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温《潜伏》后顿悟吴太太为何对翠平一见如故?真是一个老狐狸
说起《潜伏》里的吴太太,虽然戏份不多,但这个角色特别鲜活生动。
她和翠平这两个背景迥异的女人,从互相试探到成为知心姐妹,这段关系的发展特别耐人寻味。
两个能互相理解的灵魂
作为站长夫人,吴太太在太太圈里其实挺孤单的。站里其他几位太太,像陆太太、马太太,表面上对她客客气气,骨子里却瞧不起她这个"乡下人"。
有次聚会,余则成说翠平不识字不会打麻将,吴太太马上接话:"不识字怕什么,打发时间嘛,又不是要当教书先生。我啊,也不认识几个字。"这话说得既体贴又暖心。
可马太太偏偏要显摆:"我们弄堂里打得最好的就是个瞎子,他在牌桌上赚的钱,比人家开店赚得还多呢。"
两句话一对比,高下立判。一个是在真诚地宽慰,另一个却带着居高临下的嘲讽。
正因为经历过这种被排挤的滋味,当吴太太遇到同样从农村来的翠平时,两人特别投缘。她们脾性相合,说话做事都直来直去,不用互相猜忌。
吴太太私下里跟翠平吐槽:"我不喜欢马太太,一块上海点心都能夸出八个好来,都长毛了还说好。"这种掏心窝子的话,她绝不会对其他太太说。
精明的处世之道
吴太太和翠平交好,其实也是她处世智慧的一部分。
在翠平的接风宴上,面对不怀好意的马太太,吴太太直接表态:"大妹子,这里咱们说了算,想吃什么尽管说,让他们给你做。"这句话既给翠平解了围,也向所有人表明了立场——她和翠平是一边的。
这背后,其实是她丈夫吴站长的意思。在天津站,余则成是吴站长最得力的助手,太太团里自然也要有自己人。有些事吴站长不方便直接做,通过太太之间的交往来办就自然多了。
比如教翠平打麻将时,吴太太"顺手"送了她一根金条:"你看这像不像一筒?"这其实是吴站长给余则成的酬劳,通过太太们的手送出去,既体面又不会惹人闲话。
真诚最打动人心
吴太太之所以这么信任翠平,还有一个不好明说的原因——翠平的"实在"让她放心。
吴站长年轻时也风流过,面对马太太这样娇滴滴的上海女人,吴太太难免有危机感。但翠平这样的"乡下姑娘",在她看来完全构不成威胁。
有一次,翠平因为余则成思念左蓝而烦恼,找吴太太诉苦。吴太太开导她:"男人在外面干革命,常有的事。我家那位以前也搞过这套。"
"那你怎么办?"
"想开点呗,就当没看见。反正出来干革命不能娶二房,他还能吃了我?"话说得轻松,可谁又知道她背后流过多少眼泪。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印证了她的担忧。马奎出事后,吴太太看见自己丈夫去了马太太家,还待了很久,一气之下带着翠平把马太太揍了一顿。这事闹得吴站长大发雷霆,骂她们一个是"bai痴",一个是"悍妇"。
正因为翠平在吴站长眼里是个"蠢得挂相"的女人,吴太太才更愿意和她来往——这样的朋友,既谈得来,又不会引起丈夫的注意,实在难得。
藏在平凡外表下的智慧
别看吴太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却很有见地。
当吴站长和她商量副站长人选时,她分析得头头是道:从感情上当然希望是余则成,但从资历和背景来看,陆桥山更合适。这番见解让吴站长连连点头。
在人际关系上,吴太太比丈夫更懂得察言观色。她待人随和,从不摆架子,在太太圈里人缘很好,办事也周到妥帖。处理家中财物时,她总是游刃有余。
反观马太太,虽然长得漂亮,却总是说话不得体,处处得罪人。
不得不说,在洞察人心这方面,吴太太确实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她用自己的方式,在复杂的职场和社交圈中,为自己和丈夫经营着一切。
来源:影视故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