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八《四喜》翻车启示录:演技不该是流量与老戏骨的“免错金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4 13:59 1

摘要:央八黄金档刚播三天,豆瓣短评区一星刷屏破万条,观众把遥控器摔了。

央八黄金档刚播三天,豆瓣短评区一星刷屏破万条,观众把遥控器摔了。

摔遥控器的不是别人,就是每天下班只想看点好戏的普通人。

打开之前,预告片写着女性成长、家庭烟火、全员演技派,结果点开正片,满屏尴尬。

童谣的脸像刚打完镇静剂,蒋欣瘦到颧骨比台词先出场,老戏骨许娣把市井妈妈演成复制粘贴,黄明昊一张嘴就是舞台腔,镜头切到谁,谁出戏。

观众以为至少能下饭,最后连外卖都吃不下去。

更难受的是,这种翻车不是第一次。

去年同档期的《心想事成》也打着现实题材旗号,播完评分4.3,理由一样:演技集体掉线。

平台数据后台显示,央八黄金档近三年平均收视1.2,可网络讨论量却翻了三倍,越骂越看,越看越骂,恶性循环。

广告商却照投不误,因为骂也能带来热度。

受伤的只有普通观众,时间被浪费,情绪被消耗,期待被反复打脸。

有人把锅推给剧本,说故事老套。

可同一批编剧写的《小欢喜》却能拿下8.2分。

区别就在演员会不会把纸上的字变成活人。

童谣在《三十而已》里能把全职妈妈的焦虑演得让人跟着喘不过气,到了《四喜》却像忘了怎么呼吸。

问题不在角色,而在她本人没相信角色。

蒋欣为了上镜好看,一个月减十八斤,脸是小了,眼神却空了,观众看到的是减肥餐,不是人物命运。

许娣过去演恶婆婆能气得人牙痒,如今只剩大嗓门和翻白眼,套路比超市打折券还旧。

黄明昊更直接,偶像训练班那套表情管理原封不动搬进剧组,把落魄富二代演成地铁口发传单的练习生,观众没法入戏。

说到底,他们把演戏当成打卡,不是生活。

剧组早上五点化妆,拍到凌晨,身体确实累,可累不等于真。

真正的累是角色在剧情里喘不过气,不是演员在房车等戏时刷手机到没电。

观众现在每天被短视频训练,三秒就能判断真假,眼皮一抬就知道谁在糊弄。

糊弄一次,黑名单一辈子。

有人担心,老戏骨也被骂,以后谁还敢演戏。

错,观众骂的不是年龄,是重复。

张颂文四十多岁才红,照样被夸上天,因为每一次出场都是新人物。

雷佳音演完前夫哥演奸臣,脸一样,气质全变。

演技不是工龄,是每一次从零开始的勇气。

怕的是拿资历当护身符,把经验当成万能胶,粘来粘去只剩自己。

流量也一样。

易烊千玺最早也被嘲,可他用一部《少年的你》把嘲声堵死。

观众不在乎你从哪里来,只关心你到哪里去。

黄明昊如果真想转行,先把舞台妆卸了,去地铁坐一个月,看看真正的年轻人怎么说话,再回镜头前,就不会把落魄演成耍帅。

偶像身份不是原罪,停止成长才是。

平台也有责任。

为了招商,把演员名单做成PPT,颜值、奖项、粉丝量排得明明白白,唯独不试戏。

开机前围读剧本走过场,导演怕得罪人,只说优点,不提问题,现场成了粉丝见面会。

这样的环境,再好的苗子也长歪。

观众骂声越大,平台越觉得有话题,下次还敢。

最后劣币驱逐良币,认真演戏的人没戏拍,会营销的天天上热搜。

改变的办法只有一个:让市场真正疼。

收视率高开低走,广告商就会撤。

撤一次,平台长记性,下次选角先试戏,再谈合同。

观众手里的遥控器、豆瓣分、弹幕,每一下都是投票。

别因为谁长得好看就原谅,也别因为谁年纪大就包容,标准只有一个:像不像。

真做到了,老戏骨不敢偷懒,流量不敢硬上,剧组不敢糊弄,好剧本才能冒头。

回到个人。

普通人每天挤地铁、加班、带娃,时间被切成碎片,看剧是仅剩的喘息。

如果这点喘息也被拿来喂垃圾,愤怒理所当然。

愤怒不是坏事,说明还有期待。

把愤怒用在点上,打一星、写短评、关掉网页,别给烂剧眼神。

省下的时间去找好作品,国产片单里也有《漫长的季节》《人世间》,哪怕重刷《武林外传》,也比被喂垃圾强。

每一次点击,都是在给未来的自己选菜单。

别让烂菜占满桌子,好菜才进得了厨房。

来源:大气辰星WXra0RJ

相关推荐