,渴望夺回属于自己的帝王权力。长安红茶案中,他派苏无名查案却不敢公开支持,案子告破后还贬走苏无名、卢凌风平息朝怒;参天楼案里借沙斯动手,事败后立刻让沙斯当替罪羊。这种想夺权又怕引火烧身的性格,让他每一次权谋操作都沦为“弃车保帅”的笑话。
而他不甘沦为权力博弈的旁观者。他曾目睹并亲历武周篡唐、韦后乱政等多次宫廷动荡,深知权力的重要性。成为太上皇之后,朝堂被李隆基把控,而他从权力中心跌落,不愿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摆布,想通过暗中布局重新掌控朝政主导权,而非沦为看客。但他的夺权手段漏洞百出,既不懂平衡朝局,用人眼光更是极差。
他先是挑唆儿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争斗想坐收渔利,却没料到二人势力远超自己;选帮手时尽挑野心家,参天楼案倚仗有弑师前科的沙斯,金桃案重用妄图自立的李凤,最终每次都被棋子反噬。而且他的谋划总被卢凌风、苏无名等人快速破解,几次操作下来不仅没夺权,反而接连折损亲信,把自己的势力逐步清空。
《唐朝诡事录》中的太上皇是个脱离历史原型、充满戏剧张力的核心权谋角色,既推动了主线剧情,又展现出复杂矛盾的人性,这个角色和历史上“三逊于位”的李旦反差极大,剧里他空有帝王野心,却无匹配的胆识与手腕,手里握着正统身份的优势,却因犹豫退缩和拙劣操作错失一切。他的结局也极具讽刺,折腾半生最终只能让心腹背锅,被迫彻底放权,这一形象既凸显了权力斗争中“得民心、有实力者得天下”的法则,也以其荒诞的失败为剧集增添了戏剧笑点,让权谋戏更具观赏性!
来源:第一影视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